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8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19.17 6.7折 17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99971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78元

货号1201869377

上书时间2024-05-30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Capit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CISTDS)成立于2011年8月,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发起,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为秘书长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承建,是立足首都、服务全国的新型智库。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旨在围绕“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靠前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不错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探索服务和利用首都智力资源的体制机制,为北京乃至全国城市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知识支持和战略支撑。

目录
目录
总论 3
指数篇
章 导论 11
节 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体系及完善 11
第二节 新时代下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数据、新数据、解数据 15
第三节 “三新”聚力,引领全国科技创新 17
第四节 五力齐发:推进新时代下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1
第二章 创新资源 24
节 人才储备先降后升,R&D人员占比呈减少态势 25
第二节 创新主体中R&D人员占比止降转升 25
第三节 万名从业人员中高端人才数持续创下新高 27
第四节 R&D经费投入强度保持较高水平 28
第五节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比先升后降 29
第六节 基础研究投入连创新高 30
第七节 企业R&D经费投入保持增长,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则呈减少趋势 31
第八节 每万名高校和科研机构R&D人员使用的企业科技经费额波动较大 32
第三章 创新环境 33
节 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34
第二节 中关村科学城建设不断加速,创新活力加速迸发 34
第三节 人均科普专项经费不断上升,科普资源日益丰富 36
第四节 人均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创新高 37
第五节 城市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改善 37
第六节 地均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达新高,新技术提供智慧畅行新选择 39
第七节 国际技术转移不断增多,外资研发机构数创新高 40
第四章 创新服务 43
节 信息化指数先升后降 44
第二节 共享资源价值逐步增加,仪器资源实现开放共享 45
第三节 技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接近2 000亿元 46
第四节 在孵企业数增长近三成,毕业企业创新高 47
第五节 独角兽企业占比稳居全国 48
第六节 创新创业热情持续高涨 49
第七节 金融服务不断加强,创业板上市企业接近百家 50
第八节 创业投资平稳上升,企业融资环境持续优化 52
第五章 创新绩效 54
节 每万人发明拥有量直线增长,技术合同市场成交近4 000亿元 55
第二节 国家科学技术奖近八十项,北京再添一位最高奖得主 56
第三节 经济增长保持稳定,第三产业占比超八成 56
第四节 “三城一区”经济增量占全市比重稳定在27%以上 58
第五节 新经济成长迅速,供给侧改革深化 59
第六节 节能降耗目标完成,煤炭消费继续减少 59
第七节 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贡献颇丰 60
第八节 技术输出能力增强,着力服务外部市场 61
第九节 优质校企资源丰富,创新引领作用显著 63
附录1 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指标解释及资料来源 65
附录2 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测算方法 77
创新治理与实践篇
第六章 “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北京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研究 81
节 研究背景 81
第二节 相关理论 82
第三节 数字经济驱动地区创新发展的模式研究 84
第四节 北京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测度 85
第五节 北京数字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分析 87
第六节 结论 88
第七章 大学城创新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90
节 大学城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 90
第二节 国际一流大学城建设标杆 93
第三节 大学城创新管理体系建设路径 97
第八章 “高精尖”产业培育:中关村门头沟科技园“点—线—面”产业服务体系 101
节 研究背景 101
第二节 “高精尖”产业的两大特点及其发展的三大特征 102
第三节 中关村门头沟科技园“高精尖”产业培育路径 104
第四节 政策建议 108
第九章 北京基金小镇打造生态金融城的实践与探索 110
节 研究背景 110
第二节 北京基金小镇建设举措 111
第三节 启示 115
第十章 特大城市功能变迁中产业疏解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117
节 北京存量产业调整疏解的困境与因素解析 118
第二节 新形势下北京产业疏解的风险识别 120
第三节 结合城市功能转型,破解北京存量产业调整退出困境的对策路径 122
第十一章 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政策问题与对策研究 126
节 北京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情况与效果 126
第二节 北京科技创新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28
第三节 对策建议 130
第十二章 北京培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的路径机制研究 134
节 高端产业的界定 135
第二节 北京培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的基础与优势 136
第三节 推动北京打造若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的路径 139
协同创新与发展篇
第十三章 全球视野下的北京开放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145
节 国内外开放创新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145
第二节 北京开放创新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原因 148
第三节 战略建议 155
第十四章 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路径研究 158
节 研究背景 158
第二节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概述 159
第三节 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的基础概况 161
第四节 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 165
第五节 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167
第十五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研究 169
节 研究背景 169
第二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目标和指向 170
第三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宏观区域政策 173
第四节 主要结论 180
第十六章 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 182
节 研究背景 182
第二节 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构建与测度 183
第三节 京津冀协同创新能力水平评价与问题分析 186
第四节 京津冀协同创新优化对策 191
第十七章 欧洲研究区对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启示 193
节 欧洲研究区推动创新主体跨区域创新协同的机制 193
第二节 欧洲研究区建设之不足 197
第三节 欧洲研究区经验对京津冀地区建设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启示 198
第十八章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北京的未来发展 202
节 研究背景 202
第二节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3
第三节 北京市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现状 207
第四节 北京市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关键要素 209
第十九章 制造业推动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概述 211
节 研究背景 211
第二节 新的需求视角 212
第三节 工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创造收入、需求多样化及消费大众化 214
第四节 从需求中创造收入 218
第五节 保持持续的良性循环 220
创新评价与探索篇
第二十章 北京在全国城市科技创新中的地位、作用与不足 227
节 研究背景 227
第二节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的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 228
第三节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测算结果 229
第四节 主要研究发现 237
第五节 北京在全国城市科技创新中的地位、作用与不足 248
第二十一章 北京市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253
节 研究背景 253
第二节 “高精尖”经济结构内涵及内在逻辑关系 254
第三节 北京“高精尖”经济结构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258
第四节 北京“高精尖”经济结构监测指标体系的测算 261
第五节 北京市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启示 263
第二十二章 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企业创新主体分析 265
节 北京企业技术创新的“531”结构特征 265
第二节 北京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的两大挑战 268
第三节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科创中心建设的建议 270
第二十三章 2017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情况分析 274
节 2017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概述 274
第二节 2017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特点分析 282
第二十四章 2017年众创空间发展情况分析 289
节 2017年众创空间发展概述 289
第二节 2017年众创空间发展特点分析 296
第二十五章 主流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对比及启示 300
节 营商环境的概念内涵 300
第二节 主流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300
第三节 设计思路 302
第四节 计分方法 303
第五节 数据渠道 304
第六节 衡量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分析 304

内容摘要
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研究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研究,连续、动态地跟踪和度量北京科技创新发展的进展情况,分析影响首都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科学、客观、公正评价首都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效,进而探索和完善建立一套具有"首都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指数。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研究主要包括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和2005-2010年首都科技创新发展的指数测算两个部分。指数测算又分为纵向比较指标体系和横向比较指标体系。纵向比较测算了2005年至2010年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得分;横向比较是由两个层次指标构成的靠前城市科技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