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管理原理与方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旅游管理原理与方法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8.75 6.5折 59.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董观志,梁增贤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62664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8元

货号1202090316

上书时间2024-06-03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2005年5月,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了《旅游管理原理与方法》*版。从2005年到2009年的5年,是我国旅游业爬坡过坎的大逆转阶段,在政府主导型战略的旗帜下,旅游业从一个社会性的服务行业逆转攀升到了规模化的经济产业。2009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全新定位。从此,我国旅游业开启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模式。从2010年到2019年,是我国旅游业跨界融合的大爆发阶段,旅游业发生了系统性的深刻变化。集结而来的媒体,跨界而来的资本,融合而来的产业,聚力耦合形成叠加效应,深度解构了传统旅游业。一是旅游消费的迭代演变。旅游消费的主体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出生群体迭代到了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出生群体,旅游消费的模式从观光旅游迭代到了度假旅游,旅游消费的能力从国内旅游迭代到了出境旅游。二是旅游供给的跨界演变。旅游供给的要素从吃、住、行、游、购、娱的六要素跨界到了日常生活的所有要素,旅游业的主体从旅行社、酒店和景区的三驾马车跨界到了金融、互联网和房地产的“万马奔腾”,旅游经济的规模从千亿级的旅游总收入跨界到了万亿级的旅游总产值,旅游的营商环境从结构性过剩条件下的差异化竞争跨界到了系统性过剩条件下的同质化竞争。三是旅游模式的转型演变。旅游发展的导向从拉动内需消费转型成了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旅游发展的路径从景点旅游转型到了全域旅游,旅游发展的形态从轻资产的服务业转型成了重资产的旅游业。四是旅游管理的体制演变。旅游政策主导层级从部门意志升级到了国家战略,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从直属机构的国家旅游局改革到了大部制的文化和旅游部,旅游政策供给维度从旅游主管部门的单兵作战转型升级到了多部门的联合协同推进。如今的旅游业,已经不是2009年之前的旅游业了,更不能与1999年之前的旅游业相提并论。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变化之中的旅游业肯定存在着不变的东西!那么,什么是不变的呢?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它的经济规律应该没有变,它的商业逻辑也不可说变就变。所谓“原理”,通常是指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在大量观察和实践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原理”,既能指导实践,又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采用“原理”命名这本书,就是为了注重旅游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介绍和讨论,启发读者对旅游管理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此次(第三版)的修编,依然坚守了“原理”的要义。因为有了城镇化、自驾车、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用航空、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量子计算、移动终端、人工智能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协同共享的经济模式将促进旅游供给更加社会化,从而逐渐消解满足旅游消费的产业边界,在大幅度降低旅游业边际成本的过程中同时大幅度地压缩旅游业的边际收益。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尺度之内,旅游业的产业形态革命是一个大概率的历史进程,旅游业快速迭代升级为协同共享的经济模式大势所趋!与此同时,旅游管理的创新问题随之而来,这是旅游管理面临的新背景、新挑战和新机遇。所以,这版《旅游管理原理与方法》新增加了第六章“旅游的智慧化管理”,同时对相关章节的内容进行了关联性修改。相对而言,修改后的《旅游管理原理与方法》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读者对象的针对性。本书被选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国*级规划教材。在编写理念、大纲设计、内容安排、行文风格、案例选择等方面,本书把握了高等旅游管理教育的特殊性,反映了旅游管理知识体系构建的一般规律,是针对旅游管理高等教育层次编写的专业性教材。二是创新精神的继承性。因为是修订,所以在研究框架、研究方法、行文风格等方面发扬了一贯的创新精神,充分体现了自主创新、引进再创新、集成创新的理论探索价值。三是理论阐述的系统性。全书紧紧围绕旅游管理的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运作效率和实现发展目标三大核心课题,构建了三个逻辑性模块,系统地阐述了旅游管理的概念架构、理论基础、内容体系、操作方法和实现技术。四是编写体例的务实性。本书以方便开展教学活动、方便传播知识体系为根本宗旨,采用图表方式叙事说理,通过参考文献引经据典,提供专业化阅读的路径,形成了概念深入浅出、理论通俗易懂、方法灵活实用的特点,较好地体现了《旅游管理原理与方法》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国*级规划教材“够用、实用、好用”的务实性原则。五是信息资料的时效性。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促使旅游管理水平日益专业化、国际化和现代化,这就客观上要求知识化的旅游管理人才必须掌握旅游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态势。本书在修编过程中不仅充分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新研究成果,而且还对旅游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与探索。感谢吴传钧院士、刘仁怀院士、王建国院士、许学强教授、陈烈教授、刘德谦教授、马勇教授、喻学才教授、田里教授、罗兹柏教授等学术前辈对我们的指导,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旅游分社李欢社长对本次版本的支持,感谢读者们多年来反馈的宝贵意见。在撰写和修订过程中,我们参考了许多文献,在此对作者们深表谢意。由于学识有限,难免还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董观志



 
 
 
 

商品简介

本书分为三个模块。*个模块是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重点论述了旅游管理的概念框架、学科体系和学理基础;第二个模块是旅游管理的实现技术,具体阐明了旅游的流程化管理、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智慧化管理、企业化管理、战略化管理、国际化管理、虚拟化管理的操作方法;第三个模块是旅游管理的实现途径,系统探讨了旅游的公共管理、事件管理、风险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性问题。 本书反映了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新态势,体现了学术研究跨界融合的新成果,突出了旅游管理迭代演变的新特征,强化了高校教材学以致用的新特色。



作者简介

董观志 湖北省仙桃市人,博士,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新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国内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国内外几十个学术组织的常务理事和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多个省市政府的特聘顾问。1984年开始涉足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城市规划、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受邀访问过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接受国内20多个省份的地方政府和企业邀请,主持完成了一系列旅游规划设计项目,参与了深圳华侨城、重庆武隆、新疆乌鲁木齐等几十个著名旅游目的地的推进工作。梁增贤 男,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理学博士。中山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旅游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系主任,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联合国世界际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管理与监测中心成员。主要从事主题公园与城市旅游、旅游与房地产、旅游移民与生活质量、会展、节事与演出、景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主持和参与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人文社科基金等纵向课题,在《Tourism Management》《旅游学刊》《人文地理》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2部,曾获《旅游学刊》创刊30年新锐作者奖。



目录

【前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