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0.36 5.8折 6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崔凤,陈涛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75004

出版时间2015-07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1201143273

上书时间2024-07-02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崔凤,男,1967年出生,汉族,吉林乾安人。哲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院党委书记、副院长。2006年起任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2012年起任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山东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海洋社会学与环境社会学。入选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出版著作有《社会保障进社区的过程与影响——对大连的个案研究》(专著)、《制度简论》(专著)、《海洋社会学的建构:基本概念与体系框架》(合著,排名)、《环境社会学》(合著,排名)、《海洋与社会——海洋社会学初探》(主编)、《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主编)等。多篇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
陈涛,男,1983年生,汉族,安徽霍邱人,社会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社会学与海洋社会学。代表论文(著)有《“事件一应急”型环境治理范式及其批判——清湖围网养殖“压缩”事件中的深层社会问题》《海洋社会学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突破》《美国海洋溢油事件的社会学研究》《渤海溢油事件的社会影响研究》《产业转型的社会逻辑——大公圩河蟹产业发展的社会学阐释》等。 //陈涛(1983-),汉族,安徽霍邱县人,社会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青年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专项基金项目、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等。荣获余天休社会学很好博士论文提名奖、中国社会学会很好论文二等奖、山东省社会学会很好论文一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很好科研成果三等奖、青岛市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二等奖等。出版《产业转型的社会逻辑——大公圩河蟹产业发展的社会学阐释》(专著)、《海洋社会学的建构:基本概念与体系框架》(合著,排名第三)、《美国社会与文化》(合著,排名第二),在CSSCl期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研究成果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全文转载。

目录
海洋社会学基础理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海洋强国【张开城】
 海洋社会学视域下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陈青松】
 时空、文化叙事与海洋族群――海上丝绸之路的社会学研究若干要点【林光纪】
 试论海洋社会互动及其主要形式【宁 波 刘 宁】
 海洋社会学:回顾、比较与前瞻【刘 勤】
海洋文化与海洋民俗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海洋文化资源开发研究【郑星宇 韩兴勇】
 从渔民节到赶海节:山东半岛刘家湾海洋民俗文化的变迁【宋宁而 贺柳笛】
 我国海洋民俗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孔维刚】
海洋群体与渔村社会
 我国涉海人类活动与海洋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赵宗金 谢玉亮】
 海洋渔业“双转”政策与风险社会中的渔民――以渔民为视角的考察【高法成 罗 鹏】
 水上居民群体认同问题实证研究【周小龙 徐晨雯】
 心理学视阈下的海洋意识指标体系构建【同春芬 张绍游】
海洋生态文明
 大学生的海洋环境意识――对青岛市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崔 凤 庾 婧】
 围填海造地问题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王书明 张志华】
 我国海洋渔业环境保护管理机构间的协调机制探析【张继平 王芳玺 顾 湘】
 “维稳压力”与“去污名化”――基层政府走向渔民环境抗争对立面的双重机制【陈 涛 李素霞】
 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研究综述【张 一】
 海员关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人化因素【董 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安全政策体系研究【杨振姣 齐圣群】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评估的概念框架【杨 洋 刘雪霞 王 晨】
 海洋生态文明的路径研究:湛江徐闻经验总结【汪树民】
 “从快速恶化到基本稳定”:论1989~2013年我国海洋环境的变迁【崔 凤 葛学良】

内容摘要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是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海洋社会学学术理论集刊,集刊依托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在参会论文集中遴选很好论文集结出版。本集刊办刊的宗旨是集中刊载、转载海洋社会学相关研究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学术性、前沿性的科研成果。本集刊作为我国海洋社会学的连续性集刊在国内学界属于首创,对我国海洋社会学研究有着开拓性意义。

精彩内容
卷首语 近年来,在学术共同体的努力下,海洋社会学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多成绩。其中,《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就是基于学术共同体努力的成果。迄今,《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已经出版了两卷,卷由崔凤教授和王书明教授主编,第2卷由崔凤教授和赵宗金副教授主编,本卷为第3卷,由崔凤教授和陈涛副教授主编。 作为中国社会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是由中国海洋大学崔凤教授提议出版的,并得到了学界同仁的热烈响应。每卷《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中的论文遴选自上年度的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中的优秀论文,本卷论文遴选自第五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中的优秀论文。《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的编辑和出版工作由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和承担,它的出版对于凝聚学术共同体、推动海洋社会学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014年7月10~12日,以“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主题的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在武汉大学召开。作为年会的分论坛之一,第五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同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由中国社会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和广东省社会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赣南师范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围绕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第五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一共收到学术论文47篇,本卷《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从中遴选了22篇,分为四个单元,即“海洋社会学基础理论”“海洋文化与海洋民俗”“海洋群体与渔村社会”“海洋生态文明”。 在“海洋社会学基础理论”单元,与会学者梳理了海洋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历程,阐述了海洋社会互动及其形式,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就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及海洋社会学如何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张开城教授(广东海洋大学)认为,“建设海洋强国”这个概念进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他通过大量历史材料阐述了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情况,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举措,并论述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构想。陈青松副教授(广东海洋大学)认为,海洋社会学还处在初创阶段,在此阶段,学界除了要构建海洋社会学的概念系统和理论体系外,更要重视对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他强调,海洋社会学视角下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应当凸显自身学科特性,在研究中需要强调“海上丝绸之路”的海洋特性和社会学属性,同时注重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社会意义、外部环境以及沿线各国宗教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林光纪不错工程师(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探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社会学研究范围,强调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首先要对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社会学研究视角的定义。他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地域,更不是一个海洋族群、海洋社会或海洋社会空间。他提出,“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社会学研究必须具有社会学的想象力,必须讲究社会学研究的实用性。宁波副研究员等(上海海洋大学)探讨了海洋社会互动及其主要形式。他们认为,随着“海洋强国”建设进程的推进,中国与世界众多国家的海洋社会互动将日趋频繁和复杂,分析海洋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助于理解和前瞻世界各国的海洋政策,从而寻求更加富有成效的“海洋强国”建设方略。他们强调,海洋社会由于不同于大陆社会,因而海洋社会互动既与一般社会互动形式有所交叉,同时亦具有独特形式。归纳起来,海洋社会存在海洋竞争与海洋合作、海洋掠夺与海洋交换、海洋控制与海洋反制等主要形式。刘勤副教授(广东海洋大学)认为,海洋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社会科学回应现实需求的一个缩影。当前,海洋社会学研究领域已经形成多个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团队。海洋社会学在体系架构的理念上呈现从移植设计到认知开创的转变,在范式立场的坚守中表达了中国立场和中国视角的本土贡献,从而为深化和拓展海洋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方向。 在“海洋文化与海洋民俗”单元,与会学者围绕海洋文化资源开发、海洋民俗文化变迁以及海洋民俗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展开了分析和探讨。 郑星宇和韩兴勇教授(上海海洋大学)就建设海洋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海洋文化资源开发问题展开了研究,通过对海洋人文、民俗、商贸、军事等海洋文化资源的介绍,阐述了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在保护海洋生态、提升海洋意识、推动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对于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宋宁而博士等(中国海洋大学)通过对山东刘家湾的田野调查发现,随着社会发展,当地的海洋民俗文化也在发生变迁,尤其是当地影响优选的海洋节庆从渔民节转变成了赶海节,从传统的、渔民自发参与的民俗节庆转变成了一种现代化的、由政府主导的海洋节庆。研究发现,在此变迁过程中,节庆的时间、地点与内容,举办主体与参与群体都发生着变化,使得刘家湾赶海节更加规模化、旅游业化和娱乐化,同时使传统民俗文化的展现方式更加多样化。而国际海洋城的规划、旅游业的发展、生存环境的污染以及渔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等社会条件,促使刘家湾赶海节在变迁下实现了传承发展传统海洋民俗文化、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孔维刚老师(上海海洋大学)考察了海洋民俗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他认为,海洋民俗文化与一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具有传承性、社会性、多元性、活态性等特征,并且还具有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备的功利性、行业性等特征。这种无形的、行业性的文化遗产,在代代相传中不断发展,使其所覆盖区域内的人们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产生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使这种独具海洋特色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展现。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些特征,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刻处在发展变化中,并且由于其并非完全处于有形的状态,因而海洋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更加困难。他认为,我国沿海和海岛地区许多海洋民俗文化遗产正在逐渐地被破坏和遗忘,甚至走向消亡,需要结合海洋民俗文化自身的特点,设计出一套专门法律体系来对其进行保护,从而建立属于海洋民俗文化自己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在“海洋群体与渔村社会”单元,与会学者就渔村环境问题、海洋渔业“双转”政策、水上居民群体的认同问题以及海洋意识指标体系构建展开了激烈研讨。 赵宗金副教授等(中国海洋大学)基于1993年至2012年的《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和《中国海洋灾害公报》中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涉海人类活动与海洋环境污染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尤其是海水制盐产量与海水水质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此外,沿海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量和海水水产品产量与赤潮灾害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高法成博士等(广东海洋大学)以渔民为视角对海洋渔业“双转”政策展开了比较深入的社会学考察,认为海洋渔民在“双转”政策的安排下,放弃捕捞转向养殖与加工产业,甚至置地为民,为海洋生态保护、渔业资源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政策实施后,相关部门并没有从渔民的视角来审视政策的效果。他们通过风险社会理论,调查了渔民在“双转”政策实施前后的收入、社会保障情况,对渔民对“双转”政策的看法展开了评价,并提出了有意义的学术讨论。徐晨雯(赣南师范学院)和周小龙(南昌工学院)以赣南萧、郭、李三姓水上居民为核心,对水上居民群体认同问题开展了实证研究。他们采用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方法,对赣南萧、郭、李三姓水上居民群体认同情况进行的分析表明,年龄组之间对于水上居民认同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对于自身是否客家人也存在显著差异。同春芬教授等(中国海洋大学)通过全面梳理国内外学者的海洋意识研究成果,将海洋意识研究归纳为海权说、人海关系说、实践—认识说三个思想流派。他们认为,海洋意识作为人类的一种意识类型,从学科归属上讲,属于专门研究意识的心理学学科范畴。在此基础上,他们从心理学研究意识的视角明确了海洋意识的内容范畴,从社会心理学研究态度的视角将海洋意识视为人们对海洋的一种评价、态度,并结合环境意识指标体系的纵—横向构建方法,构建出了一套海洋意识指标体系。 在“海洋生态文明”单元,与会专家就当前中国的海洋污染和环境治理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本单元收集的论文数量达到10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学界对海洋环境问题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度很高。 崔凤教授等(中国海洋大学)对大学生的海洋环境意识展开了调查研究。他们认为,海洋环境意识是环境意识在海洋空间领域的表征,大学生的海洋环境意识主要体现在海洋环境经验、海洋环境感知、海洋环境情感和海洋环境行动意向四个方面。青岛市三所高校的743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不同专业、学科及亲属从事涉海职业的情况对大学生海洋环境意识影响显著,海洋环境情感与海洋环境意识相关性显著,且大学生的海洋环境意识整体表现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王书明教授等(中国海洋大学)对围填海造地问题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问题的研究表明,与围填海造地的实践形势相比,我国法律制度的建设显然是滞后的,因此亟须完善有关围填海造地的法律制度。他们认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围填海造地引发的环境问题,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可持续发展法治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围填海造地法律体系、完善具体法律制度。张继平教授等(上海海洋大学)研究了海洋渔业环境保护管理机构间的协调机制问题,认为我国现行的海洋渔业环境保护协调机制还存在管理机构混乱、职能交叉、部门间合作意识不强、应急协调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他们认为,需要通过建立海洋渔业环境保护综合管理机构,加强有关海洋渔业环境保护协调机制的政策制定及执行,加强管理中的监督、考核,完善海洋渔业环境保护管理中的应急协调机制等,促进我国海洋渔业环境保护协调机制的构建。陈涛副教授等(中国海洋大学)研究了海洋溢油污染中的基层政府行为,提出了基层政府走向渔民环境抗争对立面的双重机制。他们认为,“政经一体化”机制能够深刻解释内陆地区基层政府与企业形成利益共谋关系,进而压制社会抗争的社会现象,但难以解释海洋溢油事件中的基层政府行为。在蓬莱19-3溢油事件中,石油公司对基层政府的GDP、税收、就业和政绩等都没有贡献,但是基层政府依然走向了渔民环境抗争的对立面。由此可知,维稳压力和去污名化是基层政府走向渔民环境抗争对立面的双重机制。其中,维稳压力机制运转由基层政府“对上负责”体制推动,去污名化机制运转由市县范围内旅游和海产品出口等经济利益驱动。张一博士(中国海洋大学)对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展开了系统梳理,他立足于近些年来学界的研究成果以及各地建设实践,对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基本情况、相关理论、问题对策等内容进行了理性审视和总结。董震博士(大连海事大学)认为,生态文明的基本出发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海洋生态文明的具体建设工作应沿着“人”和“自然”两个维度展开,不仅要关注自然的生态保护,也应关注海上的“人”即海员,像追求和谐自然那样去关怀海员本身的和谐发展。海员关怀包括对海员发展的关怀、对船上社会环境的关怀、对船下社会整合的关怀。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关怀海员发展,需要以海洋社会学为基本视角,以航海社会工作为具体实现形式。杨振姣副教授等(中国海洋大学)研究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安全政策体系,认为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将直接影响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目标的实现。尽管相关部门纷纷出台政策措施治理海洋污染,但并未取得理想成效。鉴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安全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她们提出应通过法律制度及管理机制的完善、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的提高、公众海洋生态安全意识的加强、财力的支持等来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从而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安全的实现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杨洋博士等(中国海洋大学)探讨了各类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贡献以及各类人类福祉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反馈作用,进而构建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评估的概念框架。汪树民教授(广东海洋大学)以湛江徐闻为案例,探讨了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崔凤教授等(中国海洋大学)对1989~2013年我国海洋环境的变迁展开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海洋环境变迁的基本规律是先快速恶化后基本稳定。这对研究海洋环境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 整体上看,相比往年,第五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论文数量呈现增加态势。本届年会的参会者中,年青一代的学者以及研究生明显增加,使参会者队伍呈现朝气蓬勃的局面。另外,与会者的单位身份开始呈现多样化,广西民族大学等非涉海院校的专家也提交了会议论文。这些都彰显了海洋社会学学科的朝气和希望。 其次,学科意识明显增强。无论是海上丝绸之路主题还是海洋生态文明专题,无论是发言者还是参与讨论者,都一再强调要凸显社会学的学科属性。与会专家认为,海洋社会学共同体要强化海洋社会学的学科意识,开展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海洋生态文明等热点问题研究,要突出问题意识和学科意识,但不能“为热点而热点”,进而做应景性的分析。 最后,会议期间的学术辩论和争论明显增多。在本届海洋社会学论坛上,学者们围绕研讨的论文和相关话题展开了激烈的学术争锋,年青一代的学者也纷纷提出了具有学术共鸣的话题,引起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当前,海洋社会学还处于初探阶段,以学术标准为中心的学术争论对于厘清学科边界、提升海洋社会学的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相信,本着凸显学科意识、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原则,通过开展深入的扎根实际的经验研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海洋社会学的理论水平,海洋社会学这门新兴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一定会取得更为突出的成就。我们也期望通过《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2015年卷总第3卷)的出版,进一步凝聚学术共同体,共同推动海洋社会学的学科发展。 陈  涛 2015年5月10日 于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