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对照十八史略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97.05
4.9折
¥
198
全新
仅1件
作者(元)曾先之 著;王明辉 等 注译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14615241
出版时间2017-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1201609383
上书时间2024-06-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曾先之,字从野,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年进士,历任多种官职,颇有政绩,与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为同乡好友。文天祥在抗元时兵败被俘,拒不接受元朝廷招降,从容就义,以此报国。而曾先之经历了南宋灭亡至元朝建立,很终选择隐世不出,以“草根”学者的视角,撰写出流传至今的“极简中国史”——《十八史略》。
目录
卷
太古·三皇·五帝一
太古二
三皇二
五帝一〇
夏后氏二一
夏后氏二二
殷三一
殷三二
周四七
周(一)四八
周(二)六〇
春秋战国八一
春秋战国(一)八二
春秋战国(二)九六
春秋战国(三)一〇八
春秋战国(四)一二〇
春秋战国(五)一四〇
春秋战国(六)一四六
春秋战国(七)一五六
春秋战国(八)一六四
春秋战国(九)一七〇
春秋战国(十)一八〇
春秋战国(十一)一八八
春秋战国(十二)二〇〇
春秋战国(十三)二一六
春秋战国(十四)二二四
春秋战国(十五)二三八
秦二四七
秦(一)二四八
秦(二)二五四
秦(三)二六二
秦(四)二七〇
第二卷
西汉二七七
西汉(一)二七八
西汉(二)二八二
西汉(三)二九〇
西汉(四)二九八
西汉(五)三〇四
西汉(六)三〇八
西汉(七)三一二
西汉(八)三一六
西汉(九)三二二
西汉(十)三二六
西汉(十一)三三四
西汉(十二)三三八
西汉(十三)三四六
西汉(十四)三五四
西汉(十五)三六二
西汉(十六)三六八
西汉(十七)三七四
西汉(十八)三八〇
西汉(十九)三八六
西汉(二十)三九二
西汉(二十一)三九六
西汉(二十二)四〇六
西汉(二十三)四一二
西汉(二十四)四一八
东汉四二七
东汉(一)四二八
东汉(二)四三四
东汉(三)四四二
东汉(四)四四八
东汉(五)四五四
东汉(六)四六二
东汉(七)四六八
东汉(八)四七八
东汉(九)四八六
东汉(十)四九四
东汉(十一)五〇〇
东汉(十二)五一六
东汉(十三)五二八
东汉(十四)五三六
东汉(十五)五四〇
第三卷
三国·汉五四九
三国·汉(一)五五〇
三国·汉(二)五五六
三国·汉(三)五六〇
三国·汉(四)五七〇
西晋五七七
西晋(一)五七八
西晋(二)五八六
西晋(三)五九四
西晋(四)六〇二
东晋六一一
东晋(一)六一二
东晋(二)六二〇
东晋(三)六二六
东晋(四)六三二
东晋(五)六三八
东晋(六)六四四
东晋(七)六五二
东晋(八)六五六
东晋(九)六六四
东晋(十)六七六
南北朝六九一
南北朝六九二
南北朝·宋(一)六九四
南北朝·宋(二)七〇二
南北朝·齐七一二
南北朝·梁(一)七二〇
南北朝·梁(二)七二八
南北朝·陈(一)七三八
南北朝·陈(二)七四六
第四卷
隋七五五
隋(一)七五六
隋(二)七六二
唐七七三
唐(一)七七四
唐(二)七八六
唐(三)七九〇
唐(四)八〇二
唐(五)八〇六
唐(六)八〇八
唐(七)八一二
唐(八)八一六
唐(九)八一八
唐(十)八二〇
唐(十一)八二四
唐(十二)八二六
唐(十三)八三四
唐(十四)八三八
唐(十五)八四〇
唐(十六)八四八
唐(十七)八五八
唐(十八)八六四
唐(十九)八七二
唐(二十)八七四
唐(二十一)八八二
唐(二十二)八八四
唐(二十三)八九二
唐(二十四)八九八
唐(二十五)九〇二
唐(二十六)九〇六
五代九二七
五代·后梁(一)九二八
五代·后梁(二)九三八
五代·后唐(一)九五〇
五代·后唐(二)九六〇
五代·后晋九六八
五代·后汉九八〇
五代·后周(一)九八八
五代·后周(二)一〇〇〇
第五卷
北宋一〇〇九
北宋(一)一〇一〇
北宋(二)一〇一六
北宋(三)一〇二六
北宋(四)一〇三四
北宋(五)一〇四〇
北宋(六)一〇四八
北宋(七)一〇五四
北宋(八)一〇六四
北宋(九)一〇七二
北宋(十)一〇八〇
北宋(十一)一〇九二
北宋(十二)一一〇二
北宋(十三)一一一二
北宋(十四)一一二二
北宋(十五)一一三四
北宋(十六)一一四四
北宋(十七)一一五六
北宋(十八)一一六四
北宋(十九)一一七〇
北宋(二十)一一八〇
北宋(二十一)一一九〇
北宋(二十二)一一九八
北宋(二十三)一二〇六
北宋(二十四)一二一四
南宋一二二一
南宋(一)一二二二
南宋(二)一二三四
南宋(三)一二四二
南宋(四)一二四八
南宋(五)一二五六
南宋(六)一二六四
南宋(七)一二六八
南宋(八)一二八〇
南宋(九)一二九〇
南宋(十)一二九六
南宋(十一)一三〇四
南宋(十二)一三一二
南宋(十三)一三一八
南宋(十四)一三二四
南宋(十五)一三三四
南宋(十六)一三四四
南宋(十七)一三五二
南宋(十八)一三六〇
南宋(十九)一三六八
南宋(二十)一三七六
南宋(二十一)一三八四
南宋(二十二)一三八八
南宋(二十三)一三九六
南宋(二十四)一四〇四
内容摘要
《十八史略》是简明叙述中国历史的启蒙书。作者曾先之经历了南宋灭亡至元朝建立,很终选择隐世不出,以“草根”学者的视角,采撷《史记》《五代史记》等正史记载的史实,以时间为轴,以帝王为主线,全景再现从上占至南宋末年的历史变迁和王权兴衰。和其他官修史书不同的是,作者不单记述孤立的历史事件,同时梳理了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厘清了历史人物关系。作者化繁为简,将十八部中国正史凝练于一书,堪称“极简中国史”,因此至明清大为畅行,更东传日本,并且在日本产生了长久而特殊的影响。《文白对照十八史略(共5册)》是靠前首版完整文白对照版本。
精彩内容
"《十八史略》是元代曾先之撰写的一部简明历史读物,采用对正史节略的写法,以时间为序、以帝王为中心,简要地勾勒出上古至南宋的中国历史。五代以前的历史,作者取材于司马迁的《史记》至欧阳修的《五代史记》等十七部正史,宋代史事取材于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篇》与刘时举的《续宋编年通鉴》,共称“十八史”。
《十八史略》最早刊行于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和其他官修史书不同的是,作者不单记述孤立的历史事件,同时梳理了中国上古时代至南宋末年主要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厘清了历史人物关系。匍一出版即在民间大为畅行,至明代,《十八史略》作为书塾中启蒙性的历史读本,成为“不错畅销书”。
《十八史略》作为史书启蒙读本,对日本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史记》《汉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一道在宫廷、幕府内被正式讲读;同时模仿《十八史略》体例、以“史略”为书名的日本历史读物纷纷涌现,在日本基层社会形成一股文化潮流,至今热度不减。
本次出版的《文白对照十八史略》是注译版,以元至正二年(1342)四明郡庠刻本《历代十八史略》十卷本为底本,以日本明治十五年(1882)山中市兵卫刊《标注十八史略读本》七卷本(曾先之编次;陈殷音释;王逢点校,大贺富二再补,今井匡之校订),日本明治十六年(1883)山中市兵卫刊《点注十八史略校本》七卷本(曾先之编次;陈殷音释;王逢点校,石川鸿斋补订)为主要校勘本,并参校明建阳县丞南康何景春刊《立斋先生标题解注音释十八史略读本》等。
元至正本首卷是作者编著的朝代歌谣,与后面的正文相比,内容上并无增加,故省略不录。
元刊本中,南宋以后涉及元朝史实缺漏严重,故据日本刊本补足。如元刊本在“金主守绪突围出,走归德府”之后,接“岁癸巳,归德粮绝,乃趋蔡州。”而日本刊本在此后有大段文字交代背景:
元再使王檝来议夹攻伐金,京湖制置使史嵩之以闻朝臣,皆以为可遂复仇之举,独赵范不喜,曰:“宣和海上之盟,厥初甚坚,迄以取祸,不可不鉴。”帝不从,诏嵩之报使许之。嵩之乃遣邹伸之报谢,且议夹攻汴京。元人许俟成功,以河南地归宋。
癸巳绍定六年,金主奔归德。粮绝,乃趋蔡州。其将崔立以汴京降元。四月,元速不台进至青城,崔立以金太后王氏、皇后徒单氏、荆王从恪等至军。速不台遣送北还。
元以孔子五十世孙元楷袭封衍圣公,整修孔子庙及浑天仪。
凡例
1. 全书采用左页古文原文、右页白话文译文对照的形式;原文中加脚注注释。
2. 对较生僻的文字、较难理解的语句进行注释;注释不涉及语法或文言文句式问题。
3. 对不太常见的古代名物、典章制度进行注释。
4. 涉及人名、地名,如果前文已注,后文不再注释。
5. 古代年号对应的公元纪年在脚注中注释,译文中不再出现公元纪年。
6. 原文有错讹的地方在脚注中加按语予以纠正。
7. 译文在原文基础上用白话文译出。涉及人名、地名或官名均依从原文表述。
8. 原文中的异体字已改为规范字,在译文中以规范字表述(人名、地名除外)。
9. 原文据日本刊本补足的部分,在脚注中加以注释;相应部分的白话译文以日本刊本为准。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