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量分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定量分析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4.98 5.5折 27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寿珩 主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0025607

出版时间1994-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7元

货号1201546215

上书时间2024-06-21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上编原理部分
章绪论
1.1分析化学与定量分析的范畴、任务和作用
1.2定量分析的方法
一、化学分析法
二、仪器分析法
1.3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一、采样
二、试样调制
三、试样预处理
四、反应条件的控制
五、测定
六、计算
1.4学习定量分析应注意事项
第二章误差和数据处理
2.1有关误差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
二、准确度与精密度
2.2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二、减小测量误差
三、增加平行测定次数以减小随机误差
四、消除测量中的系统误差
2.3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
一、置信区间和置信概率
二、可疑值的舍弃——过失误差的判断
三、显著性检验
2.4分析质量控制
一、分析质量
二、分析质量控制(AQC)
2.5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
一、有效数字及其修约
二、数据运算规则
习题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
3.1概述
一、滴定分析的方法
二、滴定分析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三、滴定分析进行的方式
3.2滴定分析的标准溶液
一、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标定
3.3滴定分析的计算
一、溶液浓度配制的计算
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三、计算基本公式
习题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
4.1酸碱质子理论
一、酸碱定义和共轭酸碱对
二、共轭酸碱对中Ka与Kb的关系
4.2不同酸度溶液中弱酸存在形式
4.3酸碱溶液中酸度的计算
一、处理酸碱平衡的方法
二、酸碱溶液中酸度的计算
4.4酸碱指示剂
一、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
二、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三、混合指示剂
4.5滴定曲线和指示剂选择
一、强碱滴定强酸
二、强碱滴定一元弱酸
三、强酸滴定弱碱
四、多元酸的滴定
五、多元碱的滴定
六、酸碱滴定中CO2的影响
4.6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一、铵盐中氮的测定
二、烧碱中NaOH和Na2CO3的测定
三、磷的测定
习题
第五章沉淀滴定与重量分析
5.1分析化学中的沉淀反应
5.2沉淀滴定法
一、概述
二、滴定曲线
三、银量法滴定终点的确定
5.3重量分析
一、重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二、沉淀的溶解度、结构和纯度
三、过滤、洗涤、烘干与灼烧
四、重量分析的计算
习题
第六章络合滴定法
6.1概述
6.2EDTA及其络合平衡
一、EDTA的性质
二、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特点
三、EDTA络合物在溶液中的平衡及副反应系数
6.3络合滴定曲线
一、滴定曲线
二、影响突跃的主要因素
三、酸效应曲线与酸度控制
6.4金属指示剂
一、金属指示剂变色原理
二、金属指示剂的封闭、僵化和氧化变质现象
6.5络合滴定的应用
一、络合滴定的方式
二、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三、络合滴定的一些注意事项
习题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7.1氧化还原反应
一、条件电位
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与滴定反应定量进行的条件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7.2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一、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二、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7.3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重铬酸钾法
二、高锰酸钾法
三、碘量法
四、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7.4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
习题
第八章吸光光度法
8.1概述
一、比色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光的基本性质
三、光的选择吸收和溶液的颜色
8.2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一、光的吸收定律
二、吸收光谱曲线
8.3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一、对显色反应的要求
二、显色反应条件
8.4比色分析和分光光度分析的方法和仪器
一、比色分析和分光光度分析的方法
二、测定方法
三、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四、分光光度计
8.5测量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一、有色溶液偏离Beer定律所引起的误差
二、仪器误差
三、读数误差
四、测量条件的选择
8.6光度分析法的应用
一、高含量组分测定——示差法
二、溶液中多组分测定
三、光度滴定法
习题
第九章电位分析法
9.1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一、指示电极
二、参比电极
三、电池电动势的测量
9.2pH值电位测定法
一、玻璃电极
二、DH值的电位测定法
9.3离子选择电极
一、离子选择电极的测量原理
二、离子选择电极的种类
三、离子选择电极的测定方法
四、离子选择电极的应用
9.4电位滴定法
一、仪器装置
二、滴定终点的确定
三、电位滴定法的应用和指示电极的选择
习题
第十章几种仪器分析法简介
10.1极谱分析法
一、仪器装置和方法简介
二、极谱测定过程的特点
三、极谱定量分析法
四、新的极谱分析方法
10.2发射光谱分析法
一、光谱的产生
二、火焰光度法
三、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10.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一、基本原理
二、仪器装置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四、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
五、原子吸收中的干扰及其抑制
10.4气相色谱法
一、气相色谱仪的装置和分析流程
二、气相色谱法的理论基础
二、气相色谱法的定量分析
10.5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编实验部分
第十一章定量分析实验概述
第十二章分析天平
第十三章滴定分析量器和基本操作
第十四章滴定分析的各种方法
第十五章光度分析法
第十六章电位分析法
参考文献
习题答案
附录

内容摘要
《定量分析(非土壤农化各专业用)(第3版)》内容简介:《定量分析》版是1978年根据高等农林院校教材编写工作会议精神编写的试用教材,供农业院校非土壤农化各专业使用。参加编写工作的有中国农业大学朱寿珩和当时的西北农学院曲尔复、江苏农学院计维浓及华南农学院梁德研。封面署名为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学院等编。
第二版由原编写组于1983年修订。因梁德研调离农业院校,经教材修订委员会同意改由西北农学院薛澄泽参加。封面署名为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学院、南京农学院合编。一、二版均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二版修订迄今,已达10年之久。原来的某些内容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要求。而且,随着法定计量单位的颁布,有关浓度的表示与计算方法变化较大,所以,原书使用诸多不便,亟待修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