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虫,大智慧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3.99
4.6折
¥
52
全新
库存11件
作者柳德宝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67579217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2元
货号1201781841
上书时间2024-05-3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章 小昆虫,大故事
古老的昆虫
小虫遨游大自然
“十七年蝉”的来历
“杀人蜂”的由来
蜻蜓的轶闻野趣
虫嘴里怎能长出草来呢?
谁是跳跃能手?——蚱蜢
你知道有几种知了
白蚁的轶闻新说
第二章 邀游昆虫世界
秀丽的草蛉
苍蝇的启发
“水上芭蕾”演员——滑水虫
蚕的兄弟姐妹们
狂蝇
既当爸又做负子蝽
能吃能饿的昆虫
昆虫破案记
开天辟地的“飞行家”
黄蜂释疑
夜逮纺织娘
第三章 解读昆虫生存密码
昆虫的“微型家族”
置害虫于死地的性信息素
别致的“居室”
奇形怪状的变化
昆虫过冬的特技
昆虫的隐身法
特殊的虫语
六只脚与现代化
繁殖力惊人的昆虫
“天线、遥感、导航”与苍蝇
第四章 小昆虫,大趣闻
白蚁不是蚂蚁
蜘蛛不是昆虫
蚕宝宝为什么要摇头晃脑
“朝生暮死”的蜉蝣
蚕宝宝为什么爱吃桑叶会吐丝
蚊蝇的“鼻孔”塞住以后
米蛀虫喝水吗
第五章 饲养昆虫,乐趣多
饲养昆虫
饲养“叫哥哥”的乐趣
怎样饲养蟋蟀
你养过螳螂吗
后记
内容摘要
春天的田野里、花丛中会有美丽的蝴蝶翩翩飞舞,夏天到了,茂密的大树上有知了鸣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是不是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虫子呢?人们总会用好奇的眼光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脑袋里也会冒出许多的问号,我们周围的世界,与我们人类共同生存的生物到底还有些什么呢?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生存智慧呢?它们又有怎样的爱恨情仇呢?
有趣的昆虫,有趣的故事,只要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周围的世界就是一个充满乐趣的生物共生圈。来,跟随我们这套书,跟随轻松有趣的文字,让我们再次深入观察周围的世界,体会别样乐趣的昆虫世界。
主编推荐
这是一本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然之美的科普读物。本书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从便于观察的角度出发,从生动的故事小说和精致的图片出发,让孩子们在小小的昆虫上体验到一片广阔的生物天地。这些生动的知识不仅能教会孩子们正确认识自然、友善对待身边的小生物们,亦可大大增强孩子探索自然的欲望,培养出一个个小昆虫学家。
精彩内容
古老的昆虫大千世界在亿万年的变迁中有着昆虫的许多故事。昆虫比人类的发展史更悠久,甚至比恐龙的问世还要早呢!虽然考古学家尚未确定最原始的昆虫是什么样的、属于什么时代,但已能肯定在距今3.5亿年前就有大批的昆虫飞翔或爬行在地球的上空和陆地。蜻蜓是现在存在的最古老的昆虫之一。不过,那时的蜻蜓在昆虫中可是个庞然大物,身体的长度且不说,其展开的两对翅的宽度就超过了现存的任何昆虫的翅宽。古代的蜻蜓翱翔在天空,躯体犹如飞鸟那么大,那时的巨型食肉兽,只要吃到几只蜻蜓,就可暂时填饥了。随着蜻蜓的出现,蟑螂、蟋蟀、蚱蜢、蝉、甲虫也逐渐多了起来,不过它们的体型都比现在的昆虫大,还壮。那时的大蟋蟀翅长有15厘米,由此推断,从它的发音器所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在1.6公里的地方都能听到它的喧闹声。到了1.3亿年以前,随着开花植物在地球上的出现,那些专门为开花植物授粉的昆虫如蝴蝶、蛾子、蜜蜂、蝇等已处处繁衍,它们在生物世界里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被誉称为“大刀将军”的螳螂,它的祖先曾和恐龙共同生活在一个时代里。在自然界的变迁过程中,庞大的恐龙在地球上消失了,而幸运的螳螂却历经各种劫难,存活至今,顽强地生活着,如今螳螂的容貌长相与4万年前的螳螂祖先面目几乎相似。在地中海、波罗的海的海滩边,现代社会的旅游者们,在那里偶而可以拣到各种古老的琥珀昆虫化石。原来在千万年前,那里是一望无际的大片松林,松树的松香油把过往的各类昆虫粘住,各种各样、多彩多姿的琥珀渐渐成形了。类似这样的古代昆虫化石,还有甲虫、飞蝇、蜘蛛、蜻蜓、蜜蜂、蟑螂等。在这些晶莹透明的石头内,这些昆虫有的振翅欲飞,有的匍伏如睡,有的似乎还在格斗撕咬,情态真切,栩栩如生。在我国的抚顺煤矿,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劳动人民在挖掘煤炭时,就发现了种类繁多,保存完好的琥珀昆虫化石,当时还用作药物治病呢!有的琥珀还用作高雅的装饰品,成了珍贵的收藏品。序言在生活中,只要细心观察、勤于思索,就不难发现身边有趣的生物学难题,比如:蚕宝宝为什么爱吃桑叶、会吐丝,米蛀虫为什么可以不喝水,苍蝇为什么难打,跳蚤为什么难捉。生物界充满趣味盎然的爱恨情仇,由此产生奇妙的动物共生与相克,其间小蜘蛛居然能智斗大蛇而取胜,植物不靠农药却能吃掉害虫,克隆了猴子又能克隆大熊猫……物种演绎出丰富而精彩的生命现象。在19世纪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孟德尔(G.Mendel)研究的基础上,摩尔根(T.Morgan)成了现代遗传学的鼻祖。后来学者又提出了基因学说,促使如今科学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学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历经几十年的学术科研、普及提高工作,生物学已拓展成包括分子生物学在内的生命科学,它与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学科纵横交叉,构成了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以此学科为导向,我“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从没间断过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和关注,尤其是对昆虫学这门专业的学习。我关注国内外的相关创新、发现,不断地进行文献摘录、积累资料、编制卡片。在长年累月的学习研究中,更参考其中的昆虫生态学、生理学知识,编写了不少喜闻乐见的普及文章。在这套“生活中的生物学”丛书的编辑工作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聘请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青年硕士唐艳同学为本人整理书稿。她在对书中章、节的编制整理上,充分发挥了她的特长。她以坚实的生物学基础,以浓厚的兴趣,不顾体倦神疲,全身心地投入,精细地编目辑录,使书稿凸显出层次、系列,使我从中获得启迪。谨致谢意。此书部分彩照为曹明先生所赠,亦致谢忱。柳德宝 2018年7月5日后记爱妻走了,我在孤独中才知道出入人间仅需一口气,却伴随着难以忘怀的、长长的、深深的情,我热泪盈眶,暗泣断肠。她回望人间,最后一眼只是落在我身上,叮嘱我莫悲伤,化悲伤为能量,把以前没有做完的文字残稿,以及那些已发表的文章,补阙整理,重振心态,继续把路走下去。于是在凄凉而沉痛的思念中,我把发表在各大报纸、杂志、综目中的文章翻了出来。这是她缠绵病榻之时为我搜集、剪辑、编排在一张张的白纸上,又分类编目供我有序地查改的,计算下来有200篇之多,予以重新出版。在此,为了寄情已故的爱妻,谨献此书。在此,谢谢出版社的领导、编辑出版了此书。柳德宝 2018.1.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