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记得野莽中国言实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记得野莽中国言实出版社

全新正版书籍,可开发票。

17.6 4.6折 38.5 全新

库存3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野莽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ISBN9787517128328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5元

货号25337157

上书时间2024-11-16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何妨吟啸且徐行
王巨才
二十世纪后几年,文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景观,就是散文热的再度兴起。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热度仍在持续升温。这其中, 尤以反思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大散文”“新散文”理念风靡盛行,出现一批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谈古论今、学识渊博的作品,给散文园地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样态。与此同时,传统意义上靠阅览、回忆、清谈、抒怀等书写人生百态的散文作品,也有一定变革,多数作家不再拘于云淡风轻的个人世界,从远离红尘的小情小感中脱离出来,融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实之中,写出大量贴近大众生活的优秀作品,受到广泛赞誉。大体来说,这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散文领域一直保持着潜心耕耘,不惊不乍,静水深流,沉稳进取的良好态势,情形可喜。
这套“雄风文丛”的十位作家中,吕向阳和任林举是专以散文创作为职业和志向的散文家,曾先后获得鲁迅文学奖和冰心散文奖,是散文领域的佼佼者。石舒清、王昕朋、野莽、肖克凡、温亚军、吴克敬、李骏虎和秦岭八位则都是久负盛名的小说家,他们的小说作品曾分别获得过鲁迅文学奖等奖项。这些小说家绝不是“跨界融合”,他们的散文毫不逊色,从作品的质量和数量上看,他们从来没把散文当作小说之余的“边角料”,而是在娴熟驾驭小说题材、体裁的同时,也倾心散文这种直抒胸臆、可触可感的表达方式。从这些小说家的散文里,更能感受到他们隐藏在小说后面的真实的人生格局和丰赡的内心世界。
宁夏专业作家石舒清,小说《清水里的刀子》曾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并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在东京电影节获得大奖。这本《大木青黄》是他本综合性随笔集。书中的“读后感”类,是阅读过程中就一些作品所作的印象式点评,借以体现和整理自己的审美取向和文学观点;“写人记事”类,写到生活中一些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字里行间充满深长的思绪与感怀;第三部分涉及个人的兴趣爱好,比如喜欢体育、喜欢淘书、喜欢书法、喜欢收藏等等,笔致生动活泼, 读之饶有兴味;“作家印象记”,知人论事, 是对自己“有斯人,有斯文”这一观点的考察和验证。其他如“文友访谈”及往来书信等也都是作家本人工作、生活、思想情感的多侧面展现和流露,从中可以感受到一位知名作家疏淡的性情、厚实的学养和开阔的思想境界。
王昕朋是位饶有建树的出版人,也是创作颇丰的小说家,出版有长篇小说《红月亮》《漂二代》《花开岁月》等多部作品。他的散文视野广阔,感觉敏锐,情思隽永,文笔清新,从中可以看出, 他写东西并不求题材重大,也不迎合某些新潮的艺术习尚,而是铺开一张白纸,独自用心用意地去书写自己熟悉的动过感情的生活,从中发掘自然之美,心灵之美,感受生活的芬芳,人间的纯朴。一组美文,构思精巧,意蕴深长,绘山山有姿,画人人有神,充满浓郁的诗意和睿智的哲思。生活中,美的呈现是多样的,刚正不阿、至诚至勇是美,敦厚谦和、博大宽宏也是美。王昕朋发现了这些生活中的人性美,并且抓住极富典型意义的美的细节和刹那间美的情态,用点睛之笔,透视出人物性格的光彩和灵魂的美质,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天津作家肖克凡的小说获奖无数,让他久负盛名的是为张艺谋担任编剧的《山楂树之恋》。他的散文《人间素描》以老练精短的文字记录一个个普通人物,从离休老干部到“八零后”小青年,极力展现社会生活百态,从而构成生机盎然而又纷繁驳杂的“都市镜像”。在《汉字的望文生义》中,作者讲述中日韩三国文字含义的异同,如日文“手纸”、韩文“肉笔”等汉字闹出的误会,涉笔成趣,令人忍俊不禁。《自我盘点》是作者自我经历的写照,体现了“文学的生命是真诚”的写作观,不论是遥远的往事还是新近的遭逢,都留有成长和行进的清晰足迹。《作思考状》其实是对某些对社会现象的严肃思考,有批判也有自省。《怀旧之作》的一个个人、一件件事、一桩桩情感,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与杰出人物,却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记录。《我说孙犁先生》,文字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前辈作家独特的认识与由衷的景仰,在伤逝感怀文章中别具一格。
与唯美派的散文形成对应,野莽的文字如删繁就简的三秋之树,力求凝练和精准。他在所谓的文化大散文和哲理小散文中独寻他路,主张并实践着散文的思想性和历史感。他往往在颜色泛黄的岁月里打捞记忆,以情绪沉淀后的淡淡幽默再现特殊年代的辛酸和苦涩,每每发出含泪的笑。书中写到的“右派”父亲喂猪的故事正是如此。在文体理论上,他对散文的诠释是自然形成于诗与小说之间的一片辽阔的芳草地,在这里,小说家可以摘下面具,以真身讲述真情和真事;飞天路上的诗人也可以暂回人间,轻松地打开自己的心灵。国外大学选译他的散文作为中国语教材,想来自有道理。
温亚军的短篇小说获得过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与小说的虚构不同,他的散文完全忠实于自己的人生经历,大多取材于早年的记忆。他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西北乡村度过,记忆中,乡村的生活虽然艰辛,但充满着温暖和亲情。童年的愿望简单而质朴,他写怀揣这个愿望及至实现愿望过程中的满足和愉悦,叙事平实,情感真纯,每每能唤起读者共鸣。记忆的深刻性与性格乃至人格紧密相关,他的记忆之所以筛选出的多是温情暖意,是因为艰苦的乡村生活和淳朴的生长环境塑造了他宽厚善良的品格,《时间的年龄》《低处的时光》等都是通过一段记忆,构成一种考问,一种自省和盘点、一种向往与追求。而像《一场寂寞凭谁诉》等篇什中那些从历史洪流中打捞的点点滴滴,那些被作者的目光深情注视、触摸过的寻常事物,经由他的思考、探索和朴素的表达,也总能引发人们内心的波澜和悸动。
陕西作家吕向阳曾获冰心散文奖。他扎根关中大地,吸吮地域沃土和民间风俗的营养,相继写出《神态度》《小人图》《陕西八大怪》等五十万字的系列长篇散文,这在城市化的车轮即将碾碎老关中背影之际,无疑有着继绝存亡、留住民间烟火的担当。三万字的《小人图》是作者从凤翔木版年画中觅得的一组“异类”和“怪胎”。民间艺人把“小人”的使坏伎俩镌刻成八幅版画,吕向阳的剖析则由此生发开来,重在考问国民的劣根性,着力于诫勉与警省。《神态度》系列是从留在乡民口头的“毛鬼神”“日弄神”“夜游神”“扑神鬼”“尻子客”等卑微细碎的神鬼言说中梳理盘辫出来的,这些言说早在西周之前就出现了,如果忽略它们,将是关中文化的损失,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失血。这些追述关中民风村情的散文,需要智慧,需要眼界,更需要广博的知识与执着的耐力,吕向阳付出的心血令人尊敬。
吉林的任林举以报告文学《粮道》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他的散文在精神取向上,一向以大地意识和忧患意识见长。他的诸多散文,突出表现即为情感的浓烈和哲思的深刻。而从文章的风格和技巧上考量,他又是一位擅长写景、状物的作家。凡人,凡事,凡物,一旦经过任林举的笔端,定然会获得不同寻常的光彩或光芒,有时,你甚至会怀疑那人那事那物是否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客体;显然,其间已蕴涵着作家独到的理解与点化之功。至于那些随意映入眼帘的景物,经过他的渲染,便有了“弦外之音”和“象外之象”,有了一番耐人寻味的意蕴、情绪或情怀。这一次,任林举以《他年之想》为题,一举推出近六十篇咏物性质的散文,读者或可借此窥得其人生境界或散文创作上的一二真谛秘笈。
吴克敬是第五屇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他进入文坛,是一种典型,从乡间到了城市,以一支笔在城里居大,他曾任陕西一家大报的老总。他热爱散文,更热爱小说,笔力是宽博的,文字更有质感,在看似平常的叙述中,散发着一种令人心颤的东西,在当今文坛写得越来越花哨越来越轻佻的时风下,使我们看到一种别样生活,品味到一种别样滋味。从吴克敬的作品中,能看到文学依然神圣,他就是怀着这样的深情,半路杀进文学界的。他五十出头先写散文,接着又写小说,专注于文学创作的他,看似晚了点,但他底子厚、有想法,准备得扎实充分,出手自然不凡。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纷扰烦乱,在他人,只是领略了些许表面的东西,吴克敬眼光独到,他能透过表面,发现潜藏在深处的意蕴。他写碑刻的散文,他写青铜器的散文,都使我们惊叹其对历史信息的捕捉与表达,更惊叹他对现实生活的挖掘和描述,散文《知性》一书,充分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
作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山西作家李骏虎以小说成名,但从他的创作轨迹不难发现,他的散文写作历史更长。他以散文写作开始文学生涯,兴趣兼及随笔和文学评论。在把小说作为主要的创作形式后,李骏虎从来没有放弃散文,他的笔触始终跟随脚步所到之地,无论出国访问还是国内采风,都“贼不走空”,写出一篇篇具有思想华彩的散文作品,体现出朝学者型作家迈进的趋势。《纸上阳光》是李骏虎近年读书阅史沉潜钻研的成果,从“纸上得来未觉浅”和“阳光亮过所有的灯”两组系列文章不难看出,一个具有小说家飞扬想象力和史学家严谨治学态度的人文学者是如何苦心孤诣辛勤笔耕的。
近些年来,实力作家秦岭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作家》《散文》《文艺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散文随笔,叙说自己在生活与文学之间行走的发现与思考。他善于在历史和时代的交叉点上思考人生与社会,注重视角的多重选择和主题的深度开掘,既有对乡情的深深眷恋和回味,也有对自然和生态的无尽忧虑和追问,更有从自身阅读和创作经验出发,对当下文化、文学现状的深刻反省和诘问,从而使叙事富含思辨色彩、反思力量和唤醒意识。构思新颖、意境高远、韵味悠长。其中《日子里的黄河》《渭河是一碗汤》《走近中国的“大墙文学”之父》《烟铺樱桃》《旗袍》等作品,多被北京、广东、天津等省市纳入高中语文联考、高中毕业语文模拟试卷“阅读分析”题,受到专家好评和读者的欢迎。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众多文学样式中,散文是一种讲情理、文采,能充分表达作家对时代生活的真情实感,也能发挥作家艺术修养和文字功力的文体。《文心雕龙》讲:“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 理定而后辞扬, 此立文之本源也。”情有健康晦暗之分,辞有文野高下之别。作家的使命,是以健康思想内容与完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作品去感染人、影响人、塑造人,进而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纵观“雄风文丛”的十位作家,他们经历各不相同,创作各有特色,共同的是,他们都把文学当作崇高的事业,始终以敬畏的心情对待每一次创作、每一篇作品;他们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坚持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获取创作资源和灵感:他们有高尚的艺术追求和鲜明的精品意识,竭力以精美的精神食粮奉献广大读者。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作品总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时代的本质、生活的主潮、人民的呼声和愿望,总能给人审美的愉悦、心智的启迪与精神的鼓舞与激励。或者换句话说,在我们看来,这套丛书里的作品,正是当下社会需要、人民期待的那种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有道德、有温度、有筋骨又有个性和神采的作品。中国言实出版社精心组织这样一套丛书,导向意图不言自明,其广受读者欢迎和业界重视的效应,自可期待。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副书记)

导语摘要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多篇散文,主要描述了作者自己在那个浩荡年代以及新时期的人生岁月和经历的点点滴滴。其中主要包括:儿时经历、我的父母亲以及家庭、重回儿时故地所感等等。作品内容包罗万象、感情丰富,三代之间感情刻画尤为突出。

作者简介
野莽,中国当代作家,祖籍湖北竹溪,武汉大学毕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出版长篇小说《纸厦》《寻找汪革命》等十二部,中短篇小说集《窥视》《死去活来》等十五部,散文随笔集《墨客》《竹影听风》等六部,系列方志小说《庸国》五卷,长篇传记《刘道玉传》两卷,学术著作《诗说新语》《诗经今译》等五部,外文版小说集《开电梯的女人》《打你五十大板》《玩阿基米德飞盘的王永乐师傅》三部,以及电影电视《祝你好运》《高爸再见》等,共计五十余部,一千多万字。获国内文学奖二十多次,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

目录
土改时期的母亲 / 1
那个时期的保姆 / 4
二母相争 / 9
锅底滩遇险记 / 12
石板下的竹泥小屋 / 16
守望双木桥 / 19
一刀劈成两半的家 / 22
父子恩怨 / 26
读书记 / 29
买书记 / 33
记暑假里的一件事 / 37
学木匠的故事 / 40
那天夜里我差点儿牺牲 / 43
我的生日 / 47
九月九的风景 / 50
红儿之死 / 55
临终的遗恨 / 58
教书的彭先生 / 62
看病的彭先生 / 67
写信的彭先生 / 72
两张老照片和一封金婚贺电 / 75
撕掉的悼词 / 78
母亲的心 / 84
观音的瓷像 / 88
重读三十年前家书 / 95
一周年祭 / 108
两周年祭 / 113
三周年祭 / 115
第四个清明节 / 117
竹影里的爸爸 / 120
天宝寻梦 / 153
关于记忆 / 181

内容摘要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多篇散文,主要描述了作者自己在那个浩荡年代以及新时期的人生岁月和经历的点点滴滴。其中主要包括:儿时经历、我的父母亲以及家庭、重回儿时故地所感等等。作品内容包罗万象、感情丰富,三代之间感情刻画尤为突出。

主编推荐
野莽,中国当代作家,祖籍湖北竹溪,武汉大学毕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出版长篇小说《纸厦》《寻找汪革命》等十二部,中短篇小说集《窥视》《死去活来》等十五部,散文随笔集《墨客》《竹影听风》等六部,系列方志小说《庸国》五卷,长篇传记《刘道玉传》两卷,学术著作《诗说新语》《诗经今译》等五部,外文版小说集《开电梯的女人》《打你五十大板》《玩阿基米德飞盘的王永乐师傅》三部,以及电影电视《祝你好运》《高爸再见》等,共计五十余部,一千多万字。获国内文学奖二十多次,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

精彩内容
九月九的风景

有一首歌子的头两句是:“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每有艺人歌唱,我都会聆听三分钟之久,细品其味,尤其身在旅途的时候。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弟兄》,可知这个九月九是中国的阴历,即登高赏菊的重阳节。人若以阴历正月初一出生推算,能活满二百七十九天左右者,走到九月九都没问题。然而,九月九只是一个时间的概念,空间在哪里则不得而知。
若再将人生比作一条路,那条路又是限速的,曲曲弯弯,窄窄宽宽,跌跌宕宕,伏伏起起,走到尽头就很需要一些时间。高速路好倒是好,走起来反而要吃大亏,因为它节省了时间,同时也节省了生命的长度。当然有人在一生中,可能会上一次高速,譬如要走破脑壳运,或者要倒八辈子霉,但听得马达一响,呼隆几下就到达了人生的极点,要么上天,要么入地,要么先上天然后再入地。
同时我还在想,这条路的中途有没有三岔口,走上三条甚至更多岔路的人,他们的九月九又各自落脚何处。后来我假装反思的样子问自己,在我这长长的一生中是否走错过路,回答肯定是走错过的,错时一天要错好多次,被小鬼骗喝了孟婆汤一般。不过有几个紧要三关处,我似乎是走对了,这就决定了我今天还能安静地坐在电脑前面,以过来人的身份写下这篇可做纪念的文字。
先说父亲,不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么?我的父亲年轻时走路不慎,走着走着被人把一顶做好的“帽子”戴在了头上,而且他这一戴还牵连到我。于是在我不满十五岁的那一年,我回到我们的老家和他患难与共。这种特殊生活,其实是很丰富多彩的,并非电影电视中演的那么千篇一律,时而还有奇迹发生,比方说负责监督和改造他的大队党支部书记,破例不拿他当右派看,却口口声声以先生相称,把全世界轻的农活儿连贫下中农都不舍得安排的偏要安排给他。如捡粪,如刮田埂,如给社员们记工分,后来还索性提出来和他搭一个亲家,也就是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我。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这从天而降的喜讯,怎不教走入人生低谷的人兴高采烈,那一天他在大队党支部书记家里喝完了亲家酒,红着脸,哼着歌,扛着粪筐一溜小跑回来向我发出通知,不料遭到了我的一票否决。我以离家出走相威胁,全然不顾他的死活,以及他如何去向他的恩公交代。他始而吼,继而骂,百般手段全部无效之后,后他软弱地哭了起来。我们父子只差一点反目成仇。我之所以没有出走,是因为他知道我会出走而停止了威逼,宁可硬着头皮去向他的亲家请罪。直到事过多年,他平了反,我也有了工作,“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他竟害羞地笑着低下头去。
有时闲着没事,我就爱玩假设,假设我十五岁那年是个孝而顺从的儿子,父亲指东我不打西,今年的九月九日我在哪里,在干什么?
母亲当时的工作还在,听说我们父子之间斗争异常激烈,写信让我到她那里去学木匠。我乘兴去了,那个命中不能做我师傅的四川佬,在见到我之前先耳闻了我的父亲,唯恐因此而影响了自己的光明前途,他用抑扬顿挫的川言劝我改变人生志向,说,这么秀气的娃儿,啷格儿不去学个医噻?
我懂得这叫婉言谢绝,于是又回到父亲身边。这年冬天,我像做着一个春梦,同时还像骗子,去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躲在阴暗角落的右派父亲这次扮演着巫师的角色,只是不忍心说出他的谶言,我走时他嘱咐我早些回来,我回来他催促我快些吃饭,说完戛然而止,再也没有了我极想听到的话。回家后我鼓足勇气,正要告诉他我又被人婉言地劝出了验兵场,忽然我看见他闪闪的泪光,才知道这个结果在我不知道的时候他早就知道了。
很多人都能上工农兵大学,我觉得我比很多人强,只可惜我不是工农兵的儿子,本人也不是工农兵,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人上了大学,毕了业,分了配,进了首都北京的大机关。有一位曾经在工农兵大学入学表上盖过公章的大队会计,也是我们父子险些成仇的知情人,同时还是老牌的初中生,自以为旁观者清,觉得我已到了人生命运的转折点上,决定像智叟一样做我的启蒙者。他扛着一把锄头站在曲线的田埂上,为我讲解起了农业知识以外的美术和化学,批评我做错了一道题,现在重做一遍为时不晚。
我非但没有醍醐灌顶,反而想起为革命献身的先烈,浑身肌肉一麻,这次婉言谢绝的是我。
闲下来我又假设,假设我今生做了木匠,当了兵,上了工农兵大学,后者是用化学的技术,我不知道今年的九月九日会在哪里,在干什么?
又有一天,我在一个小学文化的农民家里见到一本撕了封皮的辞典,他家女人用它夹着针线,翻开看了几页,书中写的都是文学艺术家,他们的出身居然一个也不地道,要么是地主的小姐,要么是资本家的少爷。那本辞典纸页发黄,边角卷起,里面是竖排版,繁体字,人名和地名的左侧画着短促的波浪线,分明编印于一九五七年之前。虽然如此,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毫无疑问都是资产阶级。我怀着无意中找到一丘之貉的激动和喜悦,自以为是另一个哥伦布,发现了自己当不上工农兵大学生以及军人和木匠,但是,可以当一个文学艺术家。
连我的父亲也没觉察,从这天起我开始了猛烈的读书和写作。那年冬天我正满十八岁,这位十八岁的哥哥可没心思和小英莲坐在小河边,每天劳动一结束就趴在一盏煤油灯下,觉得寒冬不寒,冷风不冷,胸中升起一轮朝阳,眼前由黑暗变得光明一片。第二年我写完了一部三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我把它誊在一摞自己油印的稿纸上,给它取了一个象征自己美丽前程的名字,叫作《绿水青山》。
接着我步行三十里路,到县城的照相馆里去照了一张相,计划在这本书出版时印在扉页。我懂得那页有作者肖像的纸比内文要白,要厚,要细腻和光滑,用食指翻动时发出轻微而好听的声音。我已读过很多本薄薄的署名鲁迅的书,这个集那个集的,我莫名地喜欢上了这个人,包括那一撮与无产阶级不同的小胡子。
然而我的水没绿,山也没青,直到现在我已成了老翁,那一部真正的处女作依然密藏在老家的一只油漆斑驳的旧书柜里,每次还乡我还会打开柜门无限深情地看它一眼。不过我却因此而名震山城,待到父亲平反,雪过天晴,有三家单位抢着要把我招去写作公文,总结材料和调查报告之类,他们认为这些东西和长篇小说是姊妹艺术,向我郑重表态,写得好就把我提拔为股一级的领导干部。我将计就计,装聋作傻,选了其中一家作为活命的食堂,假以写作公文之名依然写着小说。并且开始发表,开始打响,开始出名,开始翅膀硬起来了,十分自信地感到可以离开单位的束缚而去自由任性地写作了。
这个时候,武汉大学的校长刘道玉不拘一格,挽起裤脚,在珞珈山上一口气种了“七块试验田”,其中的一小块,是史无前例的作家插班生。
作家插班,这两个词语如金风玉露,一旦相逢,便形成一件陌生但却美妙的事,令天下才子蠢蠢欲动,五名考官翘首待之。苍天幸我,于两万个报名者中被择优录取,从“文化大革命”中的初中一年级,插入恢复高考后的大学三年级,跨七级而一步登上了仙山珞珈。
我像作别西天的云彩,作别了银行,文化馆,文联,像扔下长征路上的辎重,扔下了档案,工资,户口,粮油关系和有关组织的一切,裸奔到我的向往之地。这在今日,是一出多幕的荒诞剧,而在当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则是一条必须的生命线。我一心二用,脚踏双舟,以每年发表作品的数量换得省作家协会的生活津贴,人却在即将免职的刘道玉耕种的试验田里,不要命地往上生长着。
毕业后我到了北京,这是我走过很多地方以后,希望终到达的城市。
越二十五年,我为这位伟大的教育家作传时,这位曾经也为我们鸣不平的校长告诉我说,我本可以在三十三年前就考上这所大学。那是结束工农兵推荐重新正式高考的年,让一个只学一年初中数学的学生考试高中几何,一个也只学一年俄文的学生考试英语,虽然后者是参考分数,但是前者如得零分,文章写得再好还是不行。
这也是他执意改革的原因之一。校长怨我,不得零分有一个诀窍,对那道共计十分的选择题要么全部划勾,要么全部打叉,因为十道题里总有一道是对的,或者总有一道是错的,你怎么就那样笨呢?
他骂我笨,乃是变着花样夸我诚实。他说当年我如那样聪明地做了,我就会是今天我的学兄,然而当年会是学兄的我,也未必就是我的今天。
教育家的思想总是让人受教终生,只要向着一个方向行走,每一条路都是同一条路,终走到前面的那个曾经走在后面的人,往往都是品性诚实的人。
这条我正走着并且还将走下去的路,的确是向着前方的。然而大凡是路必有分支,如江河,如树木,更如人之一生。若是路的一侧开满了鲜花,另一侧遍布着荆棘,行路人是该醉入花丛,还是踏荆而去,就不仅要看他的追求,还要看他的品性了,这将决定着他明年的九月九会在哪里,在干什么。

媒体评论
与唯美派的散文形成对应,野莽的文字如删繁就简的三秋之树,力求凝练和精准。他在所谓的文化大散文和哲理小散文中独寻他路,主张并实践着散文的思想性和历史感。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