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认识史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科学认识史论

97.88 4.5折 21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萧焜焘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8-10

印数1千册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3-12-01

书古名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萧焜焘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8-10
  • ISBN 9787100165853
  • 定价 218.00元
  • 装帧 精装
  • 页数 845页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历史地论证从自然哲学到精神哲学的“科学体系”的逻辑合理性与历史趋归性。它历史地又合乎逻辑地论述了哲学与科学分合的历史观,相应于古希腊时期,是西欧哲学科学知识的启蒙与形成阶段;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是澄清宗教迷雾、实证科学兴起的阶段;迄于近现代,辩证法在唯物的基础上重新崛起,科学技术整体化趋势又客观地证实了辩证法的真理性,从而达到哲学与科学的融合、工程技术的理论概念形态便是这种融合的产物,它成了现代哲学唯物论的科学技术基础。本书是萧焜焘先生多年构思、长期思考取得的成果。
★本书为已故著名哲学家萧焜焘先生所著,旨在构建一个唯物论的新体系。本书从古希腊一直论述到20世纪,通过对两三千年来的科学与哲学的发展历史进行分析,从“认识能力的辩证发展”出发,揭示了从智力、能力到神力的辩证圆圈运动,揭露了哲学与科学发展的“逻辑必然性”,论证了马克思哲学唯物论现代化形态的历史必然性。
★精彩试读
中世纪继承了某些古罗马的社会风尚,相对来讲,这一时期工农业技术等比较发达,生产的粮食除了养活庄园人口有了多余,于是有余力建筑豪华的教堂,创办教会大学,并进行开拓国土的远征。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大超过古希腊时代。中世纪这份遗产是文艺复兴的土壤,那受到宗教压制的思维精神,迥然不同于希腊精神,它是一种以罗吉尔·培根为代表的“观察实验”之风,对近世实证科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当古希腊学术思想衰落,军事征伐与宗教钳制达到顶峰的时候,在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诸阿拉伯国家中,却保存了不少古希腊的学术典籍。一些人翻译了希腊著作,特别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并结合自身文化传统与印度文化,从而促进了阿拉伯学术的繁荣。他们之间最著名的代表便是阿维森纳(Avicenna,980—1037),有人指出他的《医典》(Canon)可视为古代和穆斯林全部知识的总汇,代表阿拉伯国家的最高成就。
糅合着古希腊文化的阿拉伯文化渐渐传人欧洲,中世纪的欧洲人才重启理性之门。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全集被发现,并翻译过来。在英国,亚里士多德学说之中的唯物因素,孕育了唯名论思潮及重视经验的传统,这对近世科学的诞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欧洲人从古希腊著作中获益匪浅,所谓“文艺复兴”从某一方面讲,也可以说是古希腊文化的复活。
欧洲人之所以需要古希腊文化,主要是他们精神空虚,智力活动受到压抑,未能也不敢意识自己的独立存在。因此,物质生活虽远远超过古代水平,而精神生活却完全交付上帝与神父支配了。他们迫切要求人格独立、思想自由、自我创造的这种古典的希腊精神,就形成了一股人文主义思潮。“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灵魂,它是希腊精神的近代表现。它意味着人类要求脱离上帝创造世界的束缚,决心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至此,人们终于体会了古希腊德尔菲庙镌刻的格言:“认识你自己。”
【作者简介】
萧焜焘(1922—1999),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曾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哲学教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哲学史与科学史研究会理事长,著有《自然哲学》《科学认识史论》等著作。
【目录】
导论 哲学与科学分合的历史观
第一篇 认识能力的辩证发展
导语 论“智力、能力、神力”的辩证圆圈运动... 31
第一章 宇宙自然认识的神话构想与理智分析... 34
第一节 初民解释宇宙自然的尝试... 34
第二节 自然哲学家的科学发现与哲学构思... 45
第三节 观察与论证方法的萌芽与知识客观性的确立... 64
第二章 数量与质量概念的形成与辩证思维的萌芽... 71
第一节 宗教迷惘中的理智光芒... 71
一、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宗教意识... 72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科学研究... 75
三、哲学本体论:作为世界万物本原的“数”... 77
四、对立与和谐的辩证关系... 79
第二节 逻辑推导与知性抽象... 84
一、巴门尼德对“存在”范围特征的逻辑论证... 84
二、芝诺反对“多”与“运动”的论证... 89
三、麦里梭对巴门尼德“存在”学说的修正和补充... 92
第三节 原子论与恒变观... 94
一、从存在论到留基伯的原子论... 95
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与认识论... 97
三、赫拉克利特的“永恒的活火”与“逻各斯”... 106
第三章 知识体系的形成与知识的分化... 115
第一节 人文知识的突出说明知识的深化... 115
一、认识你自己... 116
二、美德即知识... 120
三、诘难法... 125
第二节 数学几何式的宇宙论与辩证法的系统化... 128
一、数学几何式的宇宙论... 129
二、辩证法的系统化... 141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知识的分类与哲学的个性... 148
一、哲学的个性化—实体论... 149
二、认识论... 154
三、政治学的独立... 157
四、伦理学经验的科学化... 163
五、文艺理论系统化... 168
六、自然科学... 173
七、逻辑学的创建... 182
第四章 爱智精神的式微与务实精神的兴起... 189
第一节 社会人生从理想的追求到典章制度的确立... 190
一、法律制度... 190
二、军事制度... 195
第二节 意志能力的培养与国家政治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200
一、罗马的政治建设... 201
二、罗马的经济建设... 208
第三节 务实精神的发掘与应用科学、工程技术的发达... 212
一、罗马建筑学... 213
二、罗马农学... 217
三、罗马医学... 220
第五章 上帝的阴影与科学技术的闪光... 223
第一节 哲学的沉沦与神学的泛滥... 224
一、希腊科学和哲学的否定... 224
二、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基督教统治地位的确立... 228
三、神学的泛滥与科学认识的曲折... 231
第二节 阿拉伯文明的渗透与古希腊精神的复苏... 236
一、阿拉伯文化及其西渐... 237
二、希腊精神的复苏... 239
第三节 宗教神学统治的理性支柱与工艺技术根基... 247
一、从信仰到理性的转折... 247
二、技术上的巨大进展... 252
第六章 古代哲学与科学技术的成就... 258
第一节 奠定了各门学科的基础... 258
一、宇宙论和天文学... 260
二、机械力学和运动力学... 263
三、光学... 269
四、地质学和化学... 271
五、生物学... 273
第二节 健康理智与观察实验的统一... 275
第三节 西欧科学认识论传统的形成... 281
第二篇 实证科学的兴起
导语 论知识的“原始综合、科学分化、辩证综合”的辩证圆圈运动... 291
第七章 文艺复兴的曙光... 294
第一节 封建神权的旁落与人性的觉醒... 294
第二节 开创了观察经验与实验数据的新风... 309
第三节 以达·芬奇为代表的一代哲学、科学、技术宗师... 316
第八章 实证科学的奠基人... 326
第一节 哥白尼学说对宗教禁区的探索... 326
一、受人文主义思想培育的哥白尼... 327
二、哥白尼日心体系对托勒密地心体系的发难... 328
三、哥白尼体系的局限与完善... 332
第二节 第谷·布拉赫与开普勒发展与证实了哥白尼学说... 333
开普勒的早期思想... 334
二、第谷的精确观测和开普勒的理论成就... 337
三、开普勒的宇宙和谐思想... 344
第三节 伽利略对物理学的全面发展... 346
一、伽利略对哥白尼日心体系的观察和理论论证... 347
二、伽利略在物理学上的成就... 354
三、伽利略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357
第九章 唯物的经验论与理性论是实证科学的哲学原则... 360
第一节 知识就是力量的呼声... 361
一、现代科学唯物主义的萌芽... 362
二、自然科学的改造... 365
三、归纳法... 376
第二节 突出思维规定对概念系统的重要意义... 380
一、科学的实践... 382
二、科学的理论体系—自然哲学... 384
三、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389
第三节 物质结构的内在活动性、自己运动原则... 393
一、唯物论的进步与自因学说... 394
二、单子论中的自己运动的原则... 404
三、逻辑的改造与知性思维的跃进... 412
第十章 力学独领风骚200 年... 424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相对自由与牛顿的科学综合... 424
一、17 世纪英国的科学环境... 425
二、牛顿在光学上的成就... 428
三、牛顿在力学上的成就... 433
第二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权威和力学的领先地位... 439
一、万有引力定律的确立和几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440
二、天体力学的建立和发展... 446
三、力学的领先地位和物理学其他分支学科以及化学和生物学的兴起... 450
第三节 力的概念普适化与机械唯物主义的形成... 458
一、世界观与世界图景的形成是哲学的根本要求... 458
二、机械唯物论的局限及其变种... 464
第十一章 生物科学的突飞猛进... 468
第一节 以生命为代价取得的杰出科学成就... 469
第二节 有机体发育原则的发现... 480
第三节 宇宙自然发展的导向性研究... 488
第十二章 辩证法的重新崛起... 509
第一节 哲学发展的时代转折... 509
一、伟大的时代孕育了一场新的哲学革命... 509
二、知性思维的绝对化... 511
三、德国—哲学革命的旗手... 512
第二节 科学成果特别是进化论对哲学的滋润... 513
第三节 从康德到黑格尔完备的唯心辩证哲学体系的
建立... 516
一、康德哲学叩开了辩证法的大门... 516
二、辩证法沿着一元论道路的前进与深化... 529
三、黑格尔对辩证法的划时代贡献—辩证法的思辨
形态... 540
第三篇 科学的哲学归宿与哲学的科学前提
导语 论“哲学、科学、哲学”的辩证圆圈运动... 559
第十三章 近代物理学开拓了科学发展的新领域... 562
第一节 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的科学与哲学意义... 562
一、“迈克尔逊— 莫雷”实验的困惑... 563
二、爱因斯坦与狭义相对论... 571
三、广义相对论及其宇宙观... 580
第二节 量子力学及其哲学阐释... 587
一、传统连续观念的突破... 587
二、旧量子力学的诞生... 594
三、量子力学及其哲学解释... 596
第三节 原子结构模型与基本粒子学说... 607
一、微观结构的新发现... 607
二、原子结构模型及其精细化... 612
三、基本粒子学说及其哲学化... 617
第十四章 现代宇宙学向哲学的回归... 627
第一节 从位置天文学到天体力学... 627
第二节 从天体力学到天体物理学... 638
一、天体物理学的技术基础... 638
二、天体物理学的发展... 645
三、赫罗图和现代天体演化观... 654
第三节 现代宇宙学与哲学宇宙论... 664
第十五章 当代科学技术综合理论的哲学品格... 680
第一节 当代科学技术整体化的发展趋势... 680
一、自然科学的综合发展... 680
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汇流... 683
三、科学技术的一体化... 689
第二节 以系统论为中心的从控制论到协同学的发展... 692
一、控制论和信息论... 692
二、系统论... 698
三、耗散结构论、超循环论和协同学... 701
第三节 综合理论的哲学品格在于其整体化趋势... 711
一、系统存在的整体性... 711
二、系统演化的层次性... 715
三、系统过程的目的性... 718
第十六章 对当代实证科学的片面哲学概括... 726
第一节 狭隘经验主义与实证主义... 726
一、孔德、穆勒、斯宾塞的实证主义... 727
二、马赫的“要素一元论”和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论”... 732
三、逻辑实证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735
四、实用主义与逻辑实用主义... 749
第二节 语言哲学与解释学... 757
一、语言哲学的兴起... 757
二、理想语言哲学与自然语言哲学... 759
三、哲学解释学:语言哲学的一种发展... 765
第三节 科学哲学与科学唯物主义... 769
一、从逻辑实证主义到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 770
二、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学派... 773
三、邦格的“科学的唯物主义”... 778
第十七章 非理性主义对实证科学的冲击... 782
第一节 非理性主义的历史轨迹... 783
一、如何正确评价非理性主义... 783
二、历史的反思:认识轨迹的探寻... 784
三、非理性主义的功能与作用... 786
第二节 非理性主义主要流派... 788
一、神秘的直觉主义... 788
二、存在主义情感学说的评述... 791
三、尼采唯意志主义的评述... 793
第三节 意志、情感与理性的辩证关系... 795
第十八章 工程技术与现代哲学唯物论... 798
第一节 工程技术概念的普适化... 799
一、工程技术历史发展的回顾... 799
二、当代工程技术的社会整体性... 812
第二节 工程技术将理性、意志、情感融为一体... 820
一、工程技术的构思与设计... 823
二、工程技术的运行与管理... 825
三、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与培养... 828
第三节 工程技术的哲学灵魂—现代哲学唯物论... 835
现代哲学唯物论的发轫... 835
二、教条主义的独断产生的理论曲折... 837
三、现代哲学唯物论重振马克思学说的雄风... 838
结束语... 843
第一版后记... 84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