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文化与诗歌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4.68
5.0折
¥
69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刘怀荣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200408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1201823267
上书时间2024-06-1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刘怀荣,男,文学博士。现为青岛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院长。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首批高等学校首席专家、山东省首届教学名师。出版《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等专著十余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三十余篇。获山东省社科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1次及山东省很好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等奖项。
目录
前言
章 蚕桑崇拜与采桑文学
节 桑崇拜文化的发生
第二节 桑崇拜文化在《诗经》中的表现
第三节 桑崇拜与高襟神女的文学化历程
第四节 桑崇拜与采桑故事的发展
第五节 “采桑女”:美神的人间化
第六节 桑崇拜文化与汉代以后的文学发展
第二章 土地崇拜与思乡怀人诗
节 “土地崇拜”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思乡情结产生的文化基础
第三节 唐前思乡诗的发展演变
第四节 唐前思乡诗抒情模式的确立
第三章 道神祭祀与别情诗
节 祖道释义
第二节 先秦祖道仪式及特点
第三节 祖道仪式与《诗经》中的别情诗
第四节 战国秦汉时期的祖道活动与别情表达
第五节 祖饯诗与别情诗的定型
第四章 牛女神话与七夕节及七夕诗
节 七月七日的民俗活动及七夕节的形成
第二节 牵牛织女神话传说溯源
第三节 牵牛织女神话传说与七夕节的融合及演变
第四节 魏晋六朝诗歌化用牵牛织女神话传说折射出的文化心态
第五节 七夕诗的初步定型
第五章 进谏制度与怨刺诗及《诗》教
节 先秦进谏活动及其制度化
第二节 《诗经》怨刺诗与先秦政治讽谏实践
第三节 怨刺诗与《诗》教关系的再思考
第六章 侠文化与咏侠诗
节 从“士”最初为“武士”说起
第二节 “侠以武犯禁”之重新审视
第三节 《史记?游侠列传》:士人对侠文化的自觉建构
第四节 魏晋六朝士风与侠文化的泛化
第五节 汉魏六朝咏侠诗的情感演变
第六节 汉魏六朝咏侠诗基本模式的确立
第七章 神仙信仰与游仙诗
节 神仙思想的起源及发展
第二节 神仙思想的文学呈现与游仙诗的滥觞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游仙诗的发展与定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重视诗歌发生学的前提下,充分关注诗歌固有的社会功能及诗歌与各种文化、礼俗、制度之间的关系,尝试对中国诗歌类型的形成、定型过程做出若干个案剖析,对诗歌及诗学目前的传统命题进行重新思考。二是把先秦至魏晋南北朝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发展阶段,对各种诗歌类型在初步定型后所呈现的主题、意象和艺术表达的民族化特征进行重新解读,关注其艺术特征形成的早期文化动力,力求能有新的发现。书稿主要选择桑崇拜文化、道神崇拜、进谏制度、牛话和七夕节,土地崇拜、神仙信仰、侠文化与诗歌之关系等个案,探讨了中国早期文化及神话、风俗对诗歌内容、情感、语言特点的影响。力求对诗歌的民族性特点进行神话学、文化学及社会学等多方面的解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