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历史文献选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方历史文献选读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9.3 6.1折 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孟广林 主编;何黎萍,赵秀荣 选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95163

出版时间2016-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201392918

上书时间2024-07-02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孟广林,男,1955年生,江苏滨海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与欧美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中心《世界史》刊物执行编委。中学毕业作为知青赴黔北农村劳动。1978年考上贵州大学历史学系,1982年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并留校,在历史学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任助教。1985年考上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比较史学专业研究生,师从于有名史学家庞卓恒先生。1988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之后到贵州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任讲师兼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1992年考上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地区史、国别史专业的博士生,师从于有名史学家马克垚先生,1995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之后至今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欧封建政治史、思想文化史与中西历史的比较研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光明日报》以及一些大学学报、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有《英国封建王权论稿》《查理曼》《欧洲文艺复兴史》等多部学术专著。曾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二等奖(著作奖),教育部第六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很好科研成果一等奖(著作类集体奖)。主持和参与了国家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

何黎萍,四川广元人,1965年生。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世界近现代史、美国史和中美妇女史比较研究,出版有学术专著、编著多部,发表论文多篇。

赵秀荣,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国医疗社会史,出版专著《1500~1700年英国商业与商人研究》《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近现代西方相关思想研究》,译著《地球的转型:在现代世界形成和解体中自然的作用》,发表论文多篇。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华威大学访学,并在瑞士日内瓦大学工作四年。

目录
An Act for the Relief of the Poor,1601
1601年英国《济贫法》
The Petition of Right,1627
1627年英国《权利请愿书》
The Peace Treaty of Westphalia,1648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节选
The Navigation Act
英国《航海条例》节选
Habeas Corpus Act,1679
1679年英国《人身保护法》
Second Treatise of Government
洛克《政府论》节选
The Bill of Rights,1689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Treaty of Utrecht,1713
1713年《乌特勒支和约》节选
The Spirit of Laws,1748
1748年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节选
The So Contract
卢梭《社会契约论》节选
Treaty of Paris,1763
1763年结束英法七年战争的《巴黎和约》
The Unanimous Declaration of the Thirteen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776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Treaty with Great Britain,1783
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后英美签订的《巴黎和约》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1787
1787年美国《宪法》
The Decree Abolishing the Feudal System,1789
1789年法国《八月法令》节选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 and of the Citizen,1789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Farewell Address of George Washington,1796
1796年华盛顿总统告别演说辞节选
The Napoleonic Code,1804
1804年《拿破仑法典》节选
Documents upon the Continental System,1806-1810
1806~1810年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节选
The General Treaty of the Final Act of the Congress of Vienna,1815
1815年《维也纳最后总决议案》节选
Monroe Doctrine,1823
1823年《门罗宣言》节选
Statutes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1832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
Farewell Address of President Andrew Jackson,1837
1837年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告别演说辞节选
Chartism: The People’s Petition,1838
1838年英国《人民宪章》节选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1848
1848年《共产党宣言》节选
Frankfurt Constitution,1849
1849年《法兰克福宪法》节选
The Lincoln-Douglas Debates,1858
1858年林肯-道格拉斯辩论节选
Emancipation Edict of Alexander II,1861
《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宣言》
Homestead Act,1862
1862年美国《宅地法》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1863
1863年美国《解放宣言》
Dispatch Ems,1870
1870年埃姆斯急电
Constitution of the German Empire,1871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节选
Treaty of Berlin,1878
1878年《柏林条约》节选
Jules Ferry:On French Colonial Expansion,1884
1884年法国朱尔·费里殖民扩张政策演讲节选
The Origin of the Family,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1884
1884年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节选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Empire of Japan,1889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Agreements between Great Britain and France,1904
1904年《英法协约》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精选西方重要英文文本资料,运用马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之进行介绍乃至解读,力图多层次、多方面地揭示西方近代时期在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基本状况与特征,从中透显出西方历史的演进脉络、流变趋向乃至发展规律。各卷所选的篇目,既有对某文献的全文收录,也有对某文献核心部分的截取。每篇文献后还开列了一些相关问题的研究著作,引导读者延伸阅读,并作进一步的探究。

精彩内容
前    言 五卷本《西方历史文献选读》(Selected Readings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in the West),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教师团队历时5 年集体攻关完成。作为“九八五工程”子课题项目的成果,这套丛书共分“古代卷”“中世纪卷”“近代卷”“现代卷”“当代卷”,精心遴选西方重要的历史文献,力图多层次、全方位地显现西方各个历史时期在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基本状况与特征,从中透显出西方历史的演进脉络、流变趋向乃至发展规律。这些篇目,或对文献全文收录,或截取其中核心部分,在文献后编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依据相关历史背景对之作一解读,以期帮助读者阅读、理解。此外,还开列了一些与文献所反映的问题相关的研究著作,供有兴趣的读者延伸阅读,作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我们之所以要设计这一课题并尽力完成,其主旨在于为世界史学科建设搭建一个基础性的学术平台,进一步提升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水平。 众所周知,历史文献资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与出发点,同时也是史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素材。改革开放前,由于语言、信息乃至经费等方面的限制,我国史学界在选编历史文献参考资料上基本采用了外文中译的方式,老一辈的史学家为此呕心沥血,成果凸显。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资料选辑》,齐思和、刘启戈主编选译的《中世纪初期的西欧》《中世纪中期的西欧》《中世纪晚期的西欧》,齐世荣主编的《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以及诸多的国别史、断代史乃至编年史、历史名著的编译等,涉及各个历史时期各主要地区、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原始资料,对于史学人才的培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扩大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拓展,依赖于汉译历史资料进行教学逐渐显现出其明显的局限性,这不仅使学生难以熟悉相关的各种名称、典故与术语,而且对相关历史现象的理解也有着诸多的文化隔膜感。为了克服这一困境,一些大学专门编选专业外语教材并设置相关的课程,一些教师径直开列外文书目让学生研习。这些举措虽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不足以形成良好的长效机制。专业外语教材的历史资料编选常常显现出明显的研究热点的偏向性与历史时空的跳跃性,难以明晰地彰显长时段的历史过程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很难与世界通史的基础性课程有机整合起来。同时,径直给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开列外文参考书目在当下也难以收效,主要缘由是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外文藏书数量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学生的借阅需求。在此情况下,的确应该结合基础性课程系统地编选一整套外文历史文献资料,来强化相关的教学需要。 我们的历史文献编选之所以聚焦在西方,主要有两个缘由。其一是团队力量有限。要编选整个世界通史课程的基础性文献,涉及众多的国家、地区,而我们团队又几乎都从事西方历史的教学与研究,要大跨度地涉猎非西方的历史文献资料,不仅精力有限,而且学力不逮。而更重要的另一个考虑,则是旨在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西方历史。这些年来,中国的世界史取得显著的发展,但客观地说,西方历史是国内学者多为关注的学术领域。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史学界曾大力提倡世界史研究领域的均衡性,呼吁多关注非西方的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有的甚至将之提升到打破“西方中心”论之学旨高度。为了推动这一理路,一些高校教材在编写时,大幅度地压缩西方历史的内容,扩充非西方的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内容。应该说,这类主张的出发点是好的、无可非议的。但应该指出,在现阶段乃至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片面地强调世界史教学与研究的均衡性也是欠妥当的。西方历史之所以为国内大多数学人所看重,自然有着深层次的思想根源,与近代西方的崛起及其对世界的巨大影响、与中华民族近代的命运与探索、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曲折和拓展密切关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观照中国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予以考量,西方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历史参照坐标。不可否认,西方史学界的“西方中心”论的确包含着西方人“种族优越”论、“殖民征服合理”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谬论,但近代以来,对非西方国家、地区的传统社会而言,西方在世界历史发展潮流中的引领地位乃是客观的历史存在,也就是说,西方人借助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张力,推动了世界各个地区的一体化。西方人的殖民主义侵略,客观上也刺激了非西方地区与国家告别传统、迈向现代的历史进程。直到十月革命发生后,特别是中国革命胜利后和中国改革开放所逐渐建构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初步显现后,“西方中心”论才逐渐失去了“经验事实”的支撑。作为东方大国崛起的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必须更多地要在与西方历史的对称性参照中获得自我身份的理解、获得历史经验教训的借鉴。任意冲淡、压缩西方历史的做法,无疑是不明智的、非历史主义的。如果学者不去重点研究它,学生不去重点学习它,对它知之不多乃至知之甚少,又如何去突破“西方中心”论?事实上,当下史学界对西方历史的一些观点,仍旧深陷在西方史学界的传统诠释模式中而不能自拔,诸多学生对西方历史的不少理解仍然是西方学者曾经曲解乃至任意打扮的东西。在此情况下,重点研习西方历史的意义不言而喻。 正是基于以上缘由,我们编选了这套西方历史文献集。其中既有大量的原始资料(Primary Sources ),也有不少当代权威史家整理、编译的手资料(Printed Primary Sources )。我们深知,研究西方历史,参考诸多语言种类的原始文献资料极其重要。然而,在当下的世界史教学中,由于学科起步较晚,语言训练欠缺,我们只能依照实际现状选编适用性普遍的英文历史文献来进行教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国内尚无这类书籍的情况下,我们相信这套书的出版,将填补我国世界史专业教学教材方面存在的重要空白,大大提升世界史专业本科生乃至研究生层次基础课程教学的质量,有力促进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建设。 孟广林 2015 年5 月于中国人民大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