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近岸海域生态评价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1.42
5.0折
¥
43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殷安齐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359821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3元
货号1201926618
上书时间2024-06-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1 引言
1.1 海洋生态评价方法
1.1.1 监测项目及调查方法
1.1.2 样品分析与数据处理
1.2 甲藻与海南岛赤潮
2 2006―2007年海南岛重点港湾监控区生态评价
2.1 海南岛重点港湾生态环境特征
2.1.1 清澜港
2.1.2 小海
2.1.3 新村港
2.1.4 东寨港
2.1.5 洋浦港
2.2 监控区站位布设
2.3 初级生产力
2.3.1 初级生产力水平分布
2.3.2 初级生产力垂直分布
2.4 微微型、微型、小型浮游生物(浮游植物)
2.4.1 微微型(光合)浮游生物密度及分布
2.4.2 微型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及分布
2.4.3 微型浮游生物密度及分布
2.4.4 微型浮游生物生物量及分布
2.4.5 浮游植物密度及分布
2.4.6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分布
2.4.7 浮游植物优势种
2.4.8 浮游植物生物量及分布
2.4.9 孢囊密度及分布
2.4.10 夜光藻密度及分布
2.5 大、中型浮游生物(浮游动物)
2.5.1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分布
2.5.2 浮游动物密度及分布
2.5.3 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分布
2.6 大型底栖生物
2.6.1 大型底栖生物种类组成及分布
2.6.2 大型底栖生物密度及分布
2.6.3 大型底栖生物生物量及栖息密度
2.7 鱼类浮游生物(鱼卵和仔、稚鱼)
2.8 现状与评价
2.8.1 初级生产力现状与评价
2.8.2 物种多样性现状与评价
2.8.3 综合评价
3 2009年海口湾生态评价
3.1 海口湾生态环境特征
3.2 监测站位布设
3.3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3.4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3.5 底栖生物群落结构
3.6 鱼卵和仔鱼
3.7 潮间带生物
3.8 渔业资源
4 2009年调楼港生态评价
4.1 调楼港生态环境特征
4.2 监测站位布设
4.3 初级生产力
4.4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4.5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4.6 底栖生物群落结构
4.7 潮间带生物
5 2009年洋浦港生态评价
5.1 洋浦港生态环境特征
5.2 监测站位布设
5.3 初级生产力
5.4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5.5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5.6 底栖生物群落结构
5.7 鱼卵和仔鱼
5.8 游泳生物
6 2009年昌江近岸海域生态评价
6.1 昌江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特征
6.2 监测站位布设
6.3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6.3.1 水采浮游植物
6.3.2 网采浮游植物
6.4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7 2010年海口附近海域生态评价
7.1 假日海滩附近海域
7.1.1 生态环境特征
7.1.2 监测站位布设
7.1.3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7.1.4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7.2 秀英工业排污口附近海域
7.2.1 生态环境特征
7.2.2 监测站位布设
7.2.3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7.2.4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7.3 龙昆沟人海排污口附近海域
7.3.1 生态环境特征
7.3.2 监测站位布设
7.3.3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7.3.4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7.4 海口市污水处理厂深水排放口附近海域
7.4.1 生态环境特征
7.4.2 监测站位布设
7.4.3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7.4.4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7.5 东寨港贝类养殖区
7.5.1 生态环境特征
7.5.2 监测站位布设
7.5.3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7.5.4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8 2010年铺前湾生态评价
8.1 铺前湾生态环境特征
8.2 监测站位布设
8.3 浮游植物
8.3.1 夏季浮游植物类群
8.3.2 夏季浮游植物优势种
8.3.3 夏季浮游植物生物密度
8.3.4 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指数
8.3.5 冬季浮游植物类群
8.3.6 冬季浮游植物优势种
8.3.7 冬季浮游植物生物密度
8.3.8 冬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指数
8.3.9 浮游植物评价
8.4 浮游动物
8.4.1 夏季浮游动物类群
8.4.2 夏季浮游动物优势种
8.4.3 夏季浮游动物生物密度
8.4.4 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指数
8.4.5 冬季浮游动物类群
8.4.6 冬季浮游动物优势种
8.4.7 冬季浮游动物生物密度
8.4.8 冬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指数
8.4.9 浮游动物评价
9 2006―2018年海南岛近岸海域有害甲藻
9.1 甲藻的基本形态特征
9.1.1 细胞壁
9.1.2 鞭毛
9.1.3 色素体
9.1.4 细胞核和细胞器
9.2 甲藻分类
9.2.1 纵裂甲藻亚纲
9.2.2 横裂甲藻亚纲
9.3 海南岛近岸海域甲藻分布
9.4 海南岛近岸海域常见有害甲藻
9.4.1 渐尖鳍藻
9.4.2 具尾鳍藻
9.4.3 米氏凯伦藻
9.4.4 多边舌甲藻
9.4.5 叉新角藻
9.4.6 梭新角藻
9.4.7 夜光藻
9.4.8 利玛原甲藻
9.4.9 海洋原甲藻
9.4.10 慢原甲藻
9.4.11 反曲原甲藻
9.4.12 三叶原甲藻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基于作者所在实验室多年以来的海南岛近岸海域调查数据,从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方面评价了2006-2007年海南岛重点港湾监控区生态状况;2009年海口湾生态状况、调楼港生态状况、洋浦港生态状况、昌江近岸海域生态状况;2010年海口附近海域生态状况、铺前湾生态状况,介绍了2006-2018年海南岛近岸海域(三亚海棠湾、红沙码头、三亚湾、角头湾;东方八所港;昌江近岸海域;儋州白马井码头、洋浦港;临高调楼港;海口南港、镇海港、假日海滩、海口湾、新港轮渡码头、白沙门港、东寨港;海口与文昌之间的铺前湾;文昌湖心港、清澜港;琼海博鳌港;万宁小海、联丰港、乌场码头、大洲岛;陵水分界洲岛、新村港)甲藻分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