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可开发票。
¥ 29.2 6.5折 ¥ 45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飞白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13582100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24155410
上书时间2024-11-21
如今诗在书市上比较受冷落。全球化时代翻译已成热门,诗翻译却属冷门。一千个从事翻译的人中,也不见得有几个会尝试译诗。就算译诗是一种微妙的艺术吧,谈如此“小众”的艺术有没有意义?大家感不感兴趣呢?<br>
《译诗漫笔》由飞白先生精选其专论翻译的文章三十四篇,并附两篇访谈,是作者翻译思想与实践的代表作和集大成之作。飞白长期致力于世界诗歌名著的研究译介,被卞之琳先生盛赞代表了“中国译诗艺术的成年”,有《诗海——世界诗歌史纲》《诗海游踪:中西诗比较讲稿》《法国名家诗选》《马雅可夫斯基诗选》《勃朗宁诗选》《哈代诗选》等数十部著译,翻译语种涉及拉丁文和英法西俄荷等十余种。
飞白先生历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美国尔赛纳斯学院(Ursinus College)英文系客座教授、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等。有《诗海——世界诗歌史纲》《诗海游踪:中西诗比较讲稿》《法国名家诗选》《马雅可夫斯基诗选》《勃朗宁诗选》《哈代诗选》等数十部著译,翻译语种涉及拉丁文和英法西俄荷等十余种。其译作等身,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特别奖等主要奖项十余种。
前 言
辑
翻译的三分法 3
翻译的调色板 12
韵里情深 17
诗是用词儿写成的 29
译者的阐释 35
试解不解之谜 46
制筌者说 60
“火鸡”公案 66
跨境的诗翻译 74
第二辑
初试风格译 87
拨开直译意译之雾 99
翻译的多维世界 104
碟子和“酱油” 109
为不忠实一辩 120
为忠实一辩 126
信道瓶颈和诗的“口径” 134
留白,还是填空? 145
译者的角色 154
扮演一回宣传员兼美容师 161
第三辑
译诗需要敏锐听觉 171
接受格律的挑战 181
转译之“隔” 192
“音乐占位”和“不可不作误释” 200
镣铐,还是翅膀? 209
诗的建筑美 217
语言的骨骼和血肉 226
“读起来不像译文”好不好? 236
New Year’s Eve与除夕夜 243
词儿是为诗服务的 250
第四辑
马雅可夫斯基诗的音韵和意境 259
诗的信息与忠实的标准 276
谈谈诗感 296
我的译诗观 311
论风格译 313
附 录
诗海一生 345
远航诗海的老水手 382
《译诗漫笔》由飞白先生精选其专论翻译的文章三十四篇,并附两篇访谈,是作者翻译思想与实践的代表作和集大成之作。飞白长期致力于世界诗歌名著的研究译介,被卞之琳先生盛赞代表了“中国译诗艺术的成年”,有《诗海——世界诗歌史纲》《诗海游踪:中西诗比较讲稿》《法国名家诗选》《马雅可夫斯基诗选》《勃朗宁诗选》《哈代诗选》等数十部著译,翻译语种涉及拉丁文和英法西俄荷等十余种。
飞白先生历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美国尔赛纳斯学院(Ursinus College)英文系客座教授、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等。有《诗海——世界诗歌史纲》《诗海游踪:中西诗比较讲稿》《法国名家诗选》《马雅可夫斯基诗选》《勃朗宁诗选》《哈代诗选》等数十部著译,翻译语种涉及拉丁文和英法西俄荷等十余种。其译作等身,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特别奖等主要奖项十余种。
在三型翻译中,信息型语义译着眼于指称性语义信息而过滤掉一切联想信息,必要时还要用元语言功能作定义加以限定,目的是把它提纯成为“单息”。翻译时按线性解码,只限于语法转换所要求的和考虑语境所要求的限度机动,近似直译或水平的电脑翻译。近二十年来电脑翻译已有长足的进步,再升级几代就有望代替人工做绝大部分信息译工作了。审美型艺术译或我所主张的“风格译”则是“复息”翻译,它要力求保留原文携带的(至少一部分)联想意义、风格意义、文化意义、互文意义、隐喻意义、音韵意义和情感意义,绝不能随便抛弃或过滤掉。从审美观点看,艺术性文本蕴含的显然是复息而不是单息,由于是多维的立体信息,其信息量比提纯了的指称性信息要丰富许多倍,因而是不可能通过狭窄的翻译“信道”全面传递的。译者要忠于原作的复息,但又不得不作艰难的权衡取舍,优选出重要的风格信息,并在对原作艺术信息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在译文重塑中设法体现原作者的风格特色和作品的艺术魅力。这就是艺术型风格译难度大于信息型语义译的缘故。又因为在各方面都可能有所取舍有所变通,体现比信息型线性翻译更大的机动性,所以艺术型风格译看起来近似“再创作”而与简单化的直译不同。本书“漫笔”所谈的主要是这方面的体验和探讨。功效型(作用型)交际译如前所述,以超语言的实用效益为目的,不受语言文本信息严格约束,故在各种翻译中机动性,属于自由译。功效型翻译不仅允许,甚至往往还必须超出通常标准的翻译范围,不仅允许不忠实,甚至往往还必须不忠实于原文。例如法国超市Carrefour原意“十字路口”,译成“家乐福”与原意无关,是为投合中国文化心理而采取的归化译法;饮料品牌“Pepsi-Cola”(百事可乐)中的“Pepsi”原意“消化”(源自希腊语的pepsis),而植物名“cola” 的标准音译应作“可拉”。但根据商业营销目的(超文本目的)却不能这样译,若忠实翻译成“消化可拉”,大概没有一个人敢喝,疑心喝了这样的饮料拉肚子。而用功效译法译的“百事可乐”却非常亲民,达到了效益化。这还远不是太大的机动,如果说“百事可乐”的翻译是“移位”的话,那么像影片名“Gone with the Wind”译作“乱世佳人”等翻译,其实就不是翻译而是另外起名了。还有文字游戏类的娱乐性文本,因机巧建立在字形字音或词义双关基础上,一旦脱离源语文字就无法成立,故用常规方式不可译,若要翻译也只能采用功效译法,在译入语中另起炉灶重写仿制,以求保持有效的逗乐功能。所以,要论翻译自由度,功效型翻译首屈一指。与多数人的直觉相反,虽然艺术型风格译看起来机动性和变异性大于信息型翻译,实际上却比信息型更受限制,更不自由。因为信息型翻译只受词义的单维约束,而对表达方式则要求不严,只要正确传递指称信息而不歪曲就完成任务;艺术型翻译却要受原作复息的多维制约,为了在译文中重塑逼真的艺术形象,达到多维艺术效果,不得不千方百计,费尽苦心,故实际上是三类型中不自由的翻译。功效型翻译虽然往往也含多维信息,却不要求与源文本对等。在功效译中,原作至高无上的王位已被推翻,“源文本”仅仅被看作译者的“信息来源”或“原料”,翻译产品不论在词义上、形式上、风格上均不受源文本约束和校验,而且强烈倾向于适应译入语文化。凡功效翻译都只求有效,不求等效。做好功效型翻译当然也难,但难度不在追求翻译对等上,而在如何制作能达到效益的文本的技巧和艺术上。一位翻译家朋友赠我两本著作,一本《论信达雅》是讨论翻译标准的,另一本《对外传播学概要》是讨论外宣翻译问题的。我读后觉得十分有趣的是,前者所主张的翻译标准条条都不适用于后一本书,后者所述则处处打破前者的规范。因为后者谈的对外宣传属功效型翻译,不受所提翻译标准约束。作者自己却丝毫不感到两书之间有矛盾,因为在他心目中这本来是不相干的事。还有在诗翻译中坚持直译词义信息的译家们,用他们的标准尺度衡量和批评我的译诗,因我所用的风格译方法无法纳入他们的框架,便认为飞白译诗中“逐字逐句直译的也不少”,但更多是“大胆的意译,有的地方简直像是改写”,对此感到大惑不解。其实是因他们的度量衡与我的不对号,所以无法作出正确描述。这都说明翻译类型不同导致标准之不可通用,也说明划分翻译类型确有必要。这里讨论的“标准”不是主观设置的规定,而是社会实践形成的常规。根据各种翻译功能,不同的翻译方法和不同的常规评价标准是自然生成的。问题只在于我们应该正视和承认这一现实。对我提这样的观点,有人诘难道:“假如划分三型翻译,弄出三种翻译标准,那岂不是要天下大乱了吗?”我对此的回答是:“信达雅”是经典翻译引领的时代的产物,如今到了信息时代,翻译世界多元化了,单一标准已不适应翻译多功能的实际。乱象由此而生,为消除乱象就得承认不同翻译类型有不同的规范。比如说比赛篮球、足球、排球三大球吧,假如不区分三种比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