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

121.8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世英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9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3

书古名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世英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9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63928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4页
  • 字数 350千字
  • 丛书 中西哲学比较书系
【内容简介】
《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阐述文化与境界的诸方面之间的各种关系及其在中西文化史上的体现,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西各种思想主流所倡导的理想人格,提出了作者自己所主张的现时代的人格理想。作者认为,以万有相通相融为依据的“万物一体”观(或称“主客合一的整体”观)是中西思想文化史上关于“本体”的最新总结、解读和成果;一个现代意义的人,应是一个既有科学求实境界又有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宗教境界(作者主张一种无神论的宗教)的人,其最高的境界乃是对“万物一体”之真善美相统一的领悟。
【作者简介】
张世英,1921年生,武汉市人。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6—1952年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至今,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讲师、副教授、教授、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黑格尔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主编、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西哲学与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西方哲学学科重点第一学术带头人。曾应邀到德国美因兹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日本京都大学作学术讲演,到美国、瑞士、法国、德国参加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主要著作有《哲学导论》、《天人之际》、《进入澄明之境》、《张世英学术文化随笔》、《北窗呓语》、《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论黑格尔的逻辑学》、《黑格尔小逻辑绎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辞典》(主编)等。
【目录】

Preface
第一篇万有相通的哲学
第一章论万有相通——万物一体
第一节西方哲学史的发展愈益倾向于消除抽象同一性概念的独立实体性
第二节相同性概念是一种理想的设定,可以作为衡量相似性的标准
第三节不相同而相通的各种内涵
第二章论想象——通向万物一体的认识论途径
第一节从柏拉图到胡塞尔关于想象的思想发展历程
第二节想象的多层次界定;审美幻想把逻辑上不可能的东西纳入万物一体之中
第二篇各种文化活动、人生境界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语言意义的意义——论语言意义问题与文化、人生意义问题的关系
第一节语言意义的几种意义
第二节人生的“在世结构”决定语言的不同意义
第三节多注重一点语言的道德意义和审美意义
第四章科学写审美——提倡科学的自由精神与知识向善的精神
第一节古希腊科学的自由精神与伙食费理道德价值的紧密结合
第二节古希腊科学的自由精神在今天仍然对人生和科研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真理与价值、科学与道德的内在联系建立在“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在世结构”的基础之上
第五章科学与审美——论由科学到审美的通道
第一节欣赏自然美是由科学通向审美的起点
第二节美使科学的普遍性变得具有生命力
第三节由科学到审美的主要通道是想象
第四节科学和审美的共同特点是自由的精神
第六章科学与宗教——以宗教感情作为推动科学研究的原动力
第一节现代科学发展所引起的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的新思考
第二节科学与宗教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所走过的“之”字形道路
第三节科学之外尚有不违背科学的宗教存在的空间
第四节万物一体就是我们的“上帝”
第五节学习西方科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对真理之爱的“宗教感情”
第七章道德与审美——论审美高于道德
第八章道德与宗教——为道德寻找一种无神论的宗教根据
第九章审美与宗教——哲学的非哲学化
第三篇中西传统文化
第十章道家与科学——发掘道家哲学中的科学基因
第十一章道家与审美——提倡一点虚实结合的精神
第十二章儒家与道德——在基本人权平等前提下容许差等之爱的空间
第十三章基督教与道德——科学召唤希腊精神
第十四章柏拉图主义与科学——我们的道德意识可以从基督教那里吸取点什么
第十五章基督教与科学——提倡一点美的神圣性
第十六章“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让我们多一点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的精神
第十七章中西传统哲学的形成及其对文化的影响——两种实现自我的方式、两种文化观
结语
第十八章境界与文化
……
附录一为黄见德教授《西方哲学东渐史》一书所写的序——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相互借鉴
附录二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
附录三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