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史(隋唐卷)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民俗史(隋唐卷)

188.4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养民 著;钟敬文 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2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03

书古名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韩养民 著;钟敬文 编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2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65793
  • 定价 8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63页
  • 字数 59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
【内容简介】
民俗学与宗教学、语言学。搞民俗学,不能不懂得宗教学,两者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至于语言,是民俗的载体,在民俗学的研究上,语言学一直是很重要的。日本民俗学者柳田国男甚至认为,研究民俗应该从研究语言入手,他的《蜗牛考》就是从语言学进入的。在我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语言学著作是专门研究底层文化语言的。美国的语言学家萨匹尔(E.Sapir)就做过这样的工作,我看现在翻译过来的他的书,还是他的一般著作,不是他的这类专门著作,能有这样的著作更好。我记得在日本时,有一个日本学者,是受法国教育的,搞语言社会学,已经很接近我所说的那种底层语言学。我国语言学者陈原先生也是搞社会语言学的,但他不是专门注意底层文化的,是搞一般性的社会语言研究的,不过陈老的书也可以参考。所以,对语言学和语言学史,也要有一定的知识。明年有一个毕业的同学研究家乡的方言民俗,就是一种新的工作。将来如果能有人能写出一本《从(说文解字)看古代民俗》的博士论文,那一定会是一种很好的学术建设。
民俗学与地理学。民俗学和地理学也有关系,听说有人写了民俗地理学,很有意思。
中国民俗是一块色彩斑斓的瑰宝是世界公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俗史》丛书是一套普及民俗知识、增添生活趣味、开拓审美视野的大型文化读物。它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了中国民俗的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描绘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民俗风情画卷。是一套普及民俗知识、增添生活趣味、开拓审美视野的大型文化读物。
本书为《中国民俗史》之(隋唐卷。从民俗学的角度,对(隋唐时期的民俗事象进行系统的清理。为读者展示绚丽的(隋唐民俗画卷。
【作者简介】
钟敬文,(1903~2002),广东海丰人。1927年人广东中山大学任教,参与民俗学会的组织活动,编辑《民俗》刊物与民俗丛书。1928年任职浙江大学,在杭州开展中国民俗学会工作。1934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研究院研修神话学、民俗学。1941年回中山大学任教。1949年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并兼任辅仁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职。1979年与顾颉刚、白寿彝等七位知名教授联名倡议建立全国民俗学会。1983年任民俗学会理事长。主编了教育部文科教材《民问文学概论》和《民俗学概论》。出版专著《民问文化学:梗概与兴起》、《民问文艺学及其历史》、《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等数十部。
【目录】
总序中国民俗史与民俗学史
导言
第一章物质生产民俗
第一节农业生产民俗
一、农事活动民俗
二、农时民俗
三、畜牧业生产民俗
四、祈谷禳灾民俗
第二节手工业与商业民俗
一、手工业生产民俗
二、商业民俗

第二章物质生活民俗
第一节服饰民俗
一、服饰的时代特点
二、男性服饰
三、女性服饰
四、隋唐服饰的社会影响
第二节饮食民俗
一、主食
二、副食
三、饮酒习俗
四、饮茶习俗
第三节民居民俗
一、城市民居
二、乡村民居
三、园林别墅
四、民居风水
五、家具陈设
第四节行旅民俗
一、道路设施
二、交通工具
三、驿站
四、旅店
五、郊游、折柳相送

第三章岁时节日民俗
第一节道教
一、道教的鼎盛
二、道教的礼仪
三、道士生活
四、文人的道教信仰
五、庶民的道教信仰
第二节佛教
一、佛教盛行
二、民间出家习俗
三、庶民百姓的佛教信仰
四、寺院制度
五、寺院生活习俗
第三节其他宗教
一、摩尼教的传布
二、景教的传布
……

第四章人生礼仪民俗
第五章姓名与社交民俗
第六章信仰民俗
第七章民间文学
第八章民间艺术
第九章民间工艺
第十章民间游戏娱乐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