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解释论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9.49
4.5折
¥
65
全新
仅1件
作者张开骏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143906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5元
货号1202600604
上书时间2024-06-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张开骏,上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博士,日本中央大学客员研究员。入选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资助计划。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犯罪参与体系的厘定和归属
一、犯罪参与体系的类型和意义
(一)犯罪参与体系的类型
(二)犯罪参与体系的意义
二、我国犯罪参与体系的争论
(一)单一制体系的观点
(二)区分制体系的观点
(三)偏离范畴的其他观点
三、我国犯罪参与体系的理解
(一)我国《刑法》对参与人区分行为类型
(二)我国《刑法》中参与人犯罪性有差异
(三)区分制在我国有刑法学理基础
(四)区分制在我国有刑法史基础
第二章 共同犯罪的形态和范围
一、不法且有责共同犯罪观及其批判
(一)不法且有责共同犯罪观的总体表现
(二)不法且有责共同犯罪观的具体观点
(三)不法且有责共同犯罪观的司法实践
(四)不法且有责共同犯罪观的批判
二、不法形态共同犯罪观及其提倡
(一)不法形态共同犯罪观的总体表现
(二)不法形态共同犯罪观的具体观点
(三)不法形态共同犯罪观的提倡
(四)不法形态共同犯罪观的司法实践
三、片面共同犯罪的成立
(一)片面共犯的范围分歧
(二)片面共犯均可成立
(三)片面共犯的司法实践
四、过失共同犯罪的范围
(一)过失共同正犯与过失犯的共犯
(二)过失的共犯
(三)过失共同犯罪的司法实践
第三章 共犯人的类型和关系
一、共犯人的类型和意义
(一)共犯人分类标准和共犯人类型
(二)共犯人分类及行为类型的意义
二、我国《刑法》中的共犯人类型
(一)我国刑法理论通说
(二)主犯为(共同)正犯、从犯为帮助犯等解释论及其辨析
(三)从犯的其他解释论及其辨析
(四)胁从犯的其他解释论及其辨析
(五)《刑法》第25条第1款为共同正犯的解释论及其辨析
三、(共同)正犯、教唆犯和帮助犯的区分
(一)(共同)正犯、教唆犯和帮助犯的规范含义
(二)共同正犯与有形帮助犯的区分
(三)教唆犯与无形帮助犯的区分
四、主犯和从犯的认定
(一)共犯人作用的认定标准
(二)教唆犯和帮助犯的主从犯认定
(三)若干犯罪情形的主从犯认定
(四)共犯人分案审判的主从犯认定
第四章 教唆犯的性质和处罚
一、教唆犯的性质
(一)教唆犯性质的争论
(二)学说观点的评析
(三)教唆犯从属性的提倡
(四)共犯从属性的实践应用
二、《刑法》第29条第1款的理解
(一)第l款“犯罪”的理解
(二)第1款后段规定的意义
(三)能否适用第1款后段对间接正犯从重处罚
(四)第1款的其他解释论及其辨析
三、《刑法》第29条第2款的理解
(一)被教唆人未实行时教唆者的处理
(二)实行过限或不足时教唆犯的处理
(三)未遂教唆的处理
第五章 组织犯和犯罪集团的特征和认定
一、组织犯的含义和处罚
(一)组织犯含义的通说
(二)组织犯的其他解释论及其辨析
(三)组织犯的处罚
二、犯罪集团的属性和特征
(一)共同犯罪的组织形式
(二)犯罪集团的概念和特征
三、犯罪集团的形式及相关概念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
(二)恐怖活动组织
(三)恶势力
附录 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第25条至第29条)
内容摘要
本书的主题是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规定的解释论,也就是立足于刑法教义学,对我国《刑法》总则编第二章第三节“共同犯罪”规定(第25条至第29条)开展合宪性、目的性和体系性等的解释。研究的侧重点是:(1)共犯立法体系和法条用语的解释,例如犯罪参与体系的归属、次要或辅助作用的解释、被胁迫参加犯罪的解释;(2)与其犯规定相关的其犯理论的阐释,例如共同犯罪形态问题、过失共同犯罪问题、片面共同犯罪问题;(3)与其犯规定紧密相关的共犯问题的理解和适用,例如主从犯的认定、教唆未遂的处理、实行过限或不足时教唆犯的处理。此外,对我国共犯规定开展解释论,无法回避共犯处罚根据、共同正犯本质、共犯性质等共同犯罪的基础问题,本书会对以上问题作详略得当的阐述。
关于我国共同犯罪规定的解释,本书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坚持体系性、协调性解释,即注重共同犯罪条款之间解释结论的协调性,避免割裂的、片段的或者矛盾的解释结论;(2)以科学、合理的共犯论为指引来解释共同犯罪条文,避免望文生义的形式法学、文字法学;(3)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立足于汉语言文字表述的刑法规定,将汉语言文字的可能含义和国民的预测可能性等作为解释界限,避免随心所欲的解释以及直接以立法论代替解释论;(4)重视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