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司法为民到大众司法
¥
18
2.0折
¥
8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侯欣一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0-07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侯欣一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20-07
-
版次
1
-
ISBN
9787108067098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94页
-
字数
405千字
- 【内容简介】
-
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司法制度的建设上抛弃了清末、北京政府所推崇的西方式新型司法制度,开始了大众化的尝试,给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开创了中国司法现代的一种新类型、司法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阶段。
陕甘宁边区所尝试的大众化司法,不仅没有现成的理论,更与源自西方的现代法治学说背道而驰,也没有可资仿效的对象,在人类司法制度的发展史上极为独特。就是因为其“极为独特”,因而,从其产生的那天起对它的评价就聚讼纷纭。
本书认为,大众化司法的形成和确立,既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对环境压力的现实应对,又是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自觉的理论选择——从政治上讲,是为了获取民众的拥护,夺取政权;从法律上讲,是为了解决公共权力与社会、民众的脱离问题,但由于司法和政治方面的原因,导致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出现了争论和曲折。
- 【作者简介】
-
侯欣一,男,1960年出生于辽宁锦西。曾就读于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南开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3)和法学博士学位(2006)。先后任教于西北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和天津财经大学,从事中国法律史学的教学与研究,在中国共产党法律史和中国近现代司法制度史两个领域具有一定造诣,代表作《从司法为民到人民司法:陕甘宁边区大众化司法制度研究》《创制、运行及变异:民国时期西安地方法院法院》《百年中国法治进程中的人与事》等,现任天津财经大学近现代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
- 【目录】
-
增订版序
第一版序
第一章 何去何从:专业化司法还是大众化司法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学术旨趣
第四节 基本概念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厘清方向:专业化司法制度之肇始
第一节 中国传统司法审判的危机
第二节 专业化司法制度之创制
第三节 专业化司法制度之发展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改弦易辙:大众化司法制度之试验
第一节 司法理念
第二节 司法制度
第三节 司法人员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平地波澜:大众化司法制度之争论
第一节 专业司法人员的到来
第二节 司法工作正规化方案的推行
第三节 策略和方法
第四节 改革戛然而止
第五节 后果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最终定型:大众化司法制度之确立
第一节 催生者
第二节 构建理论基础
第三节 制度内涵
第四节 方法与技术
第五节 成因汇总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个案观察:人民调解制度研究
第一节 人民调解制度的缘起
第二节 人民调解制度的推行
第三节 人民调解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问题与思考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艰难反思:大众化司法制度之修正
第一节 自我检讨
第二节 评价
第三节 出路
第四节 小结
后记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司法制度的建设上抛弃了清末、北京政府所推崇的西方式新型司法制度,开始了大众化的尝试,给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开创了中国司法现代的一
种新类型、司法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阶段。
陕甘宁边区所尝试的大众化司法,不仅没有现成的理论,更与源自西方的现代法治学说背道而驰,也没有可资仿效的对象,在人类司法制度的发展史上极为独特。就是因为其“极为独特”,因而,从其产生的那天起对它的评价就聚讼纷纭。
本书认为,大众化司法的形成和确立,既是陕甘宁
边区政府对环境压力的现实应对,又是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自觉的理论选择——从政治上讲,是为了获取民众的拥护,夺取政权;从法律上讲,是为了解决公共权力与社会、民众的脱离问题,但司法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导致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出现了争论和曲折。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