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理论与实践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61.51
6.3折
¥
9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王红梅 等 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77927
出版时间2016-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201295811
上书时间2024-06-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丛书序一
丛书序二
序言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1.1粮食安全导致耕地保护政策严
1.1.2“多规合一”致使城镇外围扩张难
1.1.3生态文明压缩城镇用地扩展空间
1.1.4新型城镇化导致城镇用地挖潜需求大
1.1.5城市更新丰富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内涵
1.1.6城镇土地低效利用致使再开发潜力大
1.2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的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
1.2.1研究思路
1.2.2分析方法
2发展演进
2.1国内演进
2.1.1曲折探索阶段(1949~1978年)
2.1.2积极发展阶段(1979~2007年)
2.1.3成熟阶段(2008年至今)
2.2境外发展
2.2.1探索阶段(19世纪中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
2.2.2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90年代中期)
2.2.3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2.3本章小结
3理论基础
3.1土地权籍理论
3.1.1土地产权制度及其变迁理论
3.1.2土地产权权能理论
3.1.3土地产权结合与分离理论
3.1.4土地产权商品化及配置市场化理论
3.1.5土地产权登记及土地统计分析理论
3.2土地经济理论
3.2.1土地财产制度理论为再开发制度设计与产权调整提供基础
3.2.2土地资产流转理论为再开发收益分配提供手段
3.3规划理论
3.3.1规划理论是再开发的依据
3.3.2规划是再开发实施的重要手段
3.4土地利用理论
3.4.1土地规模利用理论
3.4.2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3.4.3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3.5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理论框架
3.6本章小结
4概念解析:内涵与外延
4.1概念的提出
4.1.1动因分析
4.1.2核心问题分析
4.2内涵
4.2.1内涵界定
4.2.2内涵解析
4.3外延
4.3.1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的实践形式
4.3.2各主要再开发实践形式的联系与差异
4.3.3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外延重构
5制度设计
5.1法律规章制度
5.1.1构建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相关法律的原则
5.1.2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立法的重点环节
5.2规划计划制度
5.2.1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体系
5.2.2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编制主体
5.2.3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编制程序
5.2.4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的主要内容
5.3组织协调制度
3.1.4土地产权商品化及配置市场化理论
3.1.5土地产权登记及土地统计分析理论
3.2土地经济理论
3.2.1土地财产制度理论为再开发制度设计与产权调整提供基础
3.2.2土地资产流转理论为再开发收益分配提供手段
3.3规划理论
3.3.1规划理论是再开发的依据
3.3.2规划是再开发实施的重要手段
3.4土地利用理论
3.4.1土地规模利用理论
3.4.2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3.4.3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3.5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理论框架
3.6本章小结
4概念解析:内涵与外延
4.1概念的提出
4.1.1动因分析
4.1.2核心问题分析
4.2内涵
4.2.1内涵界定
4.2.2内涵解析
4.3外延
4.3.1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的实践形式
4.312各主要再开发实践形式的联系与差异
4.3.3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外延重构
5制度设计
5.1法律规章制度
5.1.1构建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相关法律的原则
5.1.2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立法的重点环节
5.2规划计划制度
5.2.1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体系
5.2.2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编制主体
5.2.3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编制程序
5.2.4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规划的主要内容
5.3组织协调制度
5.3.1组织协调的原则与依据
5.3.2利益相关者与参与主体界定
5.3.3利益主体的权责划分
5.3.4组织协调机构与职能
5.4融资制度
5.4.1融资渠道
5.4.2融资模式构建
5.4.3融资风险管理
5.4.4资金管理制度
5.5运作管理制度
5.5.1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项目前期管理
5.5.2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项目中期管理
5.5.3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后期管理
5.6监督制度
5.6.1监督主体与类型
5.6.2监督法律体系构建
5.6.3监督手段与方式
5.6.4监督问责追究制度
5.7本章小结
6权籍调整和收益分配
6.1土地发展权
6.1.1土地发展权概念界定
6.1.2土地发展权由来与产生
6.1.3土地发展权理论基础与法律属性
6.1.4再开发过程与土地发展权配置
6.2土地权属调整
6.2.1土地权属调整的概念界定
6.2.2土地权属管理的法律与制度基础
6.2.3土地权属调整的利益公平与交易成本
6.2.4产权调整的原则与依据
6.2.5产权调整的方式方法
6.2.6产权调整的规范化程序
6.3收益分配
6.3.1再开发收益的内涵界定
6.3.2再开发利益主体博弈分析
6.3.3再开发收益分配的原则与依据
6.3.4再开发增值收益构成与分配
6.3.5再开发收益分配方案效果评估
6.4协调再开发的利益关系
6.4.1规范地方政府的利益追求
6.4.2规范开发商的利益追求
6.4.3发展社区建设
6.5本章小结
7模式研究
7.1再开发组织模式
7.1.1政府主导型
7.1.2业主主导型
7.1.3市场主导型
7.1.4规划主导型
7.1.5混合型
7.1.6典型案例分析
7.2再开发应用模式
7.2.1综合整治改善型模式
7.2.2功能提升改建型模式
7.2-3文化保护更新型模式
7.2.4产业升级新建型模式
7.3模式集成的典型应用
7.3.1老城区再开发
7.3.2城中村再开发
7.3.3旧厂房再开发
7.4模式优选的方法与集成
7.4.1模式优选方法
7.4.2方法集成与系统设计
7.5本章小结
8全程评估
8.1潜力评价
8.1.1再开发潜力定义
8.1.2再开发潜力影响因素
8.1.3再开发潜力评价的原则
8.1.4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8.1.5案例分析
8.2过程评价
8.2.1再开发过程定义
8.2.2再开发规划时序评价
8.2.3再开发规划空间吻合评价
8.2.4再开发项目施工过程评价
8.3效益评价
8.3.1再开发效益定义
8.3.2宏观区域再开发效益评价
8.3.3微观地块再开发效益案例分析
8.4.政策评估
8.4.1再开发政策评估的主要内容
8.4.2再开发政策评估的指标
8.4.3案例分析
8.5全程评估体系
8.5.1全程评估体系的内容与特征
8.5.2全程评估体系的功能
8.5.3全程评估体系的实施
8.6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专家调查问卷
后记
彩图
内容摘要
本书系统梳理了靠前外城市土地整理、城市更新、旧城改造等不同形式再开发的理论进展和实践历程,从中剥离重构城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的内涵与外延,构建其理论分析框架。在设计再开发规划计划、组织协调、融资、运作、监督等制度的基础上,基于不同权益主体研究权籍调整与增值收益分配的模式方法。面向实践,提出多种再开发组织和运作模式,并研究了模式优选方法。引入全程评估概念,从事前、事中及事后3个层面构建了再开发实施与政策全程评估体系。很后从法律制度、管理机制、组织实施、利益分配、多方合作以及全程评估6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