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整本阅读丛书:人间词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中整本阅读丛书:人间词话

全新正版保证,电子发票

16.2 4.6折 35 全新

库存19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国维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96998

出版时间2023-0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5元

货号3633E14813F04CE98FA

上书时间2024-05-11

博益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学用了大量的时间进行课堂阅读教学的指导与实践,但从各种途径的反馈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在新课程新课标实施背景下,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进行高中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指导,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语文课标”)明确界定了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内容。高中语文课标设置了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个便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2022年4月新颁布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更加明确地将整本书阅读列为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语文课标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要求主要是针对学生做题多、阅读少;浏览式浅阅读多、沉浸式深阅读少;信息类碎片化阅读多、多元化系统性阅读少的现象和问题。对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符合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学习方法、积极探究、深度思考,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是解决上述阅读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让学生读整本书,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更全面地感知世界、感知存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整本书阅读是学生精神和思想成长的重要途径,它对丰富学生的见识和培养学生深刻独立思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整本书的阅读研究和指导,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重要方面的培养。我们要勇于打破语文学习就在学校40分钟课堂的传统思想,积极主动地将语文学习的指导延伸到课外,进一步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和延长语文学习的时间,这将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起到重要作用。


【书摘与插画】

 

词①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②、北宋③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译文】

 

境界是对词体最高的要求。有境界的词自然会整体上呈现出很高的格调,其中也自然会有很出色的句子。五代和北宋的词之所以在词史上具有崇高和无法替代的地位,原因也正在这里。

 

【注释】

 

①词:词是诗歌的另一种形式。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同时,词也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词的全盛时期。

 

②五代: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③北宋:北宋(960—1127)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地方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译文】

 

境界可以分为造境与写境两类,这也是所谓理想派与写实派两派区分的依据所在。但这两类境界很难完全区分清楚。因为那些文学大家作品中呈现出来的造境,一定与自然界的事物和规律是相符合的;而他们所呈现出来的写境,也一定是在自然的基础上有所升华、加以抽象和想象的结果。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①、“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②,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③、“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④,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

 

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译文】

 

境界可以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类。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一类句子所呈现出来的就是有我之境;而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一类句子,就属于无我之境了。有我之境的特点在于从“我”也就是个体的角度去观察外物,因此被观察的外物也就带上了观察者个体的色彩;而无我之境的特点在于将作为个体的“我”融合在群体之中,因为失去了作为“我”的特殊性,所以也形同一物,这时候观察与被观察的双方,仿佛二物相对一般,所以也就分不清哪个是“我”哪个是物了。古人写词,大部分写的是有我之境,但也未必不能写出具备无我之境的作品,关键是需要那些具备天赋卓异的词人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创造了。

 

【注释】

 

①“泪眼”二句:出自南唐词人冯延巳《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②“可堪”二句:出自北宋词人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③“采菊”二句:出自东晋诗人陶潜《饮酒》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④“寒波”二句:出自元代诗人元好问《颍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商品简介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是中国近代颇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人间词话》作于1908—1909年,最初发表于《国粹学报》。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评论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本书以中华书局2016年版《人间词话》(彭玉平译注)为据,收录《人间词话》通行本64则,采用诸多名家之高见,配有概览式导读及精当的译文和详尽的注释,对全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力求为高中生提供多角度、深层次的参考性解读。



主编推荐

对接高中整本书阅读推荐书目,全力服务学生日常语文学习;

数十位名校教师 教育专家联袂编写;

专业打造助读系统,从字词句到思想内涵全面解读,阅读名著零门槛;

附赠《阅读测评》归纳必须掌握的情节与知识点,易于学习与记忆;

国学大师王国维里程碑式巨著,一本书读懂中国人的古典美学。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