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物与免疫学.第二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微生物与免疫学.第二版

全新正版保证,电子发票

28.5 5.7折 49.8 全新

库存13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春燕 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88254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804F95BC86F548D0846

上书时间2024-05-07

博益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绪论/001

【知识目标】/001

【技能目标】/001

【思政与职业素养目标】/001

一、微生物的概念与特点/001

二、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003

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004

四、微生物学发展简史/005

五、微生物与医药行业的关系 /009

【小结】/010

【目标检测】/010

部分微生物基础知识/012

章微生物概论/013

【知识目标】/013

【技能目标】/013

【思政与职业素养目标】/013

节细菌/013

一、细菌的形态与大小/013

二、细菌的结构 /015

三、细菌的繁殖方式与生长规律/021

四、细菌的致病性/023

第二节真菌/027

一、真菌的生物学特性/027

二、真菌的繁殖方式/030

三、真菌的抵抗力/032

四、真菌与人类的疾病/032

第三节病毒/033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034

二、病毒的增殖/036

三、病毒的抵抗力/039

四、病毒的致病作用/039

第四节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041

一、放线菌/041

二、螺旋体/042

三、支原体/043

四、衣原体/044

五、立克次体/046

第五节常见的病原微生物/047

一、常见病原性细菌/047

二、常见病毒/049

三、常见致病性真菌/051

【小结】/052

【目标检测】/052

第二章微生物的人工培养与鉴别/057

【知识目标】/057

【技能目标】/057

【思政与职业素养目标】/057

节微生物的营养/057

一、微生物的化学组成/057

二、微生物的营养物质/057

三、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059

第二节微生物的人工培养/059

一、微生物的培养条件/059

二、培养基/061

三、微生物的生长现象/064

第三节微生物鉴别的一般方法/066

一、个体形态结构特征/067

二、群体培养特征/067

三、染色特性/067

四、生化试验/068

五、血清学检测/071

【小结】/071

【目标检测】/071

第三章消毒与灭菌/074

【知识目标】/074

【技能目标】/074

【思政与职业素养目标】/074

节物理方法/075

一、热力法/075

二、辐射灭菌法/077

三、过滤除菌法/078

四、微波消毒法/078

五、超声波消毒法/079

六、低温抑菌法/079

第二节化学方法/079

一、常用消毒剂/080

二、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082

三、化学消毒剂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083

第三节高压蒸汽灭菌法的灭菌效能验证/084

【小结】/086

【目标检测】/086

第四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保藏/089

【知识目标】/089

【技能目标】/089

【思政与职业素养目标】/089

节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089

一、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089

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090

三、非细胞结构微生物的遗传物质/090

四、质粒/090

第二节微生物的变异现象/091

一、形态结构变异/092

二、菌落特征变异/092

三、毒力变异/092

四、耐药性变异/092

五、酶活力变异/092

第三节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093

一、基因突变/093

二、基因转移与重组/094

第四节菌种保藏与复壮/094

一、菌种保藏的意义/094

二、菌种保藏的原理及步骤/094

三、菌种保藏机构/095

四、菌种保藏方法/095

五、菌种衰退与复壮/098

【小结】/098

【目标检测】/099

第二部分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101

第五章药品生产环节的微生物来源与控制/102

【知识目标】/102

【技能目标】/102

【思政与职业素养目标】/102

节药品生产环节的微生物来源与控制/104

一、原辅料/104

二、工艺用水/104

三、空气/106

四、厂房设施及环境/109

五、生产人员/110

六、包装材料/113

七、药剂的消毒灭菌/114

第二节药品生产环节的微生物监测方法/114

一、空气洁净度监测/114

二、工艺用水卫生监测/116

三、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微生物检查/116

四、消毒灭菌效能验证/117

【小结】/117

【目标检测】/117

第六章药品微生物学检查/120

【知识目标】/120

【技能目标】/120

【思政与职业素养目标】/120

节药品微生物学检查概述/120

一、药品微生物学检查的意义/120

二、药品微生物学检查的特殊性/121

三、药品微生物学检查的要求/122

第二节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128

一、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128

二、药物的体外杀菌试验/130

三、影响体外抗菌试验的因素/130

第三节药品的无菌检查/131

一、药品无菌检查总则/131

二、无菌检查方法/133

第四节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136

一、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总则/136

二、微生物总数检查/137

三、控制菌检查/140

四、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判断/146

第五节活螨检查/146

一、螨的形态结构特征/147

二、活螨检查方法/147

三、药品的活螨检验方法/148

四、活螨卵的检验方法/148

【小结】/149

【目标检测】/149

第七章微生物制药/152

【知识目标】/152

【技能目标】/152

【思政与职业素养目标】/152

一、微生物发酵制药的基本流程/152

二、抗生素/153

三、氨基酸/156

四、菌体制剂/156

五、其他利用微生物生产的医药产品/156

【小结】/157

【目标检测】/157

第三部分免疫学/159

第八章免疫学基础/160

【知识目标】/160

【技能目标】/160

【思政与职业素养目标】/160

节抗原/160

一、抗原的性能/161

二、抗原的种类/161

三、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161

四、医学上重要的抗原/162

第二节免疫系统/163

一、免疫器官/163

二、免疫细胞/163

三、免疫分子/166

第三节非特异性免疫/171

一、机体的生理屏障/171

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作用/171

三、正常体液因素/173

第四节特异性免疫/173

一、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173

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175

三、机体的抗感染免疫/176

第五节超敏反应/178

一、Ⅰ型超敏反应/178

二、Ⅱ型超敏反应/180

三、Ⅲ型超敏反应/181

四、Ⅳ型超敏反应/183

第六节免疫学应用/184

一、免疫预防与治疗/184

二、免疫学检测技术/185

【小结】/189

【目标检测】/189

第四部分实训项目/192

实训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的形态观察/193

实训二细菌染色技术/198

实训三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202

实训四微生物的接种与分离技术/208

实训五微生物的分布测定技术/214

实训六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216

实训七药品的无菌检查/218

实训八口服药品的微生物总数检查/221

实训九口服药物的大肠埃希菌检查/224

实训十凝集反应(玻片法测定ABO血型)/228

第五部分附录/230

附录一《中国药典》(2020年版)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231

附录二空气洁净度检测方法/234

附录三饮用水的微生物检查/240

附录四常用染色液、试液、消毒液的配制/242

参考文献/246

内容摘要
《微生物与免疫学》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很好教材奖。本教材根据药学类专业培养目标编写,以《中国药典》(2020年版)为依据,其深度与广度均能很好地契合高职高专层次的教学需求。全书分为微生物基础知识、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免疫学、实训项目及附录五部分,包括理论知识及实训项目,主要内容涉及细菌等八大类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消毒灭菌方法、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菌种保藏技术、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来源与控制、药物的抗菌试验、药品的无菌检查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机体的两大免疫防御机能、超敏反应及免疫学的应用等。实训项目具有代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提高学生的各项基本操作及微生物综合应用技能;目标检测能辅助学生复习巩固学习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本教材适用于高职生物制药技术、药学、药品生产技术、中药等专业使用,也可供相关行业技术人员作为参考用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