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态下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理论与政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常态下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理论与政策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8.27 5.1折 75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崔海龙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16422885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5元

货号1202324366

上书时间2024-06-28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章导论1

节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2

一、研究背景2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5

三、研究的意义8

第二节研究内容11

第三节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14

一、技术路线14

二、研究方法16

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17

节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综述18

一、对技术创新的界定18

二、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21

三、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25

第二节互补资产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综述28

一、关于互补资产的界定问题28

二、互补资产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28

第三节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相关研究综述30

一、动态能力的含义30

二、动态能力的形成及影响因素34

三、动态能力的测量36

四、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和创新影响的研究37

五、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提出38

六、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40

第四节组织学习相关研究综述41

一、关于组织学习概念的界定41

二、组织学习研究的结构维度43

三、组织学习的测量维度43

四、组织学习和技术创新及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44

第五节文献简评47

第三章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概念界定和实证检验49

节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概念界定50

一、引言50

二、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是高层次的技术变革能力51

三、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内含的变革理念53

四、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构成55

第二节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维度验证及其与互补资产关系研究58

一、互补资产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关系分析58

二、变量的测量64

三、量表设计67

四、数据收集73

五、数据分析方法75

六、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76

附录90

第四章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评价研究93

节理论推导94

一、建立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94

二、建立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95

三、建立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和流程97

四、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构建99

第二节案例企业分析评价111

一、案例企业简介111

二、案例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评价对比分析121

附录1133

附录2135

第五章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137

节理论推导138

一、概念模型的建构138

二、概念模型中的要素及其维度139

三、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分析140

第二节实证研究144

一、变量的测量144

二、量表设计145

三、数据收集146

四、数据分析方法147

五、数据分析148

六、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分析158

附录162

第六章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165

节理论分析与推导166

一、概念模型的建构166

二、概念模型中的要素及其维度166

三、互补资产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分析167

四、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分析170

第二节实证研究175

一、变量的测量175

二、量表设计176

三、数据收集176

四、数据分析方法177

五、数据分析178

六、互补资产与技术创新绩效间关系实证分析199

七、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检验201

附录219

第七章组织学习的调节效应研究223

节理论分析与推导224

一、概念模型的建构224

二、概念模型中的要素及其维度225

三、组织学习的调节效应分析225

第二节实证研究228

一、变量的测量228

二、量表设计230

三、数据收集231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232

五、信度检验239

六、效度检验240

七、相关分析243

八、多重共线性检验245

九、组织学习的调节效应检验245

附录253

第八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257

节研究结论258

一、数据分析的发现258

二、研究结论的阐述260

第二节本研究主要的创新点261

一、提出了互补资产的新内涵和维度构成261

二、提出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新内涵和维度构成261

三、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262

四、实证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互补资产与技术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262

五、提出基于互补资产视角下的提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政策和建议263

第三节政策建议263

一、企业应意识到互补资产的重要性,并积极获取内部互补资产263

二、构建战略联盟,整合供应链资源,有效利用外部资源264

三、改变重物轻人的传统观念,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65

四、培育学习型企业文化,创建利于技术创新的组织氛围266

五、建立敏锐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反应速度266

六、提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267

第四节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研究272

参考文献275

内容摘要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国民经济发展逐渐由要素推动转向创新推动。技术创新绩效成为影响国家、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技术创新能力是把技术创新资产转化为技术创新绩效的重要中间变量,但是环境的日益动态性使得原来基于静态环境的技术创新能力理论逐渐不合时宜。基于动态能力观和企业变革理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理论应运而生。本书主要是基于战略管理资源学派“资源-能力-绩效”的理论框架,研究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提升以改善技术创新绩效。本书研究认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互补资产和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显著,并受到组织学习的调节。本书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基础概念部分,主要阐述相关概念的范式;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对本书所涉及到的各概念的既有研究进行归纳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部分,主要是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评价体系、以及基于“资源-能力-绩效”框架下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互补资产、组织学习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关系机制进行理论推导论证,并通过选取案例企业进行实证研究;政策建议部分。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提升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政策建议,以供相关部门采取。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互补资产视角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提升研究”、2020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研究——基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视角”、青岛农业大学项目“新常态下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提升的研究”和“基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与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合作项目“基于实景调研的物流车辆驾驶员行为模型开发与应用”等项目的资助研究成果之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