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学——标准的科学理论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53.96
6.8折
¥
22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麦绿波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10201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28元
货号1201884942
上书时间2024-06-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前言
篇 标准认识篇
章 标准学建立的必要性
1.1 标准学概念的提出
1.2 标准学的客观需求
1.3 标准学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第2章 标准的起源及发展形式
2.1 标准的基本分类和起源
2.2 动物的本能行为标准及其特点
2.3 劳动行为标准
2.4 语言行为标准
2.5 劳动工具标准
2.6 文字标准
2.7 度量衡标准
2.8 文件标准
2.9 标准发展关系的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篇 基础理论篇
第3章 标准的理性认识和理论模型
3.1 标准的多维度理性认识
3.2 标准的理论模型
3.3 标准作用意义的认识
3.4 标准与文件和的区别
参考文献
第4章 标准的概念
4.1 标准的广义概念
4.2 标准的狭义概念
4.3 标准的形成范式
4.4 标准和标准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5章 客观存在的标准形式
5.1 客观标准的概念和类型
5.2 物质标准形式
5.3 生物标准形式
5.4 能量标准形式
5.5 环境标准形式
5.6 客观标准的特点
参考文献
第6章 主观建立的标准形式
6.1 主观标准的概念和类型
6.2 主观建立标准的动机
6.3 行为标准形式
6.4 物质标准形式
6.5 文件标准形式
6.6 现象标准形式
6.7 主观标准的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第7章 主观认识的客观规律标准形式
7.1 主客观标准的概念和类型
7.2 哲学标准形式
7.3 自然科学标准形式
7.4 心理学标准形式
7.5 美学标准形式
7.6 社会科学标准形式
7.7 主客观标准的关系及特点
参考文献
第8章 标准的地位
8.1 圉际纽带地位
8.2 公共契约地位
8.3 有效知识地位
8.4 可信依据地位
8.5 标准地位综述
参考文献
第9章 标准的性质
9.1 建立标准性质的意义
9.2 标准的本体性质
9.3 标准性质的应用
参考文献
0章 标准的功能和作用
10.1 标准功能和作用的内涵
10.2 研究标准功能和作用的意义
10.3 标准的功能
10.4 标准的作用
10.5 标准功能和作用的关系与特点
参考文献
1章 标准的基本原理
11.1 标准基本原理的概念
11.2 标准的原理系统
11.3 标准原理的符合性认证
参考文献
2章 文件标准的分类和型式
12.1 文件标准分类的意义
12.2 文件标准的分类属性关系
12.3 技术标准的分类
12.4 管理标准的分类
12.5 工作标准的分类
12.6 技术、管理、工作标准类别间的关系
12.7 标准分类的应用
12.8 文件标准的新型式类别
参考文献
第三篇 标准体系篇
3章 标准体系的概念和作用
13.1 标准体系起因的推论
13.2 标准体系的概念
13.3 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阶段
13.4 标准体系的作用和作用效果
13.5 标准体系的价值特性
13.6 新型标准体系
13.7 标准体系的应用
参考文献
4章 标准体系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14.1 标准体系符合性问题的提出
14.2 标准体系的分类
14.3 标准体系的特点和类型空间
参考文献
5章 标准体系的结构关系
15.1 标准体系的结构类型
15.2 标准体系的分类拓扑结构谱系及适用性
15.3 标准体系拓扑结构的要素和含义
参考文献
6章 标准体系建设的方法论
16.1 标准体系及方法论内涵的认识
16.2 标准体系建设的类型、原则和程序
16.3 标准体系建设的理论要素和方法
16.4 标准体系全寿命周期关系
参考文献
7章 分析型标准体系
17.1 分析型标准体系的概念和价值
17.2 标准体系的需求分析
17.3 标准体系框架的设计
17.4 标准体系表的设计
17.5 务析型标准体系的应用
参考文献
8章 自适应标准体系
18.1 自适应标准体系的概念和必要性
18.2 人工智能的概念和方法概要
18.3 人工智能的典型技术和方法
18.4 标准体系所需的自适应内容
18.5 标准体系自适应功能实现的技术和方法
18.6 自适应标准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9章 标准体系的优化方法
19.1 标准体系优化的原因和目标
19.2 标准体系架构的优化
19.3 标准体系中标准的适用性评价
19.4 标准间重复、交叉、矛盾问题的整合方案提出
19.5 标准体系新发展重点和需求的提出
19.6 标准的通用性方案提出
19.7 标准体系的综合优化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第四篇 标准研制篇
第20章 标准构建的方法论
20.1 标准定位关系的格式化
20.2 标准构建过程的程序化
20.3 标准内容的结构化
20.4 标准表述的概念化
20.5 标准间关系的体系化
参考文献
第21章 标准的标准
21.1 标准的形式标准
21.2 标准的内容标准
21.3 标准的管理标准
21.4 特点和应用
参考文献
第22章 标准的编制和研制
22.1 标准制定的概念
22.2 标准的编制
22.3 标准的研制
22.4 砑制型标准和编制型标准的关系
22.5 标准制定的标准化能力要求
参考文献
第23章 产品标准的研制
23.1 产品标准研制的需求背景
23.2 产品标准研制的类型和方式
23.3 产品标准内容的总体设计
23.4 产品标准技术内容的研究
23.5 产品标准内容的验证与权衡
23.6 标准制定的程序性工作
参考文献
第24章 接口标准的研制
24.1 接口标准的特点
24.2 接口标准的内容结构
24.3 机械接口标准的研究要素
24.4 电力/电气接口标准的研究要素
24.5 信息接口标准的研究要素
24.6 光学接口标准的研究要素
24.7 软件接口标准的研究要素
24.8 接口标准的一般要求
参考文献
第25章 试验方法标准的研制
25.1 测试类标准的特点
25.2 标准名称和内容结构的确定
25.3 测试原理的研究与选择
25.4 测试条件的确定
25.5 试剂和材料的确定
25.6 设备/仪器/装置的确定
25.7 试样及其制备
25.8 测试程序的建立
25.9 测试结果处理的方法
25.10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方法
25.11 洌试类标准的成果要求
25.12 测试类概念的标准化
参考文献
第26章 信息交换标准的研制
26.1 信息交换标准的概念和需求
26.2 信息交换标准的类型和使用对象范围
26.3 信息交换标准的结构
26.4 信息交换传输模型的主题性内容
26.5 信息交换字符的主题性内容
26.6 通信接口标准的主题性内容
26.7 通信协议的主题性内容
26.8 数据格式的主题性内容
参考文献
第27章 产品品种规格标准的研制
27.1 产品品种规格标准的特点
27.2 产品品种规格标准的内容结构
27.3 产品品种规格的分类与命名
27.4 产品品种规格的优选原则
27.5 产品品种规格的优选
27.6 产品品种规格标准的管理内容
27.7 产品品种规格应用指导关系的设计
参考文献
第28章 命名标准的研制
28.1 命名标准的概念和用途
28.2 命名标准的类型
28.3 命名标准研制的主体定位
28.4 命名代号的编号方法
28.5 命名对象的分类方案
28.6 命名标准的管理内容
参考文献
第29章 术语标准的研制
29.1 术语标准的概念和用途
29.2 术语标准的类型
29.3 术语标准的结构
29.4 标准类型定位和术语概念体系设计
29.5 术语和定义的表述
29.6 术语标准的表述格式
参考文献
第30章 分类和代码标准的研制
30.1 分类和代码标准的概念和需求
30.2 分类和代码标准的类型
30.3 分类和代码标准的结构
30.4 分类方案设计
30.5 编码设计
30.6 信息分类与代码表
30.7 标准代码的应用方式
参考文献
第31章 图形符号标准的研制
31.1 图形符号标准的概念和用途
31.2 图形符号标准的类型
31.3 图形符号标准的结构
31.4 图形符号的研制程序
31.5 图形符号的表示规则
31.6 图形符号的设计要求和方法
31.7 图形符号内容的表达
31.8 图形标志的使用场所和设置要求
参考文献
第32章 团体标准的理论关系和构建方法
32.1 团体标准的起源
32.2 团体标准的概念及地位
32.3 发展团体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32.4 团体标准的性质和特点
32.5 团体标准的范围
32.6 团体标准的研制和编制
32.7 团体标准的管理
32.8 团体标准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33章 标准的军民通用模式
33.1 标准军民通用的意义和研究总体思路
33.2 标准军民关系的管理模式分析
33.3 标准类别的军民通用性分析
33.4 标准内容的通用性分析
33.5 标准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第34章 标准途径的技术积累模式
34.1 技术积累的内涵和价值
34.2 技术积累的问题
34.3 技术积累的途径分析
34.4 标准技术积累的优势和特点
34.5 标准技术积累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35章 标准的合格评价
35.1 标准评价要素的提出
35.2 标准的需求要素
35.3 标准的知识要素
35.4 标准的特征要素
35.5 标准的价值要素
35.6 标准的影响力要素
35.7 标准合格评价要素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五篇 标准实施与监督篇
第36章 标准实施的方法
36.1 标准实施的目的
36.2 标准的执行模式
36.3 标准的选取
36.4 标准实施方案的制定
36.5 标准实施准备
36.6 标准实施活动及措施
36.7 标准实施的支持手段
36.8 标准实施的检查与评价
参考文献
第37章 标准产品化
37.1 标准产品化的概念
37.2 标准产品化的类型
37.3 实物类标准的产品化
37.4 实物表达类标准的产品化
37.5 数据元类标准的产品化
37.6 表示类标准的产品化
37.7 模板类标准的产品化
37.8 程序类标准的产品化
37.9 软件类标准的产品化
37.10 行为类标准的产品化
37.11 现象类标准的产品化
37.12 标准产品化的特点和好处
第38章 标准实施监督的方法
38.1 标准实施监督的概念和意义
38.2 标准实施监督的分类
38.3 标准实施监督的依据和时机
38.4 标准实施监督的要素
38.5 标准实施监督的系统性流程
参考文献
第39章 标准符合性评定
39.1 标准符合性评定的概念和意义
39.2 标准符合性评定的类别及认证分类
39.3 标准符合性评定的体制与机制
39.4 标准符合性评定的依据
39.5 机构和评定的要求和内容
39.6 标准符合性评定的标志
参考文献
第六篇 标准维护篇
第40章 标准复审的方法
40.1 标准复审的目的和意义
40.2 标准复审的周期
40.3 标准复审的程序
40.4 标准复审的方式
40.5 标准复审的内容及要素
40.6 标准复审的结论及意见
40.7 标准复审的成果应用
参考文献
第41章 标准修订的方法
41.1 标准修订的概念
41.2 标准修订的依据和目标任务
41.3 标准修订的程序和内容
41.4 标准贡献履历的建立
参考文献
第42章 标准维护的方法
42.1 标准维护的概念
42.2 标准维护的分类
42.3 标准维护系统
42.4 标准维护方案的提出和实施
42.5 标准维护的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是标准的科学理论原创著作,系统性地创建了《标准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标准学》的理论体系。《标准学》是研究标准科学理论的学说,是标准系统性的科学理论。《标准学》和《标准化学》是标准化学科领域的两大核心科学理论,一个是研究标准化的"因",另一个是研究标准化的"果",两个科学理论分别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标准化学》主要是研究统一化的形式、状态、现象、规律、方法等的学问,是研究"统一化"的学问。《标准学》主要是研究标准的类型、体系、特性、研制方法、评价、实施、维护等的学问,是研究"约定"的学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