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技术 第3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1.16
6.3折
¥
49.8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董炳友、张林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407153
出版时间2024-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1203249753
上书时间2024-07-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无
目录
绪论001
第一节作物育种的意义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002
一、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002
二、作物育种的意义与发展003
三、作物育种与其他学科的关系005
第二节作物品种及其作用005
一、作物品种的概念005
二、作物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006
第三节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007
一、我国作物育种工作的主要成就007
二、作物育种工作的展望009
思考题010
第一章育种目标011
第一节现代农业对作物育种目标的要求012
一、高产012
二、品质性状017
三、稳产022
四、生育期适宜023
五、适应农业机械化023
第二节制订作物育种目标的一般原则024
思考题025
技能实训1-1育种材料播前的准备工作025
技能实训1-2小麦面筋含量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030
技能实训1-3面粉沉降值测定032
第二章种质资源034
第一节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重要性036
一、种质资源的概念036
二、种质资源在作物育种中的重要作用036
第二节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038
一、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038
二、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发展039
第三节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040
一、种质资源的类别及特点041
二、种质资源的搜集042
三、种质资源的保存045
四、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048
思考题050
技能实训2-1玉米种质资源的观察识别050
技能实训2-2小麦品种和变种的鉴定和识别052
技能实训2-3水稻品种资源的认识及鉴别053
技能实训2-4谷子不同品种的鉴定和识别056
第三章作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057
第一节作物的繁殖方式058
一、有性繁殖058
二、无性繁殖059
三、作物授粉方式的研究方法060
第二节不同繁殖方式作物的遗传特点及其与育种的关系060
一、自花授粉作物060
二、异花授粉作物061
三、常异花授粉作物062
四、无性繁殖作物062
第三节作物品种类型及育种特点062
一、作物品种的类型062
二、各类品种的育种特点064
思考题065
第四章选择与鉴定066
第一节选择的原理与方法066
一、选择的意义066
二、选择的基本原理066
三、选择的作用067
四、选择的基本方法068
五、作物的繁殖方式和常用选择方法070
第二节性状鉴定071
一、性状鉴定的作用071
二、性状鉴定的一般原则072
三、性状鉴定的方法072
思考题073
技能实训4-1小麦育种材料的田间调查与室内考种074
技能实训4-2水稻育种材料的田间调查与室内考种076
技能实训4-3大豆育种材料的田间调查与室内考种078
技能实训4-4玉米育种材料的田间调查与室内考种081
第五章引种与选择育种083
第一节引种083
一、引种对发展农业生产的作用083
二、引种的原理084
三、重要生态因子、品种特性与引种的关系086
四、作物引种规律088
五、引种的程序和方法089
第二节选择育种091
一、选择育种的简史和成效091
二、选择育种的意义和特点092
三、选择育种的原理092
四、选择育种的程序094
五、提高选择育种效率的几个问题100
思考题101
第六章杂交育种102
第一节亲本选配104
一、选择适宜亲本105
二、配制合理组合105
第二节杂交方式和杂交技术109
一、杂交方式109
二、杂交技术111
第三节杂种后代的处理114
一、系谱法114
二、混合法117
三、衍生系统法118
四、单籽传法119
第四节杂交育种程序和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120
一、杂交育种的程序120
二、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122
思考题123
技能实训6-1小麦有性杂交技术123
技能实训6-2大豆有性杂交技术124
技能实训6-3水稻有性杂交技术126
第七章回交育种129
第一节回交育种的特点及遗传效应129
一、回交育种的概念与意义129
二、回交育种的优缺点130
三、回交育种的遗传规律130
第二节回交育种技术132
一、亲本的选择132
二、回交的次数132
三、用于回交所需植株数133
四、回交育种程序134思考题138
第八章杂种优势利用139
第一节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况及其表现特性140
一、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140
二、杂种优势的类型与度量141
三、杂种优势的表现特性142
四、杂种优势的固定144
五、杂种优势利用与常规杂交育种的比较144
第二节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145
第三节杂交种品种的选育147
一、利用杂种优势的基本原则147
二、不同繁殖方式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147
三、自交系的选育与改良148
四、配合力及其测定151
五、杂交种品种的亲本选配原则153
六、杂交种品种的类型154
七、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156
八、杂种优势利用的育种程序158
第四节雄性不育性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159
一、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的意义159
二、雄性不育的遗传类型159
三、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的应用161
四、核基因不育系的应用164
第五节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和利用164
一、作物的自交不亲和性164
二、自交不亲和性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165
第六节作物杂交制种技术167
一、选地与隔离167
二、制种田的规格播种168
三、精细管理168
四、花期预测方法169
五、去杂去劣169
六、去雄和人工辅助授粉170
七、分收分藏170
思考题170
技能实训8-1玉米的自交和杂交技术171
技能实训8-2育种试验田的小区收获173
技能实训8-3育种试验地的场圃观摩174
第九章诱变育种176
第一节诱变育种的依据、特点和意义178
一、诱变育种的依据178
二、诱变育种的特点178
三、诱变育种的意义179
第二节诱变因素180
一、物理诱变180
二、化学诱变187
三、理化诱变剂的特异性和复合处理189
第三节诱变育种的方法和程序190
一、处理材料的选择190
二、诱变剂量的确定190
三、处理群体大小的确定191
四、诱变处理后代的选择191
五、不同繁殖方式的作物诱变处理的特点192
六、诱变育种的育种程序192
第四节提高诱变育种效率的方法193
一、根据影响诱变效果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诱变育种效率193
二、提高诱变育种效率的其他方法194
思考题195
第十章远缘杂交育种196
第一节远缘杂交的概念和作用197
一、远缘杂交的概念197
二、远缘杂交在育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198
第二节远缘杂交不亲和的原因及克服方法200
一、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其原因200
二、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201
第三节远缘杂种夭亡、不育及其克服方法204
一、远缘杂种的夭亡与不育性204
二、克服远缘杂种夭亡和不育的方法205
第四节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与选择206
一、远缘杂种后代性状分离和遗传的特点206
二、远缘杂种后代分离的控制206
三、远缘杂种后代处理的育种技术207
思考题208
第十一章倍性育种209
第一节多倍体育种210
一、植物多倍体的种类、起源及其意义210
二、多倍体育种技术213
第二节单倍体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218
一、单倍体的起源、类型及特点218
二、诱导产生单倍体的途径和方法220
三、单倍体的鉴别与二倍化222
四、单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222
思考题223
第十二章抗病虫性育种224
第一节抗病虫育种的意义与特点225
一、作物抗病性、抗虫性的概念225
二、抗病虫育种的意义与作用226
三、抗病虫育种的特点226
第二节作物抗病虫性的类别与机制227
一、病原菌致病性及其变异227
二、作物抗病虫性的类别229
三、抗病虫性的机制230
第三节抗病虫性的遗传与鉴定231
一、抗病虫性的遗传231
二、基因对基因学说232
三、抗病虫性鉴定234
第四节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及利用235
一、抗原的收集和创新235
二、选育抗病虫品种的方法235
三、抗性品种的利用策略237
思考题238
第十三章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239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培养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241
一、体细胞变异与突变体的筛选241
二、离体培养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243
三、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的其他利用途径245
第二节作物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245
一、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245
二、体细胞杂交技术248
三、杂种细胞的选择250
四、杂种细胞的鉴定250
五、诱导杂种细胞产生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250
第三节基因工程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251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252
二、载体系统及其改造253
三、重组DNA的制备253
四、植物的遗传转化254
五、转基因植株的鉴定255
第四节分子标记与育种256
一、分子标记的分类256
二、构建遗传图谱257
三、分子标记基因定位258
四、分子标记在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260
五、分子标记在辅助选择中的应用260
第五节人工种子的生产程序和方法261
一、人工种子的概念和研究进展261
二、人工种子的结构和研制意义261
三、人工种子的制作262
四、存在问题和展望263
思考题264
第十四章新品种审定、登记、保护与利用265
第一节品种的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265
一、区域试验265
二、生产试验和栽培试验267
三、试验总结268
第二节新品种审定与品种登记管理268
一、品种审定的意义与任务268
二、品种审定与登记管理269
第三节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合理利用271
一、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意义及概念271
二、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273
三、品种保护与品种审定的区别275
思考题276
技能实训14-1品种(系)区域试验总结276
参考文献281
内容摘要
《作物育种技术》(第三版)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按照作物育种的工作过程,以作物育种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为基础,拓宽并丰富了作物育种的实用技能知识,包括:绪论,育种目标,种质资源,作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选择与鉴定,引种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回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远缘杂交育种,倍性育种,抗病虫性育种,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和新品种审定、登记、保护与利用。另外,为了提升学生作物育种专业实践技能水平,还设计了相关的实用技能实训内容。教材融入“思政与职业素养案例”,弘扬我国科学家精神,培养学生敬业奉献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响应二十大号召,学好专业本领维护国家安全,报效祖国。本教材可供高职高专院校农学专业、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和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相关专业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相关教师、广大作物育种工作者、种子生产者与经营者等农业科技工作者、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