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4.35 3.5折 ¥ 69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耿明斋 编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13658102
出版时间2019-06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1201940801
上书时间2024-06-11
整村调查是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百县千村人口流动调研与数据库建设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2019年是项目实施的第三个年度,本报告是基于此次调研收集的信息由各调研组编写的专题研究成果汇总。中原发展研究院组织整村调查并不是仅仅关注当前农村人口流动的情况,同时也希望记录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及居住空间结构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变化,为对相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研究的人士提供参考借鉴。
耿明斋,1952年生,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兼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中国校友会网2011年第三届入选)、省级特聘教授、应用经济学博士一级学科及博士后流动站牵头人、国民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先后兼任河南省“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人大代表、省人大财经委委员等。
一章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与居住的空间特征及启示
——基于河南省15个乡村的微观调研数据
一、引言
二、调研村庄及相关数据的简要说明
三、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空间分布总体情况及主要特征
(一)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空间分布总体情况
(二)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空间分布主要特征
四、分就业地点的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特征
(一)分就业地点的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性别结构
(二)分就业地点的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结构
(三)分就业地点的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结构
(四)分就业地点的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行业结构
(五)分就业地点的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结构
五、分就业地点的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居住空间特征
(一)分就业地点的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常住地点结构
(二)分就业地点的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未来可能定居地点
结构
六、结论或启示
(一)农村这一居住空间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且发挥
重要作用
(二)对河南省各城市层级人口承载能力的再认识
(三)产业结构仍是河南省城镇化乃至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
短板
(四)分就业地点的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结构、工作
行业结构、收入结构等特征与就业地点的层级正相关
(五)分就业地点的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高等教育结构主要与大学所在地有关
(六)高学历人员更容易实现就业与居住空间的融合
第二章人口流动与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小农的分化与演进
——基于河南省15个乡村的微观调研数据
一、引言
二、家庭经营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中国的小农经济是人多地少资源禀赋条件下的结果
三、人口流动、老龄化与小农的分化
四、人口流动、老龄化背景下小农的演进:中农的崛起及家庭农场的
出现
五、小农分化与演进的几个基本判断和政策建议
(一)几个基本判断
(二)政策建议
第三章河南省农村金融的现状分析
——基于河南省15个乡村的微观调研数据
一、调研背景
二、调研情况
三、外出务工及家庭收入情况
(一)外出务工主要集中在省内
(二)收入存在较大差异,劳动收入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四、农户借贷需求
(一)调研对象六成没有借贷需求
(二)从全国层面来看,农村借贷发展和需求潜力巨大
(三)家庭净积累和房屋引致的信贷需求
(四)调研数据和全国有偏差的原因分析
五、农户状况
(一)借贷金额半数在5万元以下
(二)借贷周期九成在3年以下
(三)借贷主要用于治病和建/购房
(四)借贷金额、期限和用途的联合分析
六、农户融资顺序
(一)主要借贷对象是亲戚
(二)融资顺序和社会圈层有关,社会网络的影响巨大
七、正规信贷约束状况
(一)不选择正规金融信贷的原因
(二)复杂的贷款手续源于正规金融机构的垄断性和商业性
(三)贷款利息高主要源于涉农信贷的特殊性和农户的主观感受
(四)不了解贷款渠道主要源于金融知识的匮乏,需要提高农户的金融素养水平
八、农户互联网使用与信贷约束
(一)将近一半的家庭装有宽带互联网
(二)上网价格集中在每年500元或者600元
(三)智能手机使用用户不到一半
(四)调研样本的网络普及率要远低于中部地区水平
(五)智能手机金融类APP的使用率不足20%
(六)使用过的金融产品主要是银行理财和银行小额贷款
九、农业保险状况
(一)规避风险的选择主要是听天由命和依赖政府,市场化方式
非常少
(二)只有了解和认可农业保险,才会有购买意向
(三)不了解农业保险、价格太高和保障水平低阻碍了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购买
十、政策建议
(一)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农民收入
(二)向农民普及金融知识
(三)大力发展普惠金融
第四章关于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调查与建议
——基于河南省15个乡村的微观调研数据
一、农村基础设施
(一)15个调研村庄交通基础设施状况
(二)15个调研村庄日常生活基础设施状况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就学与村小发展
(一)15个调研村庄受访家庭小学适龄儿童就学状况
(二)15个调研村庄小学办学状况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五章河南农村生活现代化程度调查分析
——基于河南省15个乡村的微观调研数据
一、引言
二、大件家用产品购买情况
三、做饭、取暖用能
四、人居环境状况
五、生活现代化程度的人群特征分析
(一)家用产品购买
(二)做饭、取暖用能源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拓宽农村居民理财消费方式,提倡“物尽其用”的家电购买
观念
(二)加强以天然气、电力为主的能源方式供给,促进农村空气
环境治理
(三)以村庄下水道建设为核心,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第六章整村分析报告一
——基于白庄村、巴沟村和靳屋村的整村调查
一、开封市祥符区西姜寨乡白庄村
(一)白庄村人口基本状况
(二)白庄村家庭结构概况
(三)白庄村样本人口分年龄阶段受教育程度
(四)白庄村受访户家庭类型
(五)白庄村农业生产状况
(六)白庄村宅基地面积概况
(七)白庄村家庭收入和其他财产概况
(八)白庄村外出务工人员与留守在家人员信息比较
(九)白庄村务工人员从事不同行业的空间对比
(十)白庄村外出务工人员不同空间对比
二、巩义市站街镇巴沟村
(一)巴沟村人口基本状况
(二)巴沟村家庭结构状况
(三)样本人口受教育程度
(四)巴沟村受访户家庭类型
(五)巴沟村家庭宅基地情况
(六)巴沟村家庭收入和其他财产概况
(七)巴沟村外出务工人员与留守在家人员信息比较
(八)巴沟村务工人员从事不同行业的空间对比
(九)巴沟村外出务工人员不同空间对比
三、新乡市原阳县蒋庄乡靳屋村
(一)靳屋村人口基本状况
(二)靳屋村家庭结构概况
(三)靳屋村样本人口分年龄阶段受教育程度
(四)靳屋村受访户家庭类型
(五)靳屋村农业种植情况
(六)靳屋村宅基地概况
(七)靳屋村家庭收入和其他财产概况
(八)靳屋村家庭务工情况
(九)靳屋村务工人员从事不同行业的空间对比
(十)靳屋村外出务工人员不同空间对比
第七章整村分析报告二
——基于贾楼村、大李营村和前齐继村的整村调查
一、引言
二、调研村庄具体情况
(一)贾楼村
(二)大李营村
(三)前齐继村
三、平原农区村庄的发展状况描述
(一)农业生产经营状况
(二)宅基地和房屋状况
(三)村民生活状况
(四)家庭构成
(五)人口流动与务工情况
(六)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
(七)进城意愿
四、河南省平原农区乡村发展道路选择
第八章整村分析报告三
——基于和庄村、徐沙沃村和程村的整村调查
一、调研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人口情况
(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四)耕地和宅基地
二、人口分布:年龄结构合理,性别比例失衡值得关注
(一)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二)农村性别比例失衡,需要引起重视
(三)性别比例失衡造成的社会现象——艰难的农村婚嫁市场
三、劳动力流动:基于就业、收入来源呈就业地城镇化
(一)本地就业远大于外出就业,劳动力流动首要考虑成本收益
差值
(二)就业行业选择与经济结构、社会网络存在密切关系
(三)务工收入普遍偏低,人均收入趋于平均化
(四)农民工外出转移数量增速稳中有升
四、宅基地退出意愿低,且所建房屋面积呈大户型趋势
(一)宅基地退出意愿普遍较低
(二)房屋建筑面积一定程度上的两极化——艰难的婚嫁市场和
农村养老以及收入分化的体现
第九章整村分析报告四
——基于龙园村、平王宋村和西明义村的整村调查
一、调研村庄总体情况
(一)内乡县湍东镇龙园村
(二)汝州市寄料镇平王宋村
(三)鄢陵县陈化店乡西明义村
二、调研村庄的发展特征
(一)农业生产经营状况
(二)宅基地和房屋面积
(三)家庭人口构成
(四)村民教育状况
(五)人口流动与务工情况
(六)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
(七)进城意愿
第十章整村分析报告五
——基于王庄村、陈庄村和小尚村的整村调查
一、总体概述
二、内黄县楚旺镇王庄村调研情况
(一)农业生产状况
(二)宅基地与房屋状况
(三)务工与人口流动情况
(四)收入状况及家庭财产
(五)环境卫生状况
(六)被访者搬迁意愿
三、开封市通许县陈庄调研报告
(一)农业生产情况
(二)宅基地与房屋状况
(三)务工与人口流动情况
(四)收入状况与家庭财产
(五)环境卫生状况
(六)被访者流转意愿
四、焦作市中站区小尚村调研报告
(一)农业生产状况
(二)宅基地与房屋状况
(三)人口流动与家庭结构
(四)收入状况与家庭财产
(五)进城意愿
五、三个调研点对照分析
(一)农业生产状况
(二)土地流转情况
(三)基本生活状况及未来发展
(四)宅基地与房屋状况
(五)未来前景规划
后记
前言
现代化是由技术进步、效率提升推动经济社会结构演化的过程,是制造业和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乡村人口持续减少和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即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这一点没有异议。有异议的是,在空间上,非农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哪里以及如何生长?是就地分散生长还是在特定空间聚集生长?由农业和乡村转化而来的非农人口在哪里就业和居住?是在原地还是聚集到某些特定空间?这些特定空间以什么样的形态分布?是高度集中还是相对分散?简单说,就是伴随着工业化和非农化,是否存在着要素向异地城镇空间聚集的趋势,以及是否存在着大城市持续增大的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小城镇论”观点以来,围绕上述两个问题的争论至今都没有停止过。有人主张就地城镇化和主要通过发展小城镇实现城镇化,有人主张异地城镇化和主要通过发展大城市实现城镇化。虽然随着实践的演进异地城镇化和大城市强势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后一种主张,但至今仍能时常看到坚持就地城镇化和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观点。政策导向上虽然在不断摇摆的过程中对发展大城市的包容性越来越强,但至今也仍可窥到引导和支持就地城镇化和发展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明显痕迹。
就效率和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来说,经济学理论是支持发展大城市观点的。国际上已经完成工业化、城镇化国家的都市化发展案例和我国近年来大都市快速发展的实践也为上述观点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不管是从成本收益还是从经验案例的角度,人们总是能够找到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合理发展的依据。更重要的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大城市不可能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和相互支撑的关系。换句话说,两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相互比例和空间结构问题。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正像其他许多问题一样,如果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总是会纠缠于很多无谓的争论。我们觉得,有必要回到实践中,回到当事人那里,从微观主体和市场选择的角度看看,到底那些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农民他们就业和生活居住的空间流向是怎么样的,这就是我们启动农村调查项目的初衷。我们想通过实地调查弄清楚,到底那些被非农就业和城市吸引的农民他们就业和居住的去向如何,从而从一个侧面证明城镇化的基本趋势和城镇结构的空间形态。
为此,我们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邀请经济理论素养较高并粗通经济统计方法的青年教师设计了调查问卷,并于2014年开始启动了相关调查,我们将该调查项目命名为“‘百县千村’人口流动信息采集与数据库建设项目”。我们将该调查项目分为“抽样”和“整村”两个序列,并同时启动。不管是抽样还是整村,都以农户为对象。
抽样调查依据统计学的方法,在河南省农村范围内进行随机抽样,确定具体调查对象,组织调查人员亲自去现场找到农户户主或家庭主要成员,按照调查表格涉及内容逐项询问,分别填写,现场收回。所有问卷归拢后统一整理梳理,形成相关数据,并撰写相关报告。抽样调查自2014年以来已连续进行五年,每年组织动员130余名调查人员(以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为主,同时吸纳部分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参加),投入50多万元资金,覆盖河南省内所有县域农村,形成了若干初级调查报告,数据库建设也正在进行中,有望不久与从事“三农”及城镇化问题研究的人员及广大关注农村发展的人士见面。今年也就是第六年的抽样调查也即将展开。
整村调查问卷设计基本采用抽样调查样本,只是在此基础上略作修改,以使其更加适用于人口流动数据采集的目的,同时加上了村庄整体情况的内容。为了操作方便,整村调查村落对象的选择基本上与调查人员故乡重合。2014年*轮覆盖了几十个县域内的近50个村落,由于内容庞杂、工作量大,相关数据资料纳入抽样调查数据体系中一并整理了,未能单独整理出版调查报告。同时,由于财力和人力限制,2015年和2016年整村调查暂停了两年。2017年重新启动,且与抽样调查分开单独组织。为了取得更好的实效,2018年在全省范围内按照纯农业区和制造业发达区及靠近县城或中心城市区和远离县城或中心城市区等不同类型,按照800人(200户,如果超过200户也按200户调查)左右为基准,选定了15个调查对象,分成5个小组,每组负责3个村落,由一位教师为组长带队,仍按故乡原则选派调查人员。调查结束后,除了每组以如实全信息记录的方式形成各自的调查报告之外,还要在全部资料共享原则基础上,梳理出若干专题,由各小组分别形成专题调查报告。本书就是上述这些报告的汇集本。
如项目名称所指,本项调查的初衷是想要用实际经验资料农村人口流动的方向和趋势,从而为研究和判断中国城市发育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所以,农民非农就业流向和进城迁徙定居空间是重点,但问卷内容设计同时也兼顾了由工业化城镇化引出的一系列经济社会结构变化问题,如土地流转和农业经营规模结构变化情况,宅基地占有、空置和流转情况,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来源结构及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对其收入的影响,等等。从这些调查报告中,不仅可以窥测现阶段中国典型农区劳动力就业流动和人口迁徙的规律,也可以为农业经营组织演化、农民家庭收入状况、劳动力就业状况、宅基地占用状况、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素材。
我们也将继续使用这些宝贵资料,全方位、多角度透视农村发展演化中变现出来的各种问题,为政府提供相应的建议,为学术界提供可讨论的思想观点。
2019年的整村调研活动即将启动,我们也将按照2018年调研的模式及时整理出版相关的调查报告,敬请关注,并提出批评改进意见。
耿明斋
2018年10月6日
于中原发展研究院
本项调查的初衷是想要用实际经验资料农村人口流动的方向和趋势,从而为研究和判断中国城市发育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所以,农民非农就业流向和进城迁徙定居空间是重点,但问卷内容设计同时也兼顾了由工业化城镇化引出的一系列经济社会结构变化问题,如土地流转和农业经营规模结构变化情况,宅基地占有、空置和流转情况,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来源结构及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对其收入的影响,等等。
从这些调查报告中,不仅可以窥测现阶段中国典型农区劳动力就业流动和人口迁徙的规律,也可以为农业经营组织演化、农民家庭收入状况、劳动力就业状况、宅基地占用状况、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素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