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可开发票。
¥ 23.2 5.2折 ¥ 45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郭秀娟,秦银国 编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390818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25104196
上书时间2024-11-21
本书分为裕固族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两大部分。分别介绍了裕固族历史、衣食住行、生产生活习俗、人生礼仪及禁忌、婚俗、丧葬习俗、宗教信仰、民间音乐及舞蹈与体育、民间工艺与医疗、语言以及裕固族民间故事等。该书有助于国内外读者对裕固族文化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传承和弘扬裕固族文化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第1章 裕固族历史1
第2章 裕固族衣食住行7
第3章 裕固族生产生活习俗59
第4章 裕固族人生礼仪及禁忌87
第5章 裕固族婚俗113
第6章 裕固族丧葬习俗141
第7章 裕固族宗教信仰155
第8章 裕固族音乐、舞蹈及体育191
第9章 裕固族民间工艺与医疗227
第10章 裕固族语言及谚语245
第11章 裕固族民间文学主要类型253
第12章 裕固族民间故事选录263
参考文献369
附录 裕固族特色文化词汇整理375
Table of Content
Chapter OneEthnic Origins of the Yugur 3
Chapter TwoClothing, Food, Shelter and Transportation of the Yugur 26
Chapter ThreeCustoms of Production and Life of the Yugur 69
Chapter FourLife Etiquette and Taboos of the Yugur 97
Chapter FiveMarriage Customs of the Yugur 124
Chapter SixFuneral Customs of the Yugur 146
Chapter SevenReligious Beliefs of the Yugur 168
Chapter EightMusic,Dances and Sports of the Yugur 205
Chapter NineFolk Crafts and Medical Treatment of the Yugur 234
Chapter TenThe Language and Proverbs of the Yugur 248
Chapter ElevenMajor Types of the Yugur Folk Literature 257
Chapter TwelveSelections of Folk Tales of the Yugur 303
Bibliography 369
Appendix Specific Items of the Yugur Culture 381
本书分为裕固族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两大部分。分别介绍了裕固族历史、衣食住行、生产生活习俗、人生礼仪及禁忌、婚俗、丧葬习俗、宗教信仰、民间音乐及舞蹈与体育、民间工艺与医疗、语言以及裕固族民间故事等。该书有助于国内外读者对裕固族文化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传承和弘扬裕固族文化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第1章裕固族历史
裕固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先祖可追溯至唐代时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8世纪中叶,骨力裴罗建立回纥汗国,各游牧部落以回纥部为核心,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回纥族。回纥汗国的历代可汗都接受唐朝的册封,是唐朝的属国。9世纪中叶为黠戛斯所灭,部落分几支向西、向南迁徙,其中一支沿弱水南下到达了河西走廊的敦煌、甘州(今张掖)、武威一带。9世纪末叶,这支回鹘占领甘州城,并建立了独立的政权,史称甘州回鹘。13世纪初叶,甘州回鹘政权为西夏所灭,部众四散。其中一支退至敦煌以南、柴达木盆地以北地区,自称“撒里畏兀儿”,汉文史籍称其为“黄头回鹘”。公元1226年,撒里畏兀儿人被蒙古军队征服。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洪武年间在撒里畏兀儿地区设置安定、阿端、曲先三卫。15世纪初,塔里木盆地的叶尔羌汗国向东扩张,以武力推行伊斯兰教,信仰藏传佛教的撒里畏兀儿人被迫东迁。明正统十一年(1446),各卫先后东迁入关,安置在肃州(今酒泉)及甘州之南山(今祁连山)一带。
裕固族东迁入关,是裕固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至今在裕固族的传说和民歌中广为流传。传说在很久以前,裕固族祖先居住的“西至哈至”遭受了很大的风灾,风把附近的沙山卷起来,将人们的房屋、牲畜都埋没了,使他们难过的是黄金建筑的经堂也淹没在沙山之下,他们再也生活不下去,便商定举族东迁。他们历尽艰险,翻过祁连山,来到了辽阔的八字墩草原,这里成了他们新的家园。
清统一西北后,撒里畏兀儿再次归于中央管辖。清廷以撒里畏兀儿原有的部落组织为基础,将他们分为“七族”,封撒里畏兀儿首领为“七族黄蕃总管”,并赐予黄马褂和红顶蓝翎子帽。所谓七族即七个部落,本民族人称部落为“鄂托克”(家),有大头目家、杨哥家、五格家、八格家、罗尔家、亚拉格家、贺郎格家,各部落设正、副头目。
裕固族文化资源的整理与外宣翻译
第1章裕固族族源
民国四年(1915),甘肃提督给大头目换发了管辖八字墩草原的执照,规定了撒里畏兀儿向甘州镇守使交纳“茶马”、鹿茸、麝香等的赋税制度。
新中国建立后,酒泉专署受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委托,于1953年7月15日至18日主持召开了“祁连山北麓各族各界人士座谈会”。这次会议充分协商,一致同意将用与“尧乎尔”音译相近的“裕固”二字作为族名,兼有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义。报经政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裕固族”。
精彩章节
第3章裕固族生产生活习俗
3.1生产习俗
裕固族人生活中有很多庆典活动。给马驹举办次茁鬃毛仪式妙趣横生,包含着牧人的欢欣喜悦和美好祝愿。
3.1.1剪马鬃
剪鬃的吉日一般选在农历四月二十七,或者是五月初四。裕固族谚语说:“马驹剪鬃才算马,娃娃剃头才成人。”所以马驹养到一周岁,举行的剪鬃仪式是很隆重的。
裕固族古往今来被称为马背上成长起来的民族,所以对马有着深厚的感情。先辈们骑着马出征打仗,骑着马走亲访友,骑着马放牧搬迁,用马驮生活日用品……总之,裕固族生活中离不开马。小马驹出生以后,主人如获至宝,精心饲养,细心调理。
剪鬃日子选定之后,请来亲戚朋友、左邻右合,给马驹剪鬃做准备。事先准备一个盘子,用炒面和上酥油,揉成面团,把面团捏成一个五至七层的小塔,从塔尖往下浇上酥油,在盘子的四面再放上四块切好的酥油,意为既有中心又有四面八方。盘中放一个盛有鲜牛奶和酥油的龙碗,一把磨得锋利的剪刀,剪刀上系有白色的哈达。主人给马驹披红挂彩,由两个人左右牵持把马拉到帐房门对面站好。主人请来客人中的能手操剪刀,家小端来准备好的盘子,被请的操剪手自然谦让一番,后定一位既会剪又能唱的人,接过剪刀,一边唱着写好的祝愿词,一边把鲜奶、酥油抹在马的前额和鬃毛上。剪下的撮鬃毛,放进盛鲜奶和酥油的龙碗中,主人毕恭毕敬地端进帐篷,献在帐房正面供佛龛神位的桌子上,并把后剪下的鬃毛收起备用。但一人不能全部剪完,还要留给其他客人每人剪一剪。操剪者边剪边唱,在场的众人都要合唱。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