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这是宋史:官宦王朝
  • 如果这是宋史:官宦王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如果这是宋史:官宦王朝

全新正版保证,电子发票

27 6.0折 45 全新

库存29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天流云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99069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E9787213099069

上书时间2024-06-05

博益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南宋立国一百五十余年间,将一个官宦王朝演绎得淋漓尽致。昏庸无道的帝王、独揽大权的重臣及蝇营狗苟的官吏,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另一面。他们人人都是刀斧手,个个都是权谋家,争先恐后地粉墨登场。
南宋局势稳定后,主和派的秦桧等人受到重用进而架空高宗,李纲、岳飞等名将被排挤陷害。孝宗有中兴之意,却被高宗打压多年,掌权后重用主战派北伐,却因主将不和而溃败,落得议和称侄,割地赔款。
光宗体弱多病,大权旁落,赵汝愚、韩侂胄私立宁宗,结党争权。赵、韩两派倒台后,史弥远继而专权,竟使理宗即位十年不过问朝政。而后,朝政又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之手,国势急衰。
度宗、恭宗时,元军大举南下,国难当头,朝政却由贾似道、陈宜中等人把持,终沦落到开城受降,幼主流亡的地步,崖山海战之后,南宋覆灭。



作者简介
高天流云,本名刘羽权,沈阳人,从事宋史研究多年,其出版的历史著作《如果这是宋史》系列,是畅销十年的白话宋史口碑之作。

目录
章  淮西兵变

第二章  沉默的铠甲

第三章  血色顺昌

第四章  踏破贺兰山缺

第五章  凭阑处、潇潇雨歇

第六章  岳飞之罪

第七章  收兵权

第八章  莫须有

第九章  天日昭昭

第十章  一个民族的堕落

第十一章  金亮之虐

第十二章  杀死完颜亮

第十三章  南渡以来仅见之锐气

第十四章  隆兴北伐

第十五章  宿州、七天

第十六章  男儿到死心如铁

第十七章  最北的北方

第十八章  十年主角李凤娘

第十九章  梦魇江南

第二十章  韩国戚与赵皇亲

第二十一章  宰相飞头去和戎

第二十二章  蒙古史诗

第二十三章  西北落日

第二十四章  一战江山野狐岭

第二十五章  天亡此仇

第二十六章  西域传说

第二十七章  最愚蠢的权臣

第二十八章  最成功的权臣

第二十九章  亡西夏

第三十章  百年最强了无痕

第三十一章  南方天空最后一抹晚霞

第三十二章  阎马丁当,国势将亡

第三十三章  上帝折鞭处

第三十四章  暮色襄、樊

第三十五章  伯颜下江南

第三十六章  一片降旗出临安

第三十七章  千古悲恸难言处

后记

内容摘要
南宋立国一百五十余年间,将一个官宦王朝演绎得淋漓尽致。昏庸无道的帝王、独揽大权的重臣及蝇营狗苟的官吏,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另一面。他们人人都是刀斧手,个个都是权谋家,争先恐后地粉墨登场。

南宋局势稳定后,主和派的秦桧等人受到重用进而架空高宗,李纲、岳飞等名将被排挤陷害。孝宗有中兴之意,却被高宗打压多年,掌权后重用主战派北伐,却因主将不和而溃败,落得议和称侄,割地赔款。

光宗体弱多病,大权旁落,赵汝愚、韩侂胄私立宁宗,结党争权。赵、韩两派倒台后,史弥远继而专权,竟使理宗即位十年不过问朝政。而后,朝政又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之手,国势急衰。

度宗、恭宗时,元军大举南下,国难当头,朝政却由贾似道、陈宜中等人把持,终沦落到开城受降,幼主流亡的地步,崖山海战之后,南宋覆灭。

主编推荐
★两宋三百多年跌宕起伏的历史,至此迎来大结局!
★南宋立国一百五十余年间,将一个官宦王朝演绎得淋漓尽致。昏庸无道的帝王、独揽大权的重臣及蝇营狗苟的官吏,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另一面。
★一个官宦王朝的百年衰亡历程,竟是如此可悲与无奈!
★畅销十年的白话宋史口碑之作,全新舒适阅读版,精美装帧,典藏佳品。
★对一个官宦时代的全景式展示,写尽宋朝三百年的兴衰变革与历史谜团。
★人人都是刀斧手,个个都是权谋家,解读历史政治运作与权力之道,记录无数无情的谋略与无比的忍耐。
★亿万网友转发点赞,掀起读史新一轮热浪。
★用大历史的观点读懂宋史,才能读懂当下的形势。
★大宋三百年盛极世界,备受中外名家推崇:
我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林语堂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阿诺德·汤因比
宋朝是中国的“黄金时代”。——美国学者罗兹·墨菲  
宋代汉民族的发达,其健全的程度超出一般人想象以上。——日本近代史学泰斗和田清

精彩内容
宋绍兴七年(1137年)正月,宋使何藓回国,带回金国右副元帅完颜宗弼的信,信中提到宋徽宗已经死了。
赵佶死于两年前,即1135年。路途遥远,战和不定,那时宋、金两国在各条战线上打得水深火热,没人去理会这等小事。
回顾赵佶的一生,他当了26年的皇帝,9年的俘虏,一共活了53年。曾经享尽人间之福,快活到独一无二,也曾经寄人篱下,当亡国之君,受尽了屈辱。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活得真是丰富多彩,各种滋味都尝到了,不亏!
其实严肃地说,赵佶的9年北方生活还凑合,女真人待他还是可以的。一没打他,二没骂他,发给他土地农具让其生活自理,所以遍查史书,汉人一方最多只说他受到了极其残酷的“精神折磨”。
一定要提肉体方面的话,赵佶的尸体处理方法很可能会有争议。金国一方,在正史里,处理的方式很女真,即不用棺材,直接土葬。为了照顾汉人的情绪,尸体上加裹了一层生绢,并且把更早死亡的郑皇后与之合葬。
毕竟是俘虏,毕竟是刚开化的女真人,做到这一步似乎很厚道了。不过野史就没法看了,说赵佶死后,女真人挖了一个大坑,把尸体扔进去烧,烧到一半时加进去一些水,说这样熬出来的油点灯很亮……赵桓在坑边看得痛不欲生,跳下去想和父亲死在一起,却被金国人拉上来,扔到一边。
几年后,宋、金和谈,徽宗的棺椁得以回国,赵构等南宋官方没有开棺检验,直接落葬,埋进了土里,仿佛知道棺材里边有什么玄机,不宜公众视听。很多年之后,宋朝灭亡,元朝军队里有个杨琏真伽,他把南宋六陵挖了。
南宋六陵位于今浙江绍兴城外东南的攒宫山,虽为六陵,却埋着徽、高、孝、光、宁、理、度七个皇帝,以及各宗嫔妃。
杨琏真伽把每个皇帝的坟挖开,取下头骨,精心打磨加工,做成佛串挂在胸前。在这个过程中,南宋诸帝的棺椁现于白日,阳光下再也没有秘密可言。
宋徽宗赵佶的棺材里没有尸体,只有一段朽烂的木头。他的尸体哪里去了,这是一个千年难解的谜,联想到赵构不敢开棺验尸,很有可能徽宗的尸体处理方法非常粗暴不雅,用生绢裹葬之类根本站不住脚。
事实到底怎么样,再追问也不可能有真实的结论,更没法改变赵构当时心灵的震撼。说到底他是个人,哪怕有再多的阴暗心理、帝王心术,也没法泯灭父子亲情。棺椁入葬当日,他当场痛哭失声,踉跄回宫,一连几天滴水不进,痛不欲生。
众多大臣、亲眷的劝说也没法平息他的愤怒!他要报复,要让金国付出代价,血债血偿,这一刻他决心要女真人亡国灭族!
为此,赵构宣召岳飞。
之后,赵构启程去建康,一路上韩世忠、杨沂中、岳飞等人随行护驾,而岳飞这个本来最外围的将领却被再一次单独召见。
两人再次密谈,赵构只说了一句话──“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除张俊、韩世忠不受节制外,其余并受卿节制。”
岳飞心神激荡。他的夙愿即将实现,集全国兵力北伐的日子终于到来,这条命令一旦生效,他将拥有南宋绝大多数兵力的指挥权!
尤其是刘光世的行营左护军,这支军队将划归他的名下。

这时是宋绍兴七年(1137年)三月初九。赵构、岳飞两人非常机密地达成了思想上的统一,同时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实际操作。
赵、岳二人正走在去建康的路上,此行的目的就是去夺刘光世的兵权。
刘光世的行营左护军实力强盛,5.2万人左右,曾经一度是南宋军方人数最多的一支部队。
岳飞非常感动,他在密谈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三月十日写了一篇奏章,把感激之情、军国大事一一坦露。
这篇奏章是非常著名的《乞出师札子》,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是谢恩,可以忽略;第二段是战争策略和步骤,岳飞说,他会直趋京、洛,据河阳、陕府、潼关,以此三地在手,号令五路叛将,逼迫刘豫放弃开封旧都,渡黄河,退守河北。这时京畿、陕右可以尽复,至于京东诸郡,由韩世忠、张俊负责。
上面的内容里,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大要点:第一,战争初步规划到黄河的南岸,以收复旧京开封在内的土地为限,也就是目前伪齐所占领的那部分;第二,除了京东路由韩世忠、张俊两人负责之外,岳飞总领天下战区,“宣抚诸路”。
等于天下兵马大元帅了。
第三段──“……异时迎还太上皇帝、宁德皇后梓宫,奉邀天眷归国,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陛下高枕无北顾忧,臣之志愿毕矣。然后乞身还田里,此臣夙昔所自许者。”
岳飞如是说。
后世很多人、绝大多数人认为岳飞是一个政治上的白痴,只知为国进取,不知明哲保身,才导致他后来的悲剧。看看上文还这样说吗?岳飞何等智慧,这点尽人皆知的小事还能不懂?他深深地知道总领天下兵权是一件多么招忌的事,没成功之前就先声明,一旦事情完成,立即回归山野,官都不当!
赵构非常欣赏,他做出如下批示:
──“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唯敕诸将广布宽恩,无或轻杀,拂朕至意。”
这是说你办事我放心,怎么去做都随你,我一切放权不干扰,只要你不轻易杀人就是了。
多么和谐的一对君臣啊!
两人聊得很对盘,说干就干,先联手收编行营左护军。倒霉蛋刘光世由赵构亲自出面搞定,这很快很顺利。刘光世于当月的下旬被解除军职,以少保兼三镇节度使的虚衔去当万寿观使。
大衙内从此逍遥自在享受人生。
收编刘家军就费事了些,谁都知道大衙内草包,大衙内的手下们有料,要想让这帮军痞听话,是一件非常有学问的事。
赵构以圣旨的方式给军痞们下通知。一切听岳飞的话,“如朕亲行”。要是不听话……“倘违斯言,邦有常宪”。
赤裸裸地以杀头来威胁。
赵构相信,这个程度的政府支持,加上岳飞如日中天的军中威望,再加上岳家军远超刘家军的实力,足以吞下行营左护军这块肥肉。
一切都很美好,岳飞准备动身去接收了,却没注意到旁边有个人死死地盯着他,嫉妒得快要发狂了。
张浚,这位大都督自从重新成为军方第一人加首相之后,已经把自己定位到宋帝国第一人的高度了。在他的心里,自尊和自傲是永远分不开的,而尊、傲的基础就是权力!
岳飞总领天下兵马……那把他的都督府置于何地,把他这实际上的帝国第一人置于何地?!越想越愤怒,越想越憋屈,他搞不懂为什么皇帝连一个最基本的常识都拎不清,只有他才能中兴宋室,鼎定中原。
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嘛!
岳飞一介农夫,凭什么抢他的风头?!
越想越怒,他决定去和皇帝谈话,把岳飞的台拆了。什么,拆岳飞的台就是拆汉族振兴的台?开玩笑,这个台只能由我一个人搭起来!
他起身时,身边悄然出现了另一个人的身影。枢密院使秦桧,这人静静地观察着一切,张浚的心理波动他清晰地接收到了,他决定帮张浚一把。
张、秦两人一起进皇宫,跟赵构谈话。内容不得而知,当他们出来的时候,赵构已经变得平静了。从正月起到这时,差不多是100天,这么短的时间里,赵构就平静了。
他把国恨、死父辱母奴役全家族带来的仇恨都放下了……这就是赵构,他有血性,有复仇之心,可惜储藏量太少了,实在是不耐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