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历代名家精选集:吕氏春秋》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26卷,160篇,内容驳杂,糅合了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内容丰富,体例周备。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文献价值。《历代名家精选集:吕氏春秋》以清毕沅校《吕氏春秋》为底本,选取了全书代表性的篇章进行注解导读,基本反映了全书原貌。
作者简介
郭东明,青岛出版集团科技出版中心副总编,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理事、青岛市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献方面的研究,对《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作品有较深研究。
目录
前言
卷一 孟春纪
本生
贵公
去私
卷二 仲春纪
贵生
情欲
功名
卷三 季春纪
尽数
先己
论人
卷四 孟夏纪
劝学
用众
卷五 仲夏纪
大乐
侈乐
适音
卷六 季夏纪
音初
明理
卷七 孟秋纪
荡兵
振乱
卷八 仲秋纪
论威
决胜
卷九 季秋纪
精通
卷十 孟冬纪
节丧
异宝
卷十一 仲冬纪
当务
长见
……
内容摘要
《历代名家精选集:吕氏春秋》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26卷,160篇,内容驳杂,糅合了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内容丰富,体例周备。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文献价值。《历代名家精选集:吕氏春秋》以清毕沅校《吕氏春秋》为底本,选取了全书代表性的篇章进行注解导读,基本反映了全书原貌。
主编推荐
郭东明,青岛出版集团科技出版中心副总编,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理事、青岛市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献方面的研究,对《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作品有较深研究。
精彩内容
本生
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
生而勿撄之谓天子。。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
。此官之所自立也。立官者,以全生也。今世之惑主,多官而反以害生,则失所为立之矣。譬之若修兵者,以备寇也。今修兵而反以自攻,则亦失所为修之矣。
【注释】①撄:伤害。②全:保全。天:指天所赋予人的生命与天性。故:事。③官:官职。自:从。④所为立之:指设立官职的原因。
夫水之性清,土者招之①,故不得清。人之性寿,物者招之,故不得寿。物也者,所以养性也②,非所以性养也③。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以此为君,悖④;以此为臣,乱;以此为子,狂。三者国有一焉,无幸必亡⑤。
【注释】①相(ga):搅浑,搅乱。引中为扰乱。②性:性命。③以性养:用生命供养外物。指嗜欲过当。④悖:谬误,惑乱。⑤无幸必亡:不可幸免,必定灭亡.今有声于此,耳听之必慊已,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于此,目视之必慊已,视之则使人盲,必弗视。有味于此,口食之必慊已,食之则使人痦,必弗食。是故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世之贵富者,其于声色滋味也,多惑者。日夜求,幸而得之则遁。遁焉,性恶得不伤?
【注释】①慊:惬意,满足。已:表示确定语气。②痦:哑,哑巴。③遁:通“循”,顺从,这里是放纵的意思。④恶:何,怎么。伤:病。
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无不中。万物章章,以害一生,生无不伤;以便一生,生无不长。故圣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也。天全,则神和矣,目明矣,耳聪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节皆通利矣。
若此人者,不言而信,不谋而当,不虑而得;精通乎天地,神覆乎宇宙;其于物无不受也,无不裹也,若天地然;上为天子而不骄,下为匹夫而不憎。此之谓全德之人。
【注释】①招:靶子。②章章:繁盛明显的样子。③便:有利,适宜。④天:这里指天性与生命。⑤臭:这里指嗅觉灵敏。⑥三百六十节:指人周身的所有关节。
利:通畅。⑦得:收获。⑧裹:包容。⑨幡:通“闷”,愁闷。
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贫贱之致物也难,虽欲过之,奚由7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日“招蹶之机”⑥。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日“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日“伐性之斧”。三患者,贵富之所
致也。故古之人有不肯贵富者矣,由重生故也;非夸以名也,为其实也。则此论之不可不察也。
【注释】①适:恰好。②致:得到。③虽:即使。过:过度,放纵。④奚:何。⑤佚:通“逸”,安逸。⑥招:致。蹶:病名,此处指行走不便。机:器械。⑦靡曼:柔弱美丽貌。皓:白。靡曼皓齿,用来比喻美色。⑧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期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孔子有“郑声淫”之说,历代均视之为淫靡之音。
【导读】《吕氏春秋》每一篇均有鲜明论点,篇名往往就是本篇中心所在,这在先秦著作中较有特点。“本生
”就是以生为本,把保全生命作为根本。文章认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外物可以养生,也可以伤生。保全生命必须处理好生命与外物的关系,顺应天道和尊重生命,做到“以物养性”,对外物应采取“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的态度。而富贵之人多为外物所惑,重物轻生,“以性养物”,对物质享受贪婪不已,这最终必然导致对生命的伤害。本篇的思想渊源是战国杨朱学派对生命的认识,目的在于规劝骄奢淫逸的君主。
贵公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
平得于公。尝试观于上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于公。故《鸿范》日⑥:“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或作好,遵王之道。无或作恶,遵王之路。
”【注释】①公:公,与“私”相对的概念。②平:和。③得:获得。④上志:古代记栽,指古代典籍。⑤偏:偏私。⑥《鸿范》:《尚书》的篇目,通常作《洪范》。⑦党:偏私。⑧荡荡:宽广平坦貌。⑨颇:偏差。⑩无或作好:没有个人的偏好。或,令本《尚书·洪范》“或”字作“有”。好(№O),私好。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伯禽将行,请所以治鲁。周公日④:“利而勿利也”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日:“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日:“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日。:“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j皇五帝之德也。。
【注释】①不长一类:不仅仅使某一类生长。长,使动词。②阿:偏袒。③伯禽:周代鲁国的始祖。姬娃,字伯禽。周公旦长子。④周公: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名旦,亦称叔旦。曾辅佐成王,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⑤利而勿利:意为行公利而不贪私利。⑥荆人:楚国人。⑦索:找。⑧老聃:即老
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春秋战国时代楚苦县人,道家学派创始人。⑨三皇五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通常,三皇指伏羲、神农、燧人;五帝指黄帝、颛项(、帝喾(、尧、舜。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日:“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管仲对日:“昔者臣尽力竭智,犹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日:“此大事也,愿仲父之教寡人也。”管仲敬诺,日:“公谁欲相?”公日:“鲍叔牙可乎?”管仲对日:“不可。夷吾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一
闻人之过,终身不忘。勿已,则隰朋其可乎?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丑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
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勿已乎,则隰朋可也。”夫相,大官也
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日: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桓公行公去私恶,用管子而为五伯长;行私阿所爱,用竖刁而虫出于户。
【注释】①管仲:春秋时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世称管子。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尊称为“仲父”,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②桓公:即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姓姜,名小白。前685~前643年在位。在管仲辅佐下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③渍:病。国人:居住在国都的自由民,此处泛指所有人。弗讳:不避讳。全句意为,您病得很厉害,在此情况下大家不再避讳说及生死问题。④属:托付。⑤奚:哪里,怎么,表疑问。⑥谁欲相:宾语前置。即“欲谁相”,打算让谁担任宰相。⑦鲍叔牙:齐大夫。
贫贱时即与管仲友善,是管仲最好的朋友。⑧夷吾:管仲自称己名。⑨不己若:宾语前置。即“不若己”,不如自己。比:亲近。⑩勿已:不得已的话。隰朋:齐大夫,曾助管仲相桓公,成霸业,与管仲同年卒。⑩上志:高诱注为“志上世贤人而楷模之”,即以前辈的贤人为楷模,向他们学习。下求: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⑩丑:以……为羞一隗。⑩哀:同情,怜悯。⑩国:国家政务。⑥有不闻:不去过问细枝末节
。⑩高诱注:“物,事也。非职之事,不求知之也。
”⑩不欲小察,不欲小智:不要苛察小事,不要耍小聪明。⑩大匠不斫:大工匠会有整体考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