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更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刘更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5.24 4.0折 3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淑军,黄晶,秦道珠 主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32692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1201703672

上书时间2024-05-29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淑军,女,1983年6月出生,湖南邵阳人。2007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工作,现任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低产水稻土改良和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推广示范工作。共主持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项;作为科研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等4项;在靠前外核心期刊共发表文章16篇;参编专著4部。

目录
PART 1 部分 刻苦求学
三辍学 不畏难 磨砺终成才
干革命 意志坚 信仰永不变
莫斯科 再深造 苦学报国恩
PART 2 第二部分 科学研究
“洋博士” 做调研 砂田找妙玄
蹲基点 驻五常 年评“月月红”
鸭屎泥 低产田 联合破难关
冷浸田 浇开水 增温早抽穗
深泥田 产量低 垄栽显威力
要插秧 留“鸡汤” 肥水不外淌
双季稻 谷要壮 钾肥来帮忙
紫色田 易僵苗 施锌治得好
砷毒田 要干旱 灌水反减产
坑连沟 沟连坑 蓄水又防洪
种牧草 做饲料 牛羊肥又壮
建基地 做科研 长期不间断
有机肥 显神威 改土又培肥
大新疆 好地方 棉优产又高
建三站 做科研 一干五十年
PART 3 第三部分 传承发展
做科研 不能闲 记录每一天
师与生 要平等 互学又互敬
招博士 要严格 培养很独特
科学家 留芳名 精神永传承

内容摘要
刘更另,有名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专家。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55~1959年留学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获苏联农学副博士学位(后转为博士)。同年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土壤室,曾任农业土壤肥料室副主任、主任、祁阳红壤实验站站长。1980~1984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3~1990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1994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了怀念这位有名的农业科学家,刘淑军、黄晶、秦道珠主编的《刘更另(鸭屎泥田走出的院士)》让广大农业科研和农业系统的中青年读者更多地了解这位已故中国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专家传奇的科学人生。

精彩内容
序言2017年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60周年,也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原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60周年。5月26日,专门致信祝贺,作出重要批示,副专程到院里调研指导,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农业科研人员的亲切关怀,既是对我院60年来取得工作成绩的肯定,更是对全体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巨大鼓励与鞭策。60年来,一代代中国农科人以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为己任,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为我国“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著名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学家刘更另院士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科学研究生涯中,把全部青春和精力无私奉献给了我国农业科研事业,奉献给了南方那片红色的热土。他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在逆境中励志报国。从小出生于湖南桃源的一个农民家庭,在日寇侵华的战乱年代度过了青少年时期,靠着顽强毅力,历经三次辍学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学业。国难家贫的痛苦使他下定决心,珍惜时间,认真读书,用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这种精神,引领他从一名普通的知识青年,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党员;从一名普通的农业科研人员,成长为一位卓越的农业科学家。他不畏艰难、潜心研究,不断攀登学术高峰。始终坚持以土、肥为中心,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勇于探索,透过平常现象发现问题,通过科学研究解决问题,先后取得鸭屎泥田缺磷、双季稻绿肥田缺钾、紫色泥田缺锌、常宁砷毒田、次生植被的演变规律等一系列重大发现,建立了“南方次生植被恢复理论”,为南方红壤改良与生态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成果,为我国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不辞辛劳、坚守基层,几十年无私奉献。为摸清南方红壤地区植物营养科学规律,在湖南祁阳实验站基地坚守了28年之久;为研究山区农业发展,足迹踏遍了武陵、秦岭、燕山等全国各个主要山区;为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又在河北迁西、北京密云农村工作多年,培养了一大批种植大户、养殖能手,带领他们走上了科学致富之路。他把毕生从事科研一线工作的心得总结为“抓生产问题、做基础工作,用科学手段、攻薄弱环节,得综合成果、出专门人才”,成为指导一批批青年科技工作者做好农业科技工作的“三十字箴言”。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在总结建所60年来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组织编辑出版《刘更另:鸭屎泥田走出的院士》一书,对于传承与弘扬我国老一辈农业科学家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该书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情节、翔实的史料,讲述了一位老科学家的科学人生,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要以刘更另院士等老一辈农业科学家为楷模,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 10月前言刘更另 (1929—2010),1929年1月出生,湖南省桃源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研究员,著名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专家。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55—1959年留学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获苏联农学副博士学位(后转为博士)。同年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曾任农业土壤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祁阳实验站站长。1980—1984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3—1990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1994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院士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官山坪红壤实验站共工作28年。20世纪60年代,解决了水稻“坐秋”问题,首次揭示了磷肥防治水稻“坐秋”的机理;提出种植绿肥,发展双季稻,提高了复种指数。20世纪70年代,首次研究出钾肥对提高稻谷籽粒千粒重的作用,否定了南方稻田只缺氮不缺钾的定论。20世纪80年代,首次研究提出硫酸锌防治紫色泥田水稻“僵苗”,揭示了紫色泥田磷-锌关系问题;调查发现常宁砷中毒,并首次揭示亚砷酸根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为改良“砷毒田”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先后在湖南祁阳布置了水稻阴离子试验、水稻种植制度试验、水田氮磷钾综合因子试验、不同红壤母质生土熟化试验、红壤旱地肥力和肥料效应监测试验等一系列长期试验;1987年主持国家公益性实验项目,在全国建立了包括南方红壤、东北黑土、西北黄土、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下同)荒漠土等在内的9个土壤肥力和肥料效应长期监测实验基地,奠定了我国土壤肥力长期监测网络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了南方红壤丘陵裸露荒山植被恢复实验区,首次发现“草(本)-灌(木)-乔(木)”植被恢复演变规律;发明“水平浅沟、沟坑相连、分散蓄水”的简易工程措施,解决了红壤地区荒山及旱坡地雨季降水径流损失和抗干旱问题。1985—1997年,考察踪迹遍布全国各个主要山区,建立山区研究室,对山区资源综合利用和山区开发扶贫作出了贡献。首次研究出北方山区栗蘑专用肥、栗蘑人工栽培和产业化,经济效益明显。先后获国家、部、省科技成果奖11项。发表学术论文188篇;翻译了李比希名著《化学在农业和生理上的应用》,主编《中国有机肥料》《矿质微量元素与食物链》专著,撰写了《紫云英栽培技术》《鸭屎泥低产田改良》《磷肥施用问答》《硝酸磷肥应用》等科普读物。培养博士、硕士27名,培养农民技术员数千人。为了怀念这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值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区划所”)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精心编著出版了《刘更另:鸭屎泥田走出的院士》一书,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和资源区划所成立60周年的献礼!在该本小册子编著过程中,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导及资源区划所的领导和专家给予了精心指导。资源区划所原所长王道龙、书记陈金强等,多次专门听取编写小组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并将该项工作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和资源区划所成立60周年的头等大事来抓,予以重点支持。资源区划所原副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第三任站长徐明岗研究员、现任站长张会民研究员,则亲自组织、多次召集编写小组成员开会讨论和审核该书编写提纲,对认真抓好资料收集、故事编写分类等具体工作作出部署和严格要求。编写小组集中精力,摘取最能反映刘更另院士学术成就的创新亮点,选用历史素材,编著、撰写刘更另的故事共22个。希望这些故事能激励年青一代科研人员不忘初心、奋发有为。祁阳县党史办黄承先先生对该书的每一个故事都进行了精心修改。中国农业科学院李明轩对该书初稿提出修改意见。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刘荣乐研究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姚政研究员、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谢良商研究员对该书的故事情节提出修改意见。祁阳站在职及退休等诸多同志对该书进行校稿、核对,历时约一年,终成该书。值此书出版发行之际,谨向关心支持本书的领导、专家、学者,提供资料的单位及地方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农民朋友等表示衷心感谢!特别感谢刘更另院士的亲属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资助!由于水平有限,错误之处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7年8月20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