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小史 慈悲清净:佛教与中古社会生活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明小史 慈悲清净:佛教与中古社会生活

16.88 7.7折 22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淑芬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7-04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2-02

书古名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淑芬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7-04
  • 版次 1
  • ISBN 9787100126212
  • 定价 2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5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文明小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生动活动的笔触,描绘中国中古时期(三至十世纪)在佛教强烈影响之下,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虽然佛教对日常生活有相当的制约,但佛教寺院和节日,也是当时人们zui重要的节庆和娱乐。佛教的福田思想,更使朝廷将官方救济贫病的社会工作委托寺院与僧人经营。本书在讲述中古时期中国佛教信仰组织、佛教团体所参与的社会事业和社会救济的同时,还对唐代实施”年三月十”(佛教的三长斋月和每个月的十斋日)、天下普断屠杀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了宦官的佛教信仰及其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作者简介】

  刘淑芬,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古城市史、中古佛教史和中古社会史方面的研究,著有《六朝的城市与社会》;近年来尤其着重在魏晋隋唐佛教社会史方面的探讨,前后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自序——搭起一座心灵的桥梁

楔子——从九二一大地震说起

中古时期的“慈济人”

佛教与中古的社会事业——从敦煌的两幅“福田经变”说起

佛教与国家的社会救济——从僧祗粟到悲田养病坊

“年三月十”——中古后期的断屠日

佛教的节日和庶民的娱乐

佛教与中古的女性

佛教与中古的男性

净土佛国的想望

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