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学纲要 佛教概论(近现代佛学名家名著)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佛学纲要 佛教概论(近现代佛学名家名著)

21 4.0折 52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蒋维乔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3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7-31

书古名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蒋维乔 著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3
  • 版次 1
  • ISBN 9787532598755
  • 定价 52.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2页
  • 字数 99999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由蒋维乔两部相互关联的著作构成。一为《佛学纲要》,以中华书局1934年版为底本。此书是*部白话文佛学入门著作。作者秉持浅显易懂的原则,从佛学的定义、佛学和学佛的区分讲起,介绍了佛教的历史、教义、经典、传播以及修行方式。篇幅短小,但结构完整,内容丰富。二为《佛教概论》,以中华书局1930年版为底本。全书分为三编:*编为绪论,介绍佛教成立的背景、经典、分派情况等。第二编为本论,分教理论和解脱论,即从理论、实践两个方面完整阐述佛教的义理体系和修学法门。第三编为各论,即全面论述中国佛教十大宗派的理论特点和修行方法。此次出版,仅订正个别文字讹误,并按照现行标准对标点的用法予以规范。
【作者简介】
蒋维乔(1873—1958),字竹庄,别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人。近代著名教育家、佛学家、出版家。早年致力于教育事业,后皈依天台大师谛闲,倾心佛学研究,修习止观法门,并亲随太虚学习因明学,后又专修密宗等,是禅净双修、显密兼备的佛教学者。曾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东南大学校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委员、上海文史馆馆务委员。主要著作有《因是子静坐法》《中国佛教史》《佛教概论》《佛学纲要》《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纲要》等。
【目录】
自序7

例言11

第一章绪论13

第一节什么叫做佛学13

第二节研究佛学怎么样下手14

第三节佛学和学佛须要分别清楚16

第二章佛教的背景和它成立的原因18

第一节佛出世前印度的思想界18

第二节佛出世前印度的社会20

第三节佛教成立的原因21

第三章释迦牟尼的略史24

第一节释迦成道以前的状况24

第二节释迦成道的时期26

第三节释迦的转法轮28

第四节释迦的入涅槃30

第四章佛教的立脚点和它的教法32

第一节佛教立脚点在乎人生的多苦观32

第二节佛家的教法34

第五章释迦灭度以后弟子结集遗教42

第一节第一次结集42

第二节第二次结集44

第三节第三次结集47

第四节第四次结集49

第五节大乘经典的结集50

第六节秘密经典的结集52

第六章佛教在印度的盛衰55

第一节小乘佛教的分裂55

第二节大乘佛教的发展56

第三节大小两乘的分别61

第四节印度佛教的衰颓62

第七章佛教传入中国的状况65

第一节佛教东传的时期65

第二节历代的译经事业67

第三节各宗的次第成立74

第八章大藏经的雕刻85

第一节国内雕印的大藏经85

第二节国外雕印的大藏经88

第九章佛教的研究方法93

第一节佛教大体的研究93

第二节佛教历史的研究94

第三节佛教教理的研究95

第四节经论的研究100

第十章佛家的修行方法109

第一节戒定慧三学109

第二节禅观114

第三节念佛117

第四节持咒123

第十一章结论126

佛教概论目录

叙文141

例言143

第一编绪论145

第一章佛教以前印度之思想界147

第二章原始佛教152

第三章佛教之经典155

第四章佛教之分派163

第二编本论171

第一章教理论173

第一节缘起论174

第二节实相论184

第二章解脱论189

第一节解脱之实质190

第二节解脱之形式192

第三编各论195

第一章绪言197

第二章俱舍宗199

第一节宗义199

第二节七十五法200

第三节四谛203

第四节十二因缘204

第五节涅槃206

第六节三乘之因果位207

第三章成实宗210

第一节宗义210

第二节断二障211

第三节圣贤位阶211

第四节八十四法215

第四章三论宗216

第一节宗义216

第二节二藏及三法轮217

第三节破邪显正217

第四节二谛及八不中道218

第五节行位219

第五章法相宗220

第一节宗义220

第二节三时判教221

第三节五位百法222

第四节种子及现行227

第五节四分及三境228

第六节三性及三无性229

第七节五重唯识观231

第八节四智233

第六章天台宗234

第一节宗义234

第二节五时八教235

第三节教相及观心238

第四节十界十如239

第五节一念三千241

第六节三谛圆融242

第七节三惑243

第八节一心三观244

第七章华严宗245

第一节宗义245

第二节三时五教246

第三节十宗248

第四节四法界250

第五节十玄缘起251

第六节六相圆融254

第七节法界观256

第八章律宗259

第一节宗义259

第二节分部259

第三节《四分律》所以独盛之故260

第四节止持及作持261

第五节通戒及别戒264

第六节四位五类及七众265

第七节四科266

第八节五义及二教267

第九章禅宗269

第一节教外别传269

第二节源流270

第三节禅法271

第四节悟道境界271

第十章净土宗273

第一节宗义273

第二节弥陀行愿274

第三节净土275

第四节信愿行276

第五节念佛法门278

第十一章密教真言宗280

第一节宗义280

第二节两部曼荼罗281

第三节四种曼荼罗282

第四节六大五智五佛283

第五节三密加持285

第六节三种成佛285

第七节二教十住心286

第十二章结论28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