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禅宗般若思想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早期禅宗般若思想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5.71 5.1折 89 全新

库存2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陆杰峰

出版社巴蜀书社

ISBN9787553117751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1202841222

上书时间2024-06-13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陆杰峰,1991年生于浙江余杭。2009年至2020年就读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赖永海先生,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兼任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研究基地、道学与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佛教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综述

三 方法结构

第一章 般若思想概述

第一节 般若之理境

一 缘起假名似有

二 一切空无所有

三 法性清净平等

第二节 般若之修行

一 菩提心与六度

二 无取无舍三昧

三 菩萨行道阶位

第三节 般若之果德

一 全面智慧

二 自由不染生死

三 无上正觉成佛

第二章 达摩禅的“无相虚宗”

第一节 “虚宗”的含义

一 《续高僧传》的达摩禅

二 “虚”的语境与用例

三 情事无寄的禅风

第二节 《楞伽经》与般若思想

一 唯心与无境

二 自证与佛乘

三 圣智与法身

第三节 《二人四行论》的虚宗特质

一 自心现量

二 无得正观

三 无知无觉

第三章 道信禅的“一行三昧”

第一节 “般若退贼”的含义

一 “吉州退贼”的文献记载

二 道信的念般若退贼

三 退贼的禅法象征

第二节 道信与《文殊般若经》

一 《文殊般若经》的文本

二 《文殊般若经》的流传

三 《文殊般若经》与南天竺—乘宗

第三节 一行三昧的法界与念佛

一 法界与心体

二 念佛与念心

三 方便与次第

第四章 东山法门的“无得守心”

……

内容摘要
本书通过分析达摩禅、道信禅、东山法门、《坛经》的禅法以及早期禅宗对于《金刚经》和《般若心经》的诠释,认为早期禅宗以如来藏思想的“自心”为内容议题、以般若波罗蜜多为形式显示的方法,充分发挥了究竟无所得的“虚宗”风格。关于缘起之理境,早期禅宗依“自心现量”建立空相应缘起,说明一切法为自心所现,而自心及一切法皆空寂无生;关于实现之果德,早期禅宗认为,无所得的修学成就全面而的一切智智、不染生死的自由解脱、悲智圆满的无上正等觉;关于修行之道路,早期禅宗所用禅法方便各有不同,但共通的旨趣皆是遍学一切而于一切都无所行、无所住、无所证。故从形式与方法而言,早期禅宗的修学即是甚深的“行般若波罗蜜多”。

主编推荐
本书探讨了早期禅宗般若思想的理论渊源,通过细致的文献梳理,将禅宗般若思想研究向前做了推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