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7.35 5.3折 ¥ 52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杨红,郑亮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84116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2元
货号1202787613
上书时间2024-10-01
2013 年,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开启了复兴古丝绸之路、和平发展新丝绸之路的新篇章。
回顾历史,从表面上看,这条商路上运送的丝绸、陶瓷、香料、茶叶、金属、纸张等都属于物质商品,而深层次上传播的是伴随物质商品的手工制作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这些无形的东西很大部分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 2017 年,在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 1052 项中,“一带一路”有代表性的 65 国所拥有的世界遗产共计 351 项,超过世界遗产总数的 1/3。从文化遗产这类文明佐证物的分布状况,可以看到“一带一路”对文明发展、交流、进步的巨大作用,可以印证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传播性规律、文明交流互鉴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动力性规律、文明进步构成文明圈相互影响的主导性规律。” 概而言之,多元促传播,传播促发展,发展又会反作用于多元。其中,多元文化在传播交流中相互间的融合、个体内的流变值得深度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丝绸之路”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研究的一种主流视域,成为国内各学科研究聚焦的一个热点。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2014 年 , 作为“文化线路遗产”(Cultural Route Heritage), 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 :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以说,“文化丝路遗产”成为文化及泛文化研究的一个焦点。
仍旧在丝路沿线人们日常生活中传承和传播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可能纷至沓来的保护及开发行为面前,亟须理性发掘其在保护丝路文化多样性、映照与维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价值 ;亟须基于当代非遗生产性保护及相关业态融合发展的状况,判断其显现的价值走向和传播方向,继而促进这些传统文化事象和艺术表现形态在当代的共享共用 ;在趋利化、碎片化、同质化等融合变异的负向影响下,亟须提出丝路非遗价值认定取向、价值重塑方向,继而在继承和发展中保留文化精神、民族智慧、审美传统等核心特质。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 :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作为多元文明的汇聚之地,丝路沿线的新疆、甘肃及西藏、青海、宁夏、陕西等是文化体系汇流研究的最佳样本,尤其是新疆。本书着眼于多元文化在传播交流中个体的流变,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流变,因而丝路新疆段是极佳的研究范围和案例来源。
丝路新疆段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形成、传习都是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其融合、流变状况与项目的价值判断、存续能力息息相关。比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疆曲子,其孕育形成于清代晚期,是陕西“曲子”(越调)、兰州“鼓子”(鼓子调)、青海“平弦”(平调)及西北等地的其他民间俗曲传入新疆后,受新疆汉语方言字调的影响,并与新疆多民族音乐艺术相融合,逐渐形成的地方曲艺品种。又如,维吾尔族谚语的内容明显受到了阿拉伯文化、中原汉族文、古波斯文化、古印度文化的多元影响 ;维吾尔族人所跳的“皮尔洪”舞,源自萨满教的跳神舞,而其结婚仪式中跳过或绕过火堆的习俗,又可能是拜火教的遗风 ;新疆汉族民歌、小戏几乎都具有“多元文化里熔铸,流动变异中传承”的特点。这种融合和流变带来了题材的多元、技法的完善、传承的接续等,是正面的影响,但也可能会因生活环境改变、现代化冲击等带来负面影响。
概而言之,丝路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一带一路”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正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丝绸之路及今天“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意义,本书着重关注丝路沿线尤其是新疆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状况与流变特征,通过观察当代所发生的主动或被动改变,分析该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存问题与演进方向 ;结合国家倡议方向和现实发展需要,在认识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时,以更为动态、辩证的视角去确认和判定其当代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丝绸之路新疆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流变分析”的资助,深表感谢!
回顾历史,绵延丝路而行的丝绸、陶瓷、香料、茶叶、金属、纸张等都属于物质商品,而从深层次上传播的是背后的手工制作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这些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至今仍在丝路沿线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传承和传播着,成为东西方交流最直接的载体和民心相通的历史见证。本书基于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及相关业态融合发展的状况,对丝路新疆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了重塑。 本书适合对活态存续于新疆的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杨红,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艺术管理系教授,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艺术学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博士,设计学博士后。出版专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编著《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传承到传播》等 ;在《新华文摘》《民族艺术》《文化遗产》《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 40 余篇。
郑亮,集美大学文学院、电影学院院长。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培计划咨询专家,教育部万名创新创业优秀人才专家库成员,福建省美学学会副会长,福建海洋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基地主任。长期致力于区域生态文学—文化批评研究、地方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文化部等各类科研项目 9 项,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40 多篇,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 1 项,其他奖项多项。
本书着重关注丝路沿线尤其是新疆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状况与流变特征,通过观察当代所发生的主动或被动改变,分析该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存问题与演进方向;结合国家倡议方向和现实发展需要,在认识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时,以更为动态、辩证的视角去确认和判定其当代价值。全书以丝路新疆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的传承与流变现状为观察对象,记录生产生活方式更迭、保护活化措施干预之下的丝路非遗、非遗传承人,试图寻找非遗在当代重塑价值的密码。全书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推荐对大美新疆,对活态存续于新疆的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