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君劢传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张君劢传

25.88 4.3折 59.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大华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2-08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2-01

书古名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郑大华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2-08
  • 版次 1
  • ISBN 9787100092043
  • 定价 5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84页
【内容简介】
《张君劢传》材料相当丰富,就笔者所见而言,作者在占有材料方面确是超过了前人。这是此书取得成功的主要前提。同时在写法上,作者能抓住张氏一生思想活动的主要线索,采取“一以贯之”的手法,将其思想、言论、著述与活动融为一体,读来顺畅、自然,步步有关联,层层有深入,极具整体性和历史感,堪称是一部成功的传记著作。
【作者简介】
郑大华,湖南永顺县人。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南省人民政府“芙蓉学者计划”首批特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国内外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兼职教授和兼职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民国思想史的研究,先后出版中国近代思想史专著14部,合著3部,译著5部(合译),点校整理资料9种13册,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目前在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启蒙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晚清思想、民国思想、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以及梁漱溟、联君劢、包世臣等思想人物多个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主要著作:《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张君劢学术思想评传》《梁漱溟学术思想评传》《中国历史思想家-包世臣》《中国历代思想家·马一浮》《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传》《张君劢传》《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晚清思想史》《民国思想史论》《民国思想家论》《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等。译著:《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同治中兴》(合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等。
【目录】
引子
第一章十字街头(1887—1918)
1早年生活
“小军师”
广方言馆的优秀生
少年登科
被南京高等学校除名
任教明德学校
2留学日本
入早稻田大学
摘译穆勒《代议政治论》
论今后民党之进行
参加立宪活动
3从联袁到反袁
洋翰林
进言梁启超:联络袁世凯
“另造一个大的政党”
袁政府之十大罪
4欧战的旁观者
入柏林大学读博士
留在德国观察欧战
战争的启迪
放弃学位回国讨袁
5参战风波
《联邦十不可论》
卷入府院之争
北洋军阀斗争的牺牲品
消沉中的反思:治国先治己
第二章欧游新观感(1919—1921)
1航向“学问国”
随粱启超游历欧洲
师从倭伊铿
介绍倭氏学说的第一人
2关于社会主义
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中国应实行社会主义
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分歧
3中国前途:德国乎?俄国乎?
俄德革命的比较
德国道路:中国前途的选择
介绍俄国革命
《魏玛宪法》评论
对《魏玛宪法》的肯定
对《魏玛宪法》的批评
中国问题的症结
5理性政治的企求
“武力政治”与“理性政治”
实现“理性政治”的前提
建立理想政党的关键是教育国民
第三章讲学与办学(1922—1929)
国家基本蓝图的初步设计
八团体国是会议
《国是会议宪草》的内容分析
公众对《国是会议宪草》的批评
《国是会议宪草》与《1923年宪法》
2人生观论战
论战发生的背景
清华演讲“人生观”
答辩丁文江
反驳陈独秀与胡适
在成败得失之间
3政治教育
出长政治大学
演讲国内战争
第二次婚姻
批评国民党
政治大学的停办
4明争暗斗
翻译《政治典范》,介绍拉斯基学说
出版《苏俄评论》,反对共产党人
创办《新路》杂志,批评国民党一党专制
被国民党绑架
第四章内忧外患中的选择(1930—1937)
1组建中国国家社会党
国家社会党的秘密成立
《我们所要说的话》
国家社会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探求民族复兴之道
翻译菲希德演讲辞
出版《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
创办学海书院
3明日之中国文化
对人类文化起源的探讨
对印度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分析
对中国过去文化的考察
对中国过去文化总的评判
对中国未来文化的主张
4如何抵抗日本侵略
“他山之石,可资攻错”
热战失败的教训
对欧美派日本派外交政策的批评
译刊《全民族战争论》
发表《对外抗战问题》
第五章投身抗战与建国主张(1937—1940)
1投身抗战
国防参议会参议员
抗战三字诀:死、苦、耐
与国民党交换文件
出席国民参政会并被选为驻会委员
2立国之道
国家民族本位
修正的民主政治
国家社会主义
文化政策
致毛泽东的公开信
3创办民族文化书院
民族文化书院缘起
胡适思想批判
民族文化书院被蒋介石关闭
第六章致力于民主宪政运动(1940—1945)
1参加第一次宪政运动
向国民党要求宪政
关于宪政提案的一场舌战
推动宪政运动的兴起
参与制定宪法草案修正案
代表期成会作宪草修正案说明
第一次宪政运动的流产
2组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民主政团同盟的酝酿
调停国共争端的失败
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及公开
被国民党软禁于汪山
3参加第二次宪政运动
充任宪政实施协进会常务会员
呼吁保障人民的三项基本权利
介绍西方人权思想
民主政治标准释义
重获自由,选任民盟常委
4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
第七章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上)(1946—1949)
l起草《中华民国宪法》
政协通过宪草修改十二条原则
围绕宪草修改的斗争
宪法草案“成了一种废纸”
演讲中华民国未来宪法
“扔到纸篓里的宪草又复活了”
《中华民国宪法》与《五五宪草》的比较
2调停东北内战
东北内战的由来
调停的努力
解决东北问题的建议
调停的失败
3组建中国民主社会党
中国民主社会党的成立
中国民主社会党政纲释义
民主政治的哲学基础
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
第八章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下)(1946—1949)
4率领民主社会党出席包办国大
反对国民党单方面召开国大
为促成国共和谈而奔走
改变初衷及其原因分析
与蒋介石交换信件
被开除出中国民主同盟
5率领民主社会党参加改组政府
《训政时期约法》的存废问题
关于国府委员名额分配引起的争议
提出参加四机构人员名单
与国民党签订施政方针
民主社会党的公开分裂
6行宪国大前后的捭阖
国代名额的幕后交易
总统选举与修宪案之争
把副总统选票投给李宗仁
立委名额引起的纠纷
参与“新的和平运动”
第九章儒家思想的新开展(1950—1969)
1海外流亡
应邀赴印度讲学
出面领导第三势力
写作《新儒家思想史》
联名发表《文化宣言》
环球讲学
创办《自由钟》
2关于儒家哲学思想
儒家哲学的特点
儒家哲学的基本范畴
中西形上学的比较
唯实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3关于儒家伦理思想
儒家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儒家伦理学的特点
儒家德性的一与多
4关于儒家政治思想
中西政治哲学的异同
立国之道:德与法相辅而行
儒家思想中的民主种子
中国现代化与儒家思想的复兴
现代化的意义与中国现代化历程
复兴儒家思想是中国现代化的途径
儒家思想的复兴主要是宋代新儒学的复兴
儒家思想复兴的道路:自力更生中之多形结构
结语病逝旧金山(1969.2.23)
再版后记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