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之外:中国史论集/李伯重文集/壹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江南之外:中国史论集/李伯重文集/壹卷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6.71 3.4折 78 全新

库存28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伯重 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25607

出版时间2024-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3383878

上书时间2024-11-21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伯重,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首批文科博士学位获得者之一、国际著名经济史学家,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方面的研究。曾任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国国家高等研究院、伦敦经济学院等客座教授,以及国内外多家著名研究中心研究员。

目录
目 录
论 文
关于均田令中农民授田标准的依据问题/003
 均田令中的“桑田二十亩”与“课种桑五十株”/017
一、一个普通农户一般种桑多少株?/018
 二、一亩桑地种桑多少株?/021 
三、均田令中关于桑田与桑树之间关系的规定/027

略论唐代的“日绢三尺”/031
一、“日绢三尺”的实质是什么?/031 
二、“日绢三尺”由什么决定?/037 
三、“日绢三尺”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什么?/042

“中国的脊梁”
——读《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047
水转大纺车及其历史命运
——兼论明清中国何以未能发生工业革命/061

楚材晋用:中国水转大纺车与英国阿克莱水力纺纱机/078
一、谁首先发明和使用了水力纺纱机:是18世纪中期英国的 阿克莱,还是元代中国的无名工匠?/079
二、阿克莱水力纺纱机:是否仿制中国的水转大纺车?/087
 三、同种发明,两样后果/096

什么是“中国”?
——经济史中的“微观”研究/106

纸币千年:中国在世界货币史上的第二项伟大贡献
——创新与滞后: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早熟而又不成熟”(之二)/115
一、中国纸币的兴起/115 
二、中国纸币的历史演进/120 
三、民间信用货币的兴起/130
 四、中国纸币的世界影响/137

中国全国市场的形成,1550 —1840年/146 
一、全国市场形成的基础:国内贸易条件的改善/147 
二、全国市场形成的动力:跨地区贸易的发展与区域
市场的整合/165 
三、要素市场的形成:生产要素的流动/173
四、商品市场:19世纪初期中国全国市场的规模/181 
五、19世纪初期中国全国市场的空间结构/191

“乡土之神”“公务之神”与“海商之神”
——简论妈祖形象的演变/201
一、作为“乡土之神”的妈祖/202 
二、作为“公务之神”的妈祖/209 
三、从“福建海商之神”到“全国海商之神”/214

小问题,大历史:全球史视野中的“永历西狩”/227 
一、“西狩”:永历朝廷的唯一选择吗?/228 
二、云南:为什么成为南明政权最后指望的“复兴基地”?/233
三、缅甸:为什么成为南明政权最后的栖身之所?/239
 四、云南和缅甸:为什么不能挽救永历朝廷?/243 
五、结语/246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两议/252 
一、资本主义萌芽是什么阶段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52 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主要障碍是什么?/254

中国经济史学中的“资本主义萌芽情结”/257
一、资本主义萌芽:中国经济史学的永恒主题和 中国史家的执着信念/257
二、为什么说对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信念只是一种情结?/260
三、“资本主义萌芽情结”:感情基础和认识基础的剖析/264 四、摆脱史家旧情结,开创史学新局面/268

译 文
中国农业史上的耕具及其作用/279 
中国与西欧农村工业与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301
一、西欧的农村工业与人口变化/301
 二、中国的农村工业与人口变化/304
 三、从原始工业化到工业化/305
 四、在各种环境中农村工业的延续/310 
五、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化的比较/312

明清时期的官箴书与中国行政文化/317 
一、官箴书与治国精英的形成/317 
二、官箴、指南与公牍:一个暂时的分类/335
三、结论/359
李伯重著作目录/361

内容摘要
本书为李伯重先生关于中国史上的重要问题的研究文章与对国外中国史学者的译文结集,内容包括我国明清时期的土地制度、民间的契约形态及效力、均田令中农民授田、中国水转大纺车与英国阿克莱水力纺纱机的比较、中国quan国市场的形成、妈祖形象的转变、quan球史视野中的永历政权西迁和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等。问题虽各有论述,但都无一不体现李伯重先生的学术关怀,即试图在世界范围的文明比较视野中从理论的高度来内在地理解中国历史的位置。

主编推荐
非彼无我,进入“quan球化”的时代之后,与西方世界接触的越来越多的同时,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什么是中国?以过去的“天下”眼光和今日“世界”视角看到的中国有何不同?中国文化和历史又以何种姿态参与到世界之中?……这些不仅是学者在治学中绕不开的问题,也是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的关怀所在。李伯重先生从江南之外的视角关注江南,从quan球的视角审视中国问题,这种大视野关注小问题的取法或能给我们以启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