前言
当下,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中传统的三大构成课程体系已形成的规范和方法在逐步更新和发展。如何在色彩原有的体系中整合出一条更科学、更合理,也更有效的知识链,更好地体现色彩构成课程准确有效的知识含量以及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与教学方法,培养对色彩的敏锐感知能力、表现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色彩形态构成》一书是面向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基础教育教材。此类造型基础训练的图书较多,基本上均是系统地归纳并分析色彩运用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色彩构成的运用法则以及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意义等。本书的特点是从造形的根源出发,在“色”与“形”的原本关系上,通过从“造形”到“造色”,再从“造色”到“造心”的方法引导,*终揭示色彩之本质。本书编写团队(宋莹、张彪、孙振武)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希望“色彩构成”课程能够以一种自由、轻松的方式来进行,如同“玩”一样地“玩”色彩。因为越轻松则越易做到得心应手。色彩理论的科学性会在人本身对“形”对“色”的生理感悟之中得到掌握。书中在每个知识点后面配有相关内容的训练,通过对每个知识点训练的总结和讲评,*终达到激发学生的主观创造能力和培养思维方式的目的,而不仅仅停留在完成画面和色彩表现语言的技术层面,从而超越原有设计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色彩造型能力和设计审美能力为主的观念。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每一章都配有大量精美作品,强调从读者的主观角度出发认识、理解和掌握色彩形态构成的规律,可逐步掌握对色彩的搭配和对主题表达的综合能力。 本书适应范围比较宽泛,适宜艺术设计各细分领域的应用,如平面设计领域、环境设计领域、服装设计领域、工艺美术领域及现代艺术的相关领域等。笔者在此向所有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付出努力的老师和学生表示感谢,其中包括书中作为范图的天津工业大学历届学生作者,在此不一一赘述。同时感谢研究生陈妍、柴妍和曾雨薇等参与本书资料收集和汇编工作的各位同学。 宋 莹 2015年3月
导语摘要
本书从造形的根源出发,在“色”与“形”的原本关系上,通过从 “造形”到“造色”,再从“造色”到“造心”的方法引导,*终揭示色彩之本质。全书内容分七个部分,即形中色,提出造型中从形到色的观念,使读者初步认识色彩的来源;色彩的二维重构,是对自然色彩采集重构的表现;色彩关系,讲述了色彩的三大基本属性和色彩对比、色彩节奏等概念;色调与和谐,讲述了色调构成方式和色调特征,画面的和谐性与色彩调和等问题;色彩态度,即色彩的感情色彩;色彩表现与创意,是对色彩这种造型语言在视觉艺术中的运用分析;色彩的综合应用案例赏析。本书的每个知识点配有训练要点及大量范例,能达到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创造能力和培养思维方式的目的。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教育设计专业的教材,又可作为相关领域如装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师生及从业者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宋莹,天津工艺大学,副教授,本人高校任教近二十年,从事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育十几年,承担本科生教学工作年均四百余课时,现为公共艺术专业教师。 曾主持完成“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校级教改项目;参与完成“素描优秀课程建设”校级教改项目;参与完成“色彩构成教育教学改革”校级教改项目;参与完成“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实践一体化改革十五立项”。 论文“构成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造型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在《当代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发表;论文“视觉的运动”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发表ISSN1671-1106。 近年主持“纺织服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馆展品陈列与布局建设”师生合作项目;主持横向科研“郑州金马凯旋门主题景观雕塑设计”,经费30万,到账9万。 设计专业基础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践,校级,获得2012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造形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校级,成员,2011-2014,获得2012年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目录
章 形中色
节 造型原本――发现与拾取色彩
第二节 色彩语言及其价值属性
第二章 色彩的二维重构
节 从造"形"到造"色"
第二节 色彩的采集重构
第三章 色彩关系
节 色彩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色彩的视觉节奏
第四章 色调与和谐
节 色调的构成方式
第二节 冷暖色调
第三节 强弱色调
第五章 色彩态度
节 色彩之感动
第二节 色彩的质感构成
第六章 色彩表现与创意
节 色彩的形态语义
第二节 形与色的对接
第七章 色彩形态构成作品赏析
内容摘要
本书从造形的根源出发,在“色”与“形”的原本关系上,通过从 “造形”到“造色”,再从“造色”到“造心”的方法引导,*终揭示色彩之本质。全书内容分七个部分,即形中色,提出造型中从形到色的观念,使读者初步认识色彩的来源;色彩的二维重构,是对自然色彩采集重构的表现;色彩关系,讲述了色彩的三大基本属性和色彩对比、色彩节奏等概念;色调与和谐,讲述了色调构成方式和色调特征,画面的和谐性与色彩调和等问题;色彩态度,即色彩的感情色彩;色彩表现与创意,是对色彩这种造型语言在视觉艺术中的运用分析;色彩的综合应用案例赏析。本书的每个知识点配有训练要点及大量范例,能达到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创造能力和培养思维方式的目的。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教育设计专业的教材,又可作为相关领域如装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师生及从业者的参考书。
主编推荐
宋莹,天津工艺大学,副教授,本人高校任教近二十年,从事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育十几年,承担本科生教学工作年均四百余课时,现为公共艺术专业教师。 曾主持完成“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校级教改项目;参与完成“素描优秀课程建设”校级教改项目;参与完成“色彩构成教育教学改革”校级教改项目;参与完成“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实践一体化改革十五立项”。 论文“构成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造型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在《当代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发表;论文“视觉的运动”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发表ISSN1671-1106。 近年主持“纺织服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馆展品陈列与布局建设”师生合作项目;主持横向科研“郑州金马凯旋门主题景观雕塑设计”,经费30万,到账9万。 设计专业基础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践,校级,获得2012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造形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校级,成员,2011-2014,获得2012年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精彩内容
我国的艺术历史源远流长,无论是抽象的艺术理论知识,还是具象的艺术设计实体(如建筑、园林、服饰等),都对世界设计艺术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然而,我国系统完整的艺术教育的历史并不长,如果以1904年颁布执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为时间点的话,我国近代艺术设计教育也不过百年,且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受西方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再加上艺术设计学科的实践性往往先行于理论性,因此,虽然市场上艺术设计的教材种类繁多,但是能满足各种教学方式的教材几乎是不存在的。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它的综合性非常强,它涉及政治、历史、地理、文化、工程、经济、心理、科技等诸多领域,其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艺术设计的终极目的是服务于人,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使用物品更有价值。因此,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必须体现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教材内容规划中要充分体现艺术设计学的融合性、创新性、多元性及实验性特征,以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设计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艺术设计领域“厚基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基于此,出版了这套规划教材,切望为丰富高等艺术设计教学的多样性贡献一己之力。 郭振山 . 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 2015年6月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