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第2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第2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9.56 5.9折 49.8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翔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632214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1202972428

上书时间2024-06-13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何翔,江西农业大学副教授。从教14年来先后获得“高等教学重量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优秀教师”、“教学很好奖”、“最受学生欢迎教师”、“优选工作者”、“科研优选个人”、“很好课程奖”等荣誉称号。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大赛、全国金融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等重量学科竞赛,获得一二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

目录
导言 1

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1

二、金融是把双刃剑 2

三、金融学的产生、发展及

演变 5

四、金融学的框架内容 6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7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和形态变迁 8

一、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

交换的产物 8

二、货币形态——从实物货币到

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 10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14

一、价值尺度 14

二、流通手段 15

三、贮藏手段 16

四、支付手段 17

五、世界货币与国际货币 17

第三节 货币制度 18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及内容 18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19

三、人民币与中国的货币制度 25

本章小结 28

本章习题 28

第二章 信用 29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30

一、信用的含义 30

二、信用的产生 30

三、信用的发展 30

四、信用的作用 33

第二节 信用形式 34

一、商业信用 34

二、银行信用 35

三、国家信用 36

四、消费信用 37

五、股份信用 39

六、合作信用 40

七、租赁信用 40

八、国际信用 42

第三节 信用工具 44

一、信用工具的概念 44

二、信用工具的特征 44

三、信用工具的分类 45

四、主要的信用工具 46

五、金融衍生工具 51

本章小结 53

本章习题 53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 54

第一节 利息的性质 55

一、配第的“使用权报酬”说 56

二、西尼尔的“节欲”说 56

三、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说 56

四、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说 56

五、费雪的“人性不耐”说 57

六、凯恩斯的“灵活偏好”说 57

七、马克思的“剥削论” 57

第二节 利率的种类 58

一、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58

二、单利与复利 58

三、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59

四、市场利率与官定利率 60

五、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 61

六、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61

七、差别利率与优惠利率 62

八、基准利率 62

第三节 利率的结构 62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 63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 64

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及其理论 66

一、西方利率决定理论 66

二、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71

三、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 71

第五节 利率的作用 72

一、利率是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

调节器 72

二、利率是联结宏观和微观经济的

纽带 73

三、利率是反映经济态势的重要

指标 73

四、利率影响国际经济活动 73

五、利率变动影响经济的实证 74

第六节 我国利率体制改革 76

一、自1979年以来我国利率改革的

回顾 76

二、利率市场化的提出 77

三、利率市场化进程 77

本章小结 79

本章习题 80

第四章 金融机构体系 81

第一节 金融机构的界定、种类与功能 82

一、金融机构的界定 82

二、金融机构的种类 83

三、金融机构的功能 83

第二节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演变与

发展 84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

金融机构体系 8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机构

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85

三、中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 86

第三节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94

一、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 94

二、区域性的金融机构 94

三、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与

局限性 95

本章小结 95

本章习题 96

第五章 商业银行 97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98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 98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 100

三、商业银行的职能 100

四、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101

五、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 103

六、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104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105

一、自有资本 105

二、存款业务 105

三、其他负债业务 106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107

一、放款(贷款)业务 107

二、投资业务 110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111

一、汇兑业务 111

二、信用证业务 111

三、代收业务 112

四、同业往来 112

五、代客买卖业务 112

六、信托业务 112

七、租赁业务 113

八、其他的中间业务 113

第五节 存款的创造 114

一、几个重要的概念 114

二、存款的创造过程与原理 115

三、派生倍数的修正 117

第六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118

一、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118

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121

本章小结 124

本章习题 124

第六章 中央银行 125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127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 127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128

三、中央银行的性质 129

四、中央银行的职能 130

五、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131

六、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133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135

一、中央银行的业务原则 135

二、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136

三、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137

四、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 138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139

一、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制度的

产生和形成 139

二、金融监管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140

三、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 141

四、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方法 144

本章小结 145

本章习题 146

第七章 金融市场 147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148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和特征 148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149

三、金融市场分类 151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 153

五、金融市场有效运作的条件 154

第二节 货币市场 155

一、拆借市场 155

二、回购协议市场 156

三、票据市场 157

四、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单市场 157

五、国库券市场 158

六、短期信贷市场 158

第三节 资本市场 159

一、证券市场 159

二、证券的发行(一级市场) 159

三、证券交易系统(二级市场) 161

四、二板市场 162

五、证券定价理论 163

第四节 基金市场 165

一、基金与基金市场的概念 165

二、基金的种类 166

三、基金及其市场运作 167

第五节 外汇与黄金市场 168

一、外汇市场 168

二、黄金市场 169

本章小结 170

本章习题 171

第八章 国际金融 172

第一节 国际收支 173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173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174

三、国际收支的调节措施 175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 176

一、外汇 176

二、汇率及其标价法 176

三、汇率的决定和变动 177

四、汇率制度 179

第三节 国际储备 180

一、国际储备的概念、特征与

作用 180

二、国际储备的构成 180

三、国际储备管理 182

本章小结 183

本章习题 184

第九章 货币供求均衡 185

第一节 货币供应量的定义 186

一、货币的范围 186

二、准货币的概念 187

三、货币层次的划分 187

第二节 货币需求 188

一、货币需求的概念 188

二、货币需求理论的演变 188

三、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构造 193

第三节 货币供给 194

一、货币供给的概念 194

二、货币供给形成的机制 195

三、决定货币供给的其他因素 197

四、财政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分析 198

五、货币供给的理论模式 198

六、货币供给理论中的

“新观点” 199

第四节 货币供求均衡 200

一、货币均衡的判断 200

二、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200

三、中央银行对货币供求的调节 201

本章小结 201

本章习题 202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203

第一节 通货膨胀概述 205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205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 205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 206

第二节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208

一、财政赤字 208

二、信用膨胀 208

三、经济发展速度过快与经济

结构不合理 209

四、外债规模过大 209

五、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 209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效应与调控 210

一、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210

二、通货膨胀的社会效应 211

三、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 212

第四节 通货紧缩 212

一、通货紧缩的定义 212

二、通货紧缩的原因 213

三、通货紧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14

四、通货紧缩的治理 215

本章小结 216

本章习题 216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217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219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 219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220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225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229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229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233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234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36

一、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

机制理论 237

二、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

机制理论 238

三、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理论 238

四、国际贸易传导机制 239

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240

六、加入WTO对中国货币政策的

部分影响 240

内容摘要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第2版)》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院校金融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进行编写。全书分十二章,阐述了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率、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货币供求均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等内容。《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财经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基础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和在职人员的培训教材。

主编推荐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第2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内容上尝试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相结合,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体系上坚持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并重,突出金融资产证券化趋势;在逻辑结构和写法行文上采用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相结合,突出金融全球化、开放、统一性特点;同时力求创新,介绍分析了金融发展诸方面新情况、新趋势,我国金融改革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理论研究的前沿动态。与第一版相比,这次修订紧扣当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新形势,加入了近期新的相关数据和近期新的理论前沿及法律法规,更新了部分章节的开篇案例和专题分析,并在每章后增加了即测即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