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贫困识别和扶贫政策瞄准效果测度与评价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61.14
6.2折
¥
99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章贵军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1841657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9元
货号1202795258
上书时间2024-06-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发现
第2章 农村居民家庭贫困特征识别
2.1 多维贫困特征测度与识别
2.2 主观贫困特征测度与识别
第3章 个人贫困测度与特征识别
3.1 基于改进的Rothbath方法个人贫困测度
3.2 基于收入分配假定的个人贫困测度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村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测度与识别
4.1 等价尺度及贫困脆弱性测度方法
4.2 样本数据统计描述及说明
4.3 贫困脆弱性测度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乡相对贫困特征及变动原因测度
5.1 研究模型与方法
5.2 测度结果分析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政策性金融扶贫项目减贫效应测度与评价
6.1 政策性金融项目实施效果测度方法
6.2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6.3 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扶贫小额信贷减贫效应测度与评价
7.1 扶贫小额信贷项目减贫效应测度方法
7.2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7.3 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职业技能培训扶贫效果测度与评价
8.1 职业技能培训多维减贫机制分析
8.2 测度方法
8.3 项目测度结果及评价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脱贫攻坚”期间的减贫弹性测度
9.1 测度模型
9.2 数据统计描述
9.3 静态模型测度分析
9.4 动态模型测度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精准扶贫案例评价
10.1 M县贫情简介
10.2 政府脱贫攻坚安排部署
10.3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10.4 脱贫攻坚路径分析
10.5 脱贫攻坚成功经验总结
10.6 本章小结
第11章 居民收入结构不平等的动态特征测度
11.1 收入结构不平等测度方法
11.2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说明
11.3 居民收入结构不平等的动态特征比较
11.4 本章小结
第12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2.1 研究总结
1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的研究目的在于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发现贫困特征和评价脱贫攻坚期间一系列扶贫政策的减贫增收效果以及总结我国脱贫攻坚成功的经验,从而为其它发展中国家或后扶贫时期我国治理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提供研究依据。具体而言,本书结合微观经济理论、统计测度方法和微观数据从精准贫困识别和扶贫政策瞄准减贫增收两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精准贫困识别从家庭和个人两个层面识别贫困:家庭层面包括多维贫困测度、相对贫困测度、主观贫困测度、贫困脆弱性测度;个人层面根据家庭消费资源分配情况测度个人贫困。扶贫政策瞄准效果测度包括利用统计方法和计量经济模型测度政策性金融、小额信贷扶贫、职业技能培训等扶贫政策的减贫增收效果。此外,研究还系统测度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减贫弹性,同时评价区域之间协同合作的减贫效果;根据实地调查数据系统阐述脱贫攻坚的成果并总结脱贫攻坚成功的“中国模式”。研究核心观点主要有五个方面:①政策性金融扶贫项目有利于改进一般贫困户的收入和收入结构,但是,政策性金融扶贫项目可能存在瞄准偏差,其对于改进某些特殊类型贫困群体收入存在低效的可能;②研究比较发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具有不同的相对贫困特征,基于ELES模型测度的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相对贫困线表明,城乡相对贫困线差异较大,应采取不同的相对贫困标准;③中国脱贫攻坚期间的减贫成就得益于“先富带动后富”的统筹经济发展策略,东部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经济增长和改善收入不平等性的减贫弹性低,减贫成就主要依赖于经济增长促进减贫;④较低贫困线下平均年龄较高家庭脱贫率及返贫率与年龄较轻人群相差不大,而在较高贫困线下二者相差悬殊;平均年龄越大的家庭,脱贫越困难,返贫可能性却更大;⑤人口规模大的家庭中的女性户主和儿童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较大,而男性户主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比较小。此外,基于等价收入的家庭资源分配模型的研究还表明,不考虑消费规模经济可能高估家中不同特征人口贫困程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