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交往中的关系建构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微信交往中的关系建构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4.08 5.7折 42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杨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96284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1201999612

上书时间2024-06-11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问题及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研究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关键概念阐释
1.3.1  人际传播与人际关系
1.3.2  CMC与CM人际传播
1.3.3  微信与社交网络
1.4  理论框架
1.4.1  拟剧理论
1.4.2  社会交换理论
1.4.3  社会资本理论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微信中的社交关系网络
2.1  微信中的交往功能分析
2.2  微信中的用户关系
2.2.1  微信用户的基本状况
2.2.2  微信用户的关系呈现
2.3  微信朋友圈的圈层社交
2.3.1  微信朋友圈的用户行为
2.3.2  微信朋友圈的社交价值
2.4  微信群中的关系传播
2.4.1  微信群内的传播生态
2.4.2  微信群中的关系传播特点
3  微信社交与现实交往的比较分析
3.1  现实交往关系的传统特征
3.2  微信社交关系中的变化倾向
3.2.1  社交主体的身份重塑
3.2.2  超越时空的自由选择
3.2.3  关系联结的黏性“湿”化
3.2.4  交往结构的立体整合
3.3  微信社交与现实交往的差异比较
3.3.1  交往方式与交际网络的比较
3.3.2  交往主体与交往场景的比较
3.3.3  交往关系与交往质量的比较
3.3.4  交往动机与交往心理的比较
4  微信社交关系中的角色与身份构建
4.1  微信社交中的个体角色与身份解读
4.1.1  对微信交往主体的角色认知
4.1.2  微信交往场景对个体身份的影响
4.1.3  人际传播信息中的编码/解码
4.1.4  微信交往中的自我认知
4.2  微信社交中的自我表露与隐私管理
4.2.1  微信中的自我表露状况
4.2.2  自我表露与微信社交关系的发展
4.2.3  自我表露与微信中的身份建立
4.2.4  微信社交中的隐私管理
4.3  微信社交中的自我呈现与印象管理
4.3.1  拟剧理论中的自我呈现与印象管理
4.3.2  微信社交中的自我呈现
4.3.3  微信社交中的印象管理
5  微信社交网络中的关系资源交换
5.1  人际传播中的社会交换
5.1.1  社会交换理论的提出
5.1.2  社会交换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5.2  微信社交中的关系资源投入
5.2.1  微信用户的时间投资
5.2.2  微信用户的信息分享
5.2.3  微信用户的情感交流
5.2.4  微信用户的行为互动
5.3  微信社交中的关系报偿
5.3.1  微信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
5.3.2  微信社交中的社会资本获取
5.3.3  微信社交中的社会资本回报
5.4  微信社交中的社会归属
5.4.1  人际交往中的归属需求
5.4.2  微信社交与获得社会归属感
5.4.3  微信社交中的社会归属目标
6  微信社交关系中的异常变化与逃离
6.1  微信社交关系中的异常变化
6.1.1  微信社交中的圈层壁垒与“信息茧房”
6.1.2  微信社交中的“容器人”与群体性孤独
6.1.3  微信社交中的“自晒”与幸福感降低
6.1.4  微信社交中的圈子扩充与亲密度降低
6.1.5  微信社交中的消费围观与情感消解
6.1.6  微信社交中的身份区隔与资本获取隐忧
6.2  微信社交中的倦怠与逃离
6.2.1  微信社交中的使用倦怠表现
6.2.2  微信社交中的逃离原因
7  微信社交中关系建构的价值思考
7.1  微信社交中关系网络的价值思考
7.1.1  微信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7.1.2  微信关系资源的整合与效用“变现”
7.1.3  微信关系网络对社会关系的重建
7.2  微信社交关系中的人文主义思考
7.2.1  微信社交对日常生活图景的“重构”
7.2.2  微信社交中的人文反思
7.3  微信社交与现实交往的关系互补
7.3.1  微信社交对现实交往的依存与延续
7.3.2  微信社交对现实交往的促进作用
7.3.3  微信社交与现实交往的互补表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微信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深度访谈人员名单
附录3  深度访谈提纲
后记

内容摘要
移动互联与网络化生存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往方式与人际关系的建立,随着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介的出现与发展,这种影响与改变表现得日益明显。
在此前提下,《微信交往中的关系建构研究》聚焦于微信中的社交关系网络,考察其中的关系建构的特点、表现、变化、过程及其对现实交往的影响。
《微信交往中的关系建构研究》主要运用人际传播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包括身份传播理论、拟剧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作为本研究的主要理论支撑。依托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在重点考察和分析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的基础上,针对微信社交网络中人际交往发生的变化、人际关系中自我信息的披露与个体身份的建构、人际交往中关系的投资与回报、社交媒介中人际关系的异化与逃离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观照与剖析。通过微信社交与现实交往的比较,探讨移动社交媒介中的人际关系对现实交往中人际关系的影响与重构。
具体看,除章绪论内容外,《微信交往中的关系建构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六个部分。
部分:对研究对象做基本概况介绍和基本概念阐释,以构建研究问题的研究基础。在本部分点明微信的社交属性和交往功能设置,描绘微信中存在的关系种类,通过对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的社交价值与关系传播的分析,勾勒出微信的社交关系网络样貌。
第二部分:探究传统现实交往中的表现特点与微信社交的变化倾向,比较分析微信社交与现实交往中人际关系的差异,构建后续问题研究的立论基础。
第三部分:传播主体在微信社交关系网络中通过人际互动和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来获取和构建身份,从而推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本部分通过身份传播理论和拟剧理论来剖析微信社交网络中的个体身份构建,即对“主观性自我”和“认定自我”的认知与构建。从个体心理角度看,微信用户主要通过自我表露完成对“主观性自我”的认知和身份建构;从符号互动角度看,微信用户主要通过自我呈现完成对“认定自我”的形象展示和印象管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