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蒙与自赎——鲁迅《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启蒙与自赎——鲁迅《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

47.8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国家玮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3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07

书古名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国家玮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3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71937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国家玮所*的《启蒙与自赎--鲁迅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立足于对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的细读,源于文本又**文本,将形式研究与内涵研究打通,以*为敏锐的思考探索鲁迅小说的思想与艺术,对许多已有的研究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推进。
  本书认为鲁迅的《呐喊》《彷徨》关涉着现代知识人在具体的时空语境下面对自身、社会、历史、世界等多个层次复杂问题时心灵的探寻。在现代中国文学这个天生具有感时忧国厚重情结的学科中,作为鲁迅短篇小说文类特征的**人称叙事视点以及反讽、抒情的修辞特征在与作为知识人的鲁迅对道德洁癖与浪漫想象的捐弃及直面文明架构底层的自我**中共同构成了其短篇小说的风格,它象征着短篇小说作为一种文类可能的限度。
【目录】
引论第一编  启蒙的边界:第一人称的叙事功能  第一章  碎裂的镜像:“两个”第一人称叙事者如何统一    一、第一人称叙事与“闲文”    二、“启蒙”的挫败    三、“行动”的悲剧  第二章  “空间”的现代性    一、人称的意识形态    二、会馆的隐喻    三、“空间”对“时间”的救赎    四、情绪流带动叙事流的技巧  第三章  作为反讽的“再描述”与第一人称限制叙事    一、小说人物:作者自我之投影还是介入历史的能指    二、俗世传统与启蒙理性:相类的思维图式    三、去寓言化的小说结构与无法逃离的“故乡”    四、绝望、希望与生命实存的在场感    五、减少侮辱别人的机会与此时此地的意义探寻第二编  强化与弱化:作为历史文明与心理结构的反讽  第四章  反讽越界的限度:在纯粹记述与文明兴衰涨落节奏之间    一、结构断裂的意味    二、“序”的功能    三、内面自我的取消与阶级性的超越    四、对土俗世界的“隔岸观火”与“端坐苦笑”    五、道德仪规的绝对化与知识人的自我救赎  第五章  弱化的反讽:欲望之海及其道德转义    一、欲望如何发现:浮动的视点    二、作为知识人心理机制的儒教道德之失败第三编  抒情与反抒情  第六章  从“故事”到“事件”——《怀旧》的嵌套结构  第七章  反抒情与鲁迅小说的“风格化”余论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