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58.19 6.5折 ¥ 8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崔炳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336734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1202771829
上书时间2024-06-05
为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要求,践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中国中医科学院启动了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中医药治疗皮肤病方法多样,疗效显著,独具特色。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医与西医的皮肤病学相互借鉴,相互补充,逐渐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模式。朱仁康先生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元老之一,是创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学科的先驱,建立了完整的学术体系,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本着传承精华,发扬中医皮肤病学的特色和传统优势;守正创新,结合西医皮肤病学知识创新发展的目的,我们编写了《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本教材由从事皮肤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师编写,编委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望京医院及眼科医院的皮肤科。皮肤病种类繁多,本着常见病为主,兼顾疑难重症,以及突出中医特色的原则,本教材选取了56 种皮肤病。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图文并茂,重点突出皮肤病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以及中医辨证思路和中医治疗特色。教材总论介绍中西医皮肤病学基础知识,包括中医皮肤科学发展简史、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皮肤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检查与诊断、辨证、中西医治疗等。各论部分介绍皮肤病与性病,对其中西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依据和治疗进行论述,并附有案例分析、临证撷要及最新进展。本教材配有100 余张皮损及病理图片,以加深读者对皮肤病及病理变化的认识,便于理解、记忆。
本教材供中西医结合类专业研究生使用,也可作为皮肤科和临床相关学科医务人员的学习参考书。鉴于编者水平有限,教材中可能有疏漏或不足之处,敬请广大师生、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
编 者
2021 年12 月
本书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图文并茂,重点突出皮肤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依据,以及中医辨证要点和中医治疗特色。由从事皮肤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师编写,对临床有指导性帮助。总论介绍中西医皮肤病学基础知识,包括皮肤病学的简史、皮肤的结构功能、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和辨证、皮肤病的治疗原则。各论部分,介绍皮肤病与性病,对其中西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依据和治疗进行了论述。
首届广安门医院十佳中青年医生;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批“中青年名中医”。担任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皮科分会副会长等。曾报道国内首例罕见皮肤病,研制了治疗银屑病、湿疹皮炎、扁平疣的“愈银方”“湿敷方”“袪疣散”等。专长治疗荨麻疹、湿疹、痤疮、银屑病、血管炎、紫癜等皮肤病及中医美容。主持负责7项课题,其中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部级3项,其他3项
上篇 总 论
第一章 中医皮肤科学发展简史/ 1
第二章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3
第一节 皮肤的结构/ 3
第二节 皮肤的生理功能/ 7
第三章 皮肤病的病因病机/ 11
第一节 六淫致病/ 11
第二节 感受特殊之毒/ 12
第三节 外来伤害/ 13
第四节 七情内伤/ 13
第五节 卫气营血变化/ 13
第六节 脏腑功能失调/ 14
第四章 皮肤病的临床表现、检查与诊断/ 16
第一节 皮肤病的临床表现/ 16
第二节 皮肤病的实验室检查/ 22
第三节 组织病理及影像学检查方法/ 26
第五章 皮肤病的四诊与中医辨证/ 36
第一节 皮肤病的四诊/ 36
第二节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 39
第六章 皮肤病的中西医治疗/ 43
第一节 皮肤病的西医治疗/ 43
第二节 皮肤病的中医治疗/ 56
下篇 各 论
第七章 感染性皮肤病/ 61
第一节 水痘/ 61
第二节 单纯疱疹/ 64
第三节 带状疱疹/ 66
第四节 疣/ 71
第五节 脓疱疮/ 77
第六节 毛囊炎/ 81
第七节 疖及疖病/ 84
第八节 痈/ 87
第九节 丹毒/ 91
第十节 手足癣/ 95
第十一节 体股癣/ 98
第八章 皮炎湿疹及荨麻疹性疾病/ 101
第一节 湿疹/ 101
第二节 特应性皮炎/ 106
第三节 激素依赖性皮炎/ 110
第四节 口周皮炎/ 113
第五节 汗疱疹/ 115
第六节 虫咬皮炎/ 117
第七节 荨麻疹/ 121
第九章 物理性瘙痒性及精神性皮肤病/ 127
第一节 日晒伤/ 127
第二节 植物日光性皮炎/ 129
第三节 瘙痒症/ 132
第四节 慢性单纯性苔藓/ 136
第五节 结节性痒疹/ 139
第六节 皮肤垢着病/ 142
第十章 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146
第一节 银屑病/ 146
第二节 毛发红糠疹/ 153
第三节 玫瑰糠疹/ 157
第四节 多形红斑/ 160
第五节 扁平苔藓/ 166
第六节 红皮病/ 171
第十一章 结缔组织病及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 176
第一节 红斑狼疮/ 176
第二节 皮肌炎/ 182
第三节 硬皮病/ 187
第四节 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195
第五节 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 198
第十二章 血管性疾病与脂膜炎/ 206
第一节 过敏性紫癜/ 206
第二节 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210
第三节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213
第四节 荨麻疹性血管炎/ 215
第五节 白塞病/ 217
第六节 青斑样血管病/ 221
第七节 结节性红斑/ 226
第十三章 皮肤附属器及黏膜相关疾病/ 231
第一节 痤疮/ 231
第二节 脂溢性皮炎/ 235
第三节 玫瑰痤疮/ 238
第四节 斑秃/ 242
第五节 雄激素性脱发/ 247
第六节 唇炎/ 249
第十四章 色素性皮肤病及内分泌代谢性皮肤病/ 254
第一节 黑变病/ 254
第二节 黄褐斑/ 256
第三节 白癜风/ 260
第四节 月经疹/ 266
第五节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269
第十五章 肿瘤性皮肤病与性传播疾病/ 274
第一节 蕈样肉芽肿病/ 274
第二节 梅毒/ 278
第三节 尖锐湿疣/ 284
附篇 朱仁康学术思想概要
第十六章 朱仁康学术体系/ 288
第一节 内外整体论治皮肤病/ 288
第二节 卫气营血辨治皮肤病/ 290
第三节 皮肤病皮损辨证体系/ 292
第十七章 朱仁康学术特色/ 298
第一节 治法方药创新/ 298
第二节 用药经验特点/ 303
第三节 外用药物研究/ 305
第四节 衷中参西思想/ 30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