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设计人机工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工业设计人机工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0.76 4.6折 4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阮宝湘 编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51591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1201447652

上书时间2024-06-09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版前言
章人机工程学概论
节人机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一、引例——人机学的思想萌芽源远流长
二、人机工程学的概念和学科名称
三、日常生活中人机学问题的巡视
第二节人机学的形成和发展学科思想的演进
一、中国古籍中的卓越论述
二、人机学的形成、发展和学科思想的演进
三、人机学的学术团体与教育
第三节人机系统与人机工程设计
一、人机系统与人机界面
二、人机工程设计
三、人机工程技术标准简介
第四节人机学与工业设计
一、人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人机工程与工业设计(课堂讨论,教师小结)
第二章人机尺寸及其应用方法
节人体尺寸概述
一、人体测量简史
二、人体测量方法简介
三、人体尺寸数据的部分特性
第二节人体尺寸国家标准和数据分析
一、GB/T10000—19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简介
二、常用人体尺寸数据摘录及简要分析
三、人体尺寸的地区差异和时代差异
四、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人体尺寸
五、其他几个国家的成年人人体尺寸
第三节产品设计中人体尺寸数据的应用方法
一、尺寸修正量
二、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选择
三、产品功能尺寸的设定
第四节设施器物的人体尺寸适应性与动态人体尺寸
一、设施与器物的人体尺寸适应性示例
二、家具与人体尺寸的适应
三、动态人体尺寸与二维人体模板
第三章桌椅设计
节桌椅设计概述
一、座椅与坐姿工作
二、桌椅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坐姿生理解剖基础
一、坐姿脊柱形态及其生理效应
二、坐姿下的体压
三、坐姿下的股骨、肩部、小腿与背肌
四、平衡调节理论
五、工作座椅的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
第三节座椅的功能尺寸
一、座面(前缘的)高度
二、座面倾角
三、靠背的形式及倾角
四、其他功能尺寸
五、GB/T14774—1993《工作座椅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的推荐值
第四节坐垫与靠垫
一、椅垫的生理学评价要素
二、椅垫的软硬性能
三、椅垫材质的生理舒适性
第五节办公桌的功能尺寸
一、桌面高度(桌椅配合)
二、中屉深度
第四章显示装置
节人的视觉与听觉特性
一、感觉器官与感觉类型
二、视觉器官与视觉机制
三、人的视觉特性
四、人的听觉特性
第二节显示装置的类型、设计与布置
一、显示装置的类型与性能特点
二、显示仪表设计的人机学因素
三、显示仪表的布置
第三节信号显示
一、信号显示的类型与特点
二、信号灯的亮度、颜色与闪光
第五章操纵装置
节手足尺寸与人体关节活动
一、人体手足尺寸
二、人体关节的活动
第二节人体的施力与运动输出特性
一、人体的肌力及其影响因素
二、反应时和运动时
三、肢体的运动输出特性
第三节操纵器的人机学原则
一、操纵器的类型与选用
二、操纵器的一般人机学原则
三、操纵器的形状和式样
四、操纵器的尺寸和操作行程
五、操纵器的操纵力
六、操纵器的识别编码
第四节操纵器的布置和控制台
一、操纵器布置的一般原则
二、控制台
第五节常用操纵器的人机学要素
一、按压式操纵器
二、转动式操纵器
三、脚动操纵器
第六节操纵与被操纵对象的互动协调关系
一、引例——操控主从协调关系的重要性
二、操控主从协调的一般原则
三、操控主从协调与行为科学简述
第六章产品设计人机学的若干专题
节手工具及其使用方式
一、手工具的人机学因素
二、几种手工具
三、手工具的使用方式
第二节手机设计中的人机学
一、手机的尺寸与屏幕
二、手机人机界面与交互设计
三、苹果手机移动操作系统iOS中的人机交互
第三节安全性设计与维修性设计
一、安全与防护
二、安全标志与警示
三、维修性设计
第七章视觉传达设计与人机学
节文字设计
一、文字的尺寸
二、字体
三、字形的比例与排布
四、字符与背景的色彩及其搭配
第二节图形符号及标志设计
一、图形符号设计
二、标志设计
第三节展示设计
一、展板及其布置
二、展室设置与展示照明
第八章室内设计与人机学
节生活空间与人体尺寸
第二节光环境与采光照明设计
一、光环境的一般概念
二、天然采光
三、人工照明
第三节声音环境和噪声控制
一、人耳的声音感觉与声压级分贝
二、乐音、噪声与噪声控制
三、室内声环境设计的概念
第四节室内热环境
一、热环境及其对人体、对工作的影响
二、室内与工作场所的适宜热环境指标
第五节振动环境
一、环境振动及人体的振动响应
二、振动对人体及工作的影响
第九章工作空间与工作岗位设计
节工作空间人体尺寸
一、GB/T13547—1992《工作空间人体尺寸》简介
二、工作空间人体尺寸数据的应用原则
三、通过小样本测量建立人体尺寸回归方程的方法
第二节工作空间设计
一、工作空间设计的一般原则
二、工作高度的安排布置
三、水平工作面
四、脚的工作空间
第三节工作岗位设计
一、工作岗位的类型与选择
二、工作岗位的尺寸设计
第四节工作姿势与肢体施力
一、工作姿势对工效的影响
二、肢体施力的合理方法
第十章人机工程CAD软件及应用简介
节人机工程CAD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人机工程CAD软件的基本功能
二、人机工程CAD的优越性和目前的局限
三、几个较知名的人机工程cAD软件
第二节CATIA软件人机工程模块简介
一、人体建模(HumanBuilder)模块
二、人体尺寸编辑(HumanMeasurementsEditor)模块
三、人体姿态分析(HumanPostureAnalysis)模块
四、人体行为分析(HumanActivityAnalysis)模块
第三节中国人人体模型的初步创建
第四节人机工程CAD软件应用实例
一、课题及其条件
二、分析评价步骤简介
三、办公隔断空间平面尺寸的分析评价结论
第十一章人机学的其他专题及未来展望
节人机工程的设计心理学应用
一、综述
二、人机工程的设计心理学应用示例
三、心理测试和心理调查
第二节人机学与新产品的创意开发
一、新产品的人机学创意开发
二、案例及分析说明
第三节人机工程设计的未来展望
一、人机学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设计
二、高技术产品的认知与使用心理
三、坚持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导向
附录
附录A小作业:读书报告
附录B大作业:课程设计与课程论文
一、大作业的目的和一般要求
二、课程设计
三、课程论文
四、课程设计与课程论文题目
附录C部分人机工程学方面的国家标准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是高等学校本科的人机工程学教材,主要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编著,除人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外,内容侧重在工业设计的三个领域,即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人机工程问题。在附录“课程设计和课程论文指导书”里,详细说明了大作业的目的、要求、步骤和方法,并列出一百多个供选择的课程设计和论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本课程的自我钻研和应用实践。

精彩内容
第3版前言本书第2版于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14年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16年又获评“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2010—2016年共印刷7次。据我们所知,选用该书的高校不少于七八十所。
    在这种情况下修订,尤感责任之重。人机工程不同于体系完整、结构稳定的基础学科,它侧重应用,除基本理论以外,教材还必须紧密结合当今科技、经济、生产与生活实际。如“公共电话亭的人机学改进设计”这样的问题,十年前编进教材很自然,但如今中国平均两人就有一部手机,上述问题还适合于留在教材里吗?走进国内各大型电商商场,新型家用电器琳琅满目;来到大型超市,洁具、厨具等日用品目不暇接。所有这些新产品的开发设计都有人机学因素的参与;同时,用人机学审视它们,所有产品也都仍然存在改进、升级的空间。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深感人机学教材要做到“与时俱进”非常不容易。本次修订就是在这样的认知和情况下勉力而为的,力求比第2版有确确实实的提高。
    本次修订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剔除过时的“应用示例”,更新、增补了20多个新示例。用典型案例阐明学科思想和应用方法,生动而且启发性强,为本书所一直专注。对应用示例“吐故纳新”,是第3版力求跟上时代的努力之一。但经典案例得到了保留,不仅因为它们在人机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更在于它们的启发性不会“过时”。
    2)增加了第六章第二节“手机设计中的人机学”。在数码科技时代、“互联网+”时代,人机交互设计的重要性大大提升。手机,尤其是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的移动操作系统iOS中,蕴含着丰富而优秀的人机交互元素,可供各设计领域人员处理人机交互问题时学习借鉴。这是第3版力求跟上时代的另一个努力。
    3)在对第十章内容进行修订的同时,还对74个插图全部改画或做了图像处理,因为第2版中这一章的灰度图不够清晰。此外,还改画了其他章节中的十几个插图。对全书文本再次清理“瘦身”,以求简洁清朗。
    4)较大幅度地删减了第2版中有关光、声、热等科技方面较深的内容,删减了一些资料性质的图表。
    第3版总篇幅大体与第2版持平。
    刘永翔负责手机设计中的人机学一节的编写和插图的改画,并提供了部分新的应用示例;研究生王赞、龙云飞、都思佳参与了其中部分工作。董明明负责第十章的修订;研究生赵艳辉参与了其中部分工作。阮宝湘制订修订规划,统筹定稿全书新增、修改、删减的内容,并依据第3版更新相应课件。
    感谢选用本书师生们的信任,诚望第3版能得到业内同仁、读者更多的批评指正。
    阮宝湘于北京第2版前言本书于2005年5月发行版,至2008年3月第3次印刷,累计印刷14000册。2008年以本书第2版申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准入选后,按规定完成了修订工作。对比版,第2版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改进:
    1)增加了“第十章人机工程CAD软件及应用简介”。
    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在人机工程领域的应用相对略显滞后,但近年国际上商用人机工程CAD软件的问世加速,预示着CAD方法在本领域正方兴未艾,本科教学理应及时跟进。第十章的内容有:人机工程CAD软件的发展现况;以CATIA V5中的“人机工程设计和分析”模块为例,简介其4个分模块的功能及操作方法;中国成年人人体模型的初步创建;人机工程CAD软件的一个应用实例。这样,就在有限篇幅里,给学生展示了人机工程CAD软件及其应用方法的概貌。
    2)删减了过于艰深的部分,如光环境、声音环境、热环境中的一些物理学概念与参量;精简了较为繁复或渐趋过时的内容,如部分人机工程国家标准的具体内容、二维人体模板的细节介绍等。
    3)示例以新替旧,行文修枝剪蔓。
    这样,虽然增加了第十章,但第2版的篇幅仍然大体与版持平。
    第2版的第十章为董明明所编写,研究生张少静参与了部分工作。全书由阮宝湘、邵祥华进行修订,阮宝湘统稿。本书的第2版由湖南大学程能林教授、北京服装学院孙苏榕教授主审,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几年来,编著者感受到一些读者对本书的善意关注,也看到了出现在互联网上的赞许与鼓励。编著者怀着谢意进行了这次修订,力求有所提高,并期望第2版能得到业内同仁、读者更多的批评指正。
    阮宝湘于北京版前言一、本书的选材范围和专业适用性人机工程学是文理渗透型的边缘学科,涉及面广,应用领域宽。本书主要针对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的教学需要,适当照顾相关的专业。决定选材时的几点考虑如下:
    1)章人机工程学概论、第二章人体尺寸及其应用方法、第十章节设计心理学概要、第十章第二节人机学与新产品的创意开发,大体是人机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某些方面的延伸,是教材的基础部分。
    2)第三、四、五章桌椅设计、显示装置设计和操纵装置设计,是人机学的传统内容。这三章还提供了人机工程研究方法的经典范例,即在设计中如何考虑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人的因素,从而达到安全、舒适、高效的目标。学生学习人机学的研究和应用方法,这部分内容是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