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06.83 5.3折 ¥ 202 全新
库存56件
作者吕思勉 著等
出版社巴蜀书社等
ISBN9787553119489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202元
货号1203456501
上书时间2024-12-02
梁思成(1901-1972),中国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主持设计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等,先后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被誉为中国现代建筑之父。
吕思勉(1884—1957)
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1926年后长期任教于上海光华大学,1951年后执教于华东师范大学。著有《白话本国史》《中国通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历史研究法》《史学四种》《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梁思成(1901-1972)中国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主持设计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等,先后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
被誉为"中国现代建筑之父"。
1932年至1937年,梁思成及营造学社同仁调查了137个县市的古建筑1823座,详细测绘了206组,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梁先生以历史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第一次清晰梳理了中国古代官式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总结出中国建筑的成就和各时代的主要特征:木构、砖石、桥梁、牌坊、宫殿、苑囿、寺庙、坛观、陵墓、住宅。它既是一部迄今无法取代的中国建筑技术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居住艺术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史。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写给大家的历史经典读物。本版为全新修订注释本,并插入相关历史图像。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文化史,包括婚姻、制度、阶级、刑法、衣食、宗教等十八个专题,深入浅出地勾勒了文化史的方方面面;下编政治史,细致地描写了历代政治的兴衰,纵横交错、首尾相顾,涉及的内容是二十世纪同类作品中门类最全、最多、最细的。作者视野开阔,对史实的评述、历史因果关系的分析,平实中肯且发人深思,是学习中国历史的公认权威版本。初本38万字,本版修订注解增补12万字,共50万字,644页。汇成一套全面、准确的吕著中国通史。并且插入故宫博物院、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重点博物馆珍贵藏品影像,图文再现五千年历史的华彩。赠送中国历史文化全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一表串联34个王朝的政治与文化变迁。"
《中国雕塑史》根据作者1929~1930年在东北大学讲授"中国雕塑史"的讲课提纲整理、配以图片编辑而成。提纲挈领地介绍中国不同历史时期雕塑艺术的特征及其发展历程。本版基于全新的博物馆藏品资料、野外实地考察照片,系统整理出近200多幅摄影照片、手稿图片,其中数十幅都是首次面世的珍稀照片。图文互证,上起上古,下至明清,跨越数千年,勾勒中国雕塑发展史的完整脉络;殷墟、始皇陵、霍去病墓、云冈石窟、香积寺塔、太原晋祠、居庸关砖刻……纵横捭阖,讲述雕塑名迹之精美绝伦。
1、中国建筑史开山之作,一本书读懂中国建筑5000年。
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卢绳及营造学社全体同仁,写给国人的建筑与居住艺术的入门书。
2、建筑,艺术的大宗遗产。看懂建筑,也看懂了民族的历史文化。
清华、人大等诸多高校推荐阅读,普及传统文化的优秀读物。
3、图文并茂,增订纪念版
129幅手绘原稿+241幅古建照片,再现古建华彩,图文互见,值得收藏。
中国史学四大家之一,“国学宗师”钱穆的导师,吕思勉写给每个中国人的国史入门书!
一部书读懂五千年中国历史,全方位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民族和文化史。
以民国初版为底本,全新精校注释,配上精美插图。图文并茂,全新精校典藏本。
独 家赠送中国历史文化全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一表串联34个王朝的政治与文化变迁。"
1.全新绝美梁思成版《中国雕塑史》 本版收录了近200幅珍稀文物图片、野外考察照片,全部来自新的博物馆考古资料、实地摄影图片,其中数十幅都是首次面世的珍稀照片,汇成一套罕有的高清全彩雕塑史图鉴。 2.中国雕塑史开山之作,一本书看全中国雕塑五千年。 图文互证,提纲挈领地介绍中国不同历史时期雕塑艺术的特征及其发展历程。 上起上古、夏商周三代,下至元明清,跨越数千年,探寻雕塑之术;殷墟、始皇陵、云冈石窟、乐山大佛、太原晋祠、居庸关砖刻……纵横捭阖,讲述雕塑名迹之精。 3.赠送一张长折页海报:一图梳理出中国雕塑史脉络。 4.查漏补缺,弥补旧版遗憾 梁思成旧版主要是远古到宋辽的雕塑史,元明清涉及较少。随着近几十年文物研究工作的开展,元明清的雕塑发掘有了丰富的成果,因此,本版也收录元明清时期的雕塑照片,方便读者对中华雕塑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
“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
“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
“知今日情势之所由成,则可以臆测将来,略定步趋之准则。”历史,究竟是怎样一种学问?研究了它,究竟有什么用 处呢? 这个问题,在略知学问的人,都会毫不迟疑地作答道:历 史是前车之鉴。什么叫做前车之鉴呢?他们又会毫不迟疑地回答 道:昔人所为而得,我可以奉为模范,如其失策,便当设法避 免,这就是所谓“法戒”。这话骤听似是,细想就知道不然。世 界上那有真正相同的事情?所谓相同,都是察之不精,误以不同 之事为同罢了。远者且勿论,欧人东来以后,我们应付他的方 法,何尝不本于历史上的经验?其结果却是如何呢?然则历史是 无用了么?而不知往事,一意孤行的人,又未尝不败。然则究竟 如何是好呢? 历史虽是记事之书,我们之所探求,则为理而非事。理是 概括众事的,事则只是一事。天下事既没有两件真正相同的,执 应付此事的方法,以应付彼事,自然要失败。根据于包含众事理,以应付事实,就不至于此了。然而理是因事而见的,舍事 而求理,无有是处,所以我们求学,不能不顾事实,又不该死记 事实。 要应付一件事情,必须明白它的性质,明白之后,应付之 术,就不求而自得了。而要明白一件事情的性质,又非先知其既 往不可。一个人,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子的一个人?譬如久于官场 的人,就有些官僚气;世代经商的人,就有些市侩气;向来读书 的人,就有些迂腐气。难道他是生来如此的么?无疑,是数十年 的作官、经商、读书养成的。然则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亦是如 此了。中国的社会,为什么不同于欧洲?欧洲的社会,为什么不 同于日本?习焉不察,则不以为意,细加推考,自然知其原因极 为深远复杂了。然则往事如何好不研究呢?然而已往的事情多着 呢,安能尽记?社会上每天所发生的事情,报纸所记载的,奚啻 亿兆京垓a分之一。一天的报纸,业已不可遍览,何况积而至于 十年、百年、千年、万年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