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2.61
5.5折
¥
78
全新
库存20件
作者简春安,邹平仪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853275
出版时间2018-06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1733524
上书时间2024-06-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八章问卷设计
节前言003
第二节测量的定义005
第三节量度的性质011
第四节量表设计的方式012
第五节问卷的形式017
第六节问卷的信度测量025
第七节问卷的效度测量028
第八节总加量表的鉴别力(DP值)分析032
第九节结论034
第九章实验研究
节前言039
第二节实验研究的类型040
第三节“实验”的内涵041
第四节实验设计(研究设计)045
第五节一般常见的实验设计053
第六节单案研究设计065
第十章其他常见的研究法
节前言073
第二节文化比较研究法073
第三节历史研究法074
第四节再次分析法080
第五节内容分析法086
……
内容摘要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下)》从研究方法的学习、设计、运用、评估等方面着手,包括研究方法的历史进展、前期数据收集,如何回答问题与检测假设,效能评估的检验方法等四部分。《本书可读性强,实例丰富,循序渐进,条理清晰。本书不仅可以作为社工及其相关科系之教材,且对参加各种考试及有兴趣研究者也很很适用。《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下)》纳入“华人社会工作丛书”,是靠前套系统出版优选华人社会工作学术出版物纳入“十三五”上海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获得上海新闻出版专项扶持基金(图书出版)出版资助。
主编推荐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下)》系“华人社会工作丛书”重要单品,丛书主编为王思斌、曾华源,执行主编沈黎。本从书系“十三五”上海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和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本丛书汇聚和延揽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地区等地区华人社会工作学术界知名专家学者,出版兼具靠前视野和本土情怀的社会工作专业图书,基本覆盖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主要领域,以期推动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理论、实务、政策、教育扎根进深,服务国家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和重大战略推进。
精彩内容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思斌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生问题、社会治理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社会工作作为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其基本生活困难、走出困境,进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进步的专业学科,其快速和稳步发展显得十分重要。《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中央十九部委也制定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此外,在政府、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社会工作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与解决上述问题的迫切性和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大陆的社会工作发展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工作专业化与本土化的结合还不到位。社会工作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基本理念、工作方法带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带有它产生于其中的社会结构的印记。在改革开放和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要发展社会工作事业,需要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的优秀成果,走专业化之路。但是,我们必须同时清醒地认识到,在此过程中照搬西方社会工作的既有成果有时并不恰当,因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与西方有很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社会工作本土化,学界有许多不同的理解。但是如果说来自西方的社会工作要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解决问题的具体环境,则是没有那么多争论的。来自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工作方法必须在中国能落地,能与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相契合,这是问题的关键。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笔者曾经讨论过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也提出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几种路径:,研究西方社会工作与中国国情的不相容之处,删去不适宜的部分,再应用于中国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第二,对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促进国际社会工作经验与本土社会工作的比较和碰撞;第三,分析两种社会工作之异同,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强化它们之间的亲和性;第四,在此基础上从事社会工作实践,扩大两者之间的相容性,以实现优势互补。在上述可能的实践中,笔者还提出过一种看法:本土社会工作学者在其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因为,一方面,他们熟悉产生于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他们长期生活于非西方社会之中,对何种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方法有助于本地问题的解决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进行选择性“过滤”。回到当下我国社会工作的现实处境。虽然大陆的社会工作学科重建已有30年,但是在学术研究、经验总结、理论反思方面还相对滞后。相比之下,我国港台地区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较早,实践比较充分。在来自西方的理论与本地实践的磨合互动中,一些学者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观点、经验模式、知识积累,这对同具华人社会文化的大陆地区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华人社会工作丛书”的重要初衷。本丛书选择工作生活于世界各地(主要是欧美和我国港台地区)的资深华人社会工作学者的有分量的著述加以印行,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能缩短大陆地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程,也有利于向读者提供一个参照——这些优秀的学者是怎样在专业化与本土化之间进行思考的。当然,这些学者工作、研究和进行专业实践的背景与大陆地区也不相同,政治制度、社会体制、社会福利体系和社会工作制度方面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因此对他们的理论、观点我们也不能照抄照搬。如果大陆读者能在这些华人学者的理论、经验与自己面对的现实之间进行比较、思考和反思,有了新见解,那就真正从深层次上达到出版本丛书的目的了。说不定这会对华人社会工作乃至世界社会工作的发展有所贡献。但愿如此。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