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及制度安排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9.41
4.2折
¥
46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杜岩岩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29095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6元
货号1201391684
上书时间2024-07-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杜岩岩,女,2005年毕业于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教育一心理学系,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6年一2008年中央教科所博士后。现任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比较教育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主要概念界定
三、文献述评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俄罗斯师范教育改革的回顾与新世纪的挑战
一、20世纪90年代师范教育改革的成就与困境
二、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机遇与时代挑战
第三章21世纪初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一、师范教育的重新解读:人本主义价值观
二、人才培养的职业取向:能力本位观
三、基础教育的现实诉求:优质教育质量观
第四章21世纪初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的制度安排
一、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定位
二、高等师范教育国家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三、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的任务
四、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制度实施的保障机制
第五章俄罗斯师范教育政策调整的动因与策略
一、俄罗斯师范教育政策调整的动因分析
二、俄罗斯师范教育政策调整的基本策略
第六章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再出发:方向与措施
一、当前俄罗斯师范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二、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纲要》框架内容
三、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的新进展
第七章俄罗斯教师培养模式现代化——基于俄罗斯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的个案分析
一、俄罗斯师范大学面临的三重困境
二、能力本位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三、创新体制机制,保障教师培养质量
第八章结束语
一、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特征
二、启示与借鉴
参考文献
附录一:关于提升普通教育机构师资职业水平综合纲要”的构想
附录二:教师职业标准
附录三: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小学教师培养方案”更新——节选自《师范教育的能力观》一书
内容摘要
杜岩岩著的《21世纪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及制度安排研究》侧重于世纪之交以来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问题的探讨。这一时期俄罗斯社会趋于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国家重新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并抢先发售提出了俄罗斯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因此,本书认为21世纪初是俄罗斯师范教育改革的新阶段,是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的发端。
本书的核心问题是:俄罗斯9币范教育现代性的内涵及其价值取向是什么?俄罗斯实现师范教育现代化的路径及其制度保障是什么?
精彩内容
第一章 序 论
一、问题提出
21世纪初,俄罗斯的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各个领域的全面现代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现代化是现代社会的文明进程,世界经验表明,现代教育与社会整体的现代化及其展开是同体、同构的。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2001年俄联邦政府颁布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法律文件——《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以下称《构想》),《构想》提出了21世纪初俄罗斯教育发展的现代化战略,开启了俄罗斯教育改革的新时代。按照《构想》的部署,俄罗斯教育现代化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1-2003),恢复国家对教育的责任,教育改革新措施的实验;第二阶段(2004-2005),评估新措施的实施结果并加以推广;第三阶段(2006-2010)总结和呈现改革成果。
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方面。现代性是现代化的基础,“现代化就是努力实现现代性目标的社会改造。” 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的主导性文化形态,在总体上起源于西方。内发于西方的现代性在世界扩展开来,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后发国家的参照标准,并呈现出普适性特点。但普适性的现代化又要与各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相遇、结合,又是各民族国家自主选择的产物,因而各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又呈现独具特色的“面相”。俄罗斯的现代化被艾森斯塔德视为“分裂型的现代化”, 并认为这种现代化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外部,来自英、美等国家社会变迁的冲击,不是自发形成的。因此,俄罗斯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也充满着因分裂而导致的冲突,教育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常常处于紧张状态。
教育现代性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普适的,但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方式又是多样性的。有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作为一种活动,它在教育领域产生的思想观念、制度上的表现则称之为教育现代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教育现代性关注现在和现实生活,已成为一种教育思想;其次,教育价值主要是注重和发展人的道德、理性和崇尚独立人格;教育现代性还包括理性化的制度安排。 据此,我们认为分析和考察教育现代化的三个要素包括:一是现实分析,二是价值取向,三是制度安排。
师范教育和教师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正如В.Ф.肯特拉克夫所言:教师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没有他们人类将停滞不前,教师是为社会机体输送精神营养的血液。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回应社会转型给师范教育带来的新挑战,促进师范教育质量的提升。在教育观念更新的基础上,俄罗斯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全面规划和引导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采取立法手段促进师范教育的现代化。纵观社会转型的十余年来,俄罗斯师范教育改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个性化师范教育观的明确;连续师范教育体系的构建;颁布和实施新的师范教育法律、法规;师范教育内容的更新;师范教育机构网络的拓展等。
但是,十余年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师范教育与社会转型的冲突。追溯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教师教育改革的历程,我们就会产生一连串的疑问:为什么21世纪初俄罗斯提出了师范教育现代化战略?其深层次的社会动因有哪些?俄罗斯是如何理解和认识师范教育现代性的?选择了什么样的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
研究发现,俄罗斯师范教育的现代化发端于师范教育观念的变革之中。因此,我们可以从师范教育观念更新的视角去审视和判断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的整体特征和民族特性。其中,师范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最能集中反映出俄罗斯社会、国家和个人对于师范教育现代性的基本认识和理想追求,是引导和规约现代化行动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一度处于“价值真空”状态,社会的急剧转型导致传统的价值观体系被摧毁,惯性规则被破坏。因此,价值观的重构成为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新的价值取向是俄罗斯师范教育对2 1世纪社会发展诉求的理性应答,是探讨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问题的逻辑起点。
俄罗斯的教育现代化具有典型的国家主义特征,国家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并以制度安排的方式来推动和实现师范教育的现代化。师范教育制度是上升到国家意志层面的师范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规范和引导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路径和方向。尽管俄罗斯教育的市场化进程在不断深入,但师范教育的国家责任是一直被强化的,并将国家视为师范教育的“定购人”和重要主体。因此,凸显国家意志的制度安排是分析师范教育现代化路径和实现方式的重要视角。
我国与俄罗斯师范教育有着共同的历史和现实的参照系——苏联模式和社会转型。因此,两国师范教育在如何保持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如何解决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冲突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可比性和可借鉴性。系统分析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安排,对于丰富和拓展师范教育现代性的内涵及实践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反观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现状及问题、特别是将对转型时期我国教师教育的价值选择和制度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 主要概念界定
1、师范教育( 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о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
当我国顺应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将原来的师范教育概念拓展为“教师教育”并在这一语境中探讨教师培养战略时,俄罗斯继续沿用“师范教育”的概念,并且在改革之初提出了“连续师范教育”(непрерывное 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о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的概念。连续师范教育反映了俄罗斯师范教育体系的完整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旨在整合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建立相互衔接的机制,形成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连续的师范教育体系。该体系包括中等、高等和高校后三个环节,其中高等师范教育是教师培养的主体,也是本研究重点关注的领域。
2、师范教育现代化(модернизациия 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教育大辞典?第1卷》关于“教育现代化”这一词条的解释:“教育现代化是使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反映并满足现代生产、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达到现代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先进水平。”
21世纪初俄罗斯提出了教育发展的现代化战略,并在《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中对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性、目标、任务、阶段和措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教育现代化是以形成人的现代性的文化精神品质为核心,以现代物质技术条件为基础,以制度化教育为主体,建立民主、法制、开放、多元的现代教育制度的过程。普及、质量和有效性是现阶段俄罗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词。
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战略是通过俄罗斯教育科学委员会2003年4月1日颁布的《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纲要》(《О программе модернизации 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提出的。《纲要》指出,师范教育现代化的目的是在俄罗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条件下,建立有效的动态发挥作用的师范教育机制。预期成果是形成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再培养和提高职业技能的新体系,该体系培养的人才能够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本研究认为师范教育的现代化系指通过师范教育改革来达成师范教育现代化目标的过程。考察这一过程的两个重要视角:一是师范教育的价值取向,它是师范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方向;二是制度安排,系指对师范教育改革的所有正式规则的设计、建构与操作,它是国家社会对师范教育的基本认识和主观意志的体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