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3.56
5.9折
¥
39.8
全新
仅1件
作者张景川,杨瑛 主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83004
出版时间2018-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1201653349
上书时间2024-05-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1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物理实验课的特点与内容
1.1.1 物理实验仪器知识
1.1.2 物理实验的基本测量方法
1.1.3 物理实验的数据处理
1.2 物理量的测量与测量中的误差
1.2.1 基本概念
1.2.2 误差的分类
1.3 系统误差的处理
1.3.1 方法或理论误差
1.3.2 减小系统误差的测量方法
1.3.3 仪器准确度导致的误差
1.4 随机误差的处理
1.4.1 直接测量的误差估算
1.4.2 间接测量的误差计算
1.5 不确定度
1.5.1 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1.5.2 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1.6 有效数字与运算法则
1.6.1 有效数字概念
1.6.2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1.7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1.7.1 列表法
1.7.2 作图法
1.7.3 逐差法
1.7.4 最小二乘法
1.8 物理实验的规范化操作要求
1.9 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
1.9.1 课前预习
1.9.2 实验操作
1.9.3 实验报告
第2章 基础性实验
2.1 重力加速度的测量
2.1.1 单摆法
2.1.2 自由落体法
2.2 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2.3 转动惯量的测定(用刚体转动实验仪)
2.4 金属线胀系数的测定
2.5 拉伸法测量金属的弹性模量
2.6 拉脱法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2.7 落针法测量液体的黏滞系数
2.8 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2.9 用霍尔元件测螺线管磁场
2.10 电子荷质比的测定
2.11 示波器的调整和使用
2.12 超声波声速的测定
2.13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2.14 数字电位差计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2.15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
2.16 分光计测定光栅常数及黄光波长
2.17 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He-Ne激光波长
2.18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2.19 用牛顿环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2.20 PN结正向压降温度特性研究
第3章 综合性实验
3.1 组装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空气折射率
3.2 激光全息照相的基本技术
3.3 单色仪的定标
3.4 照相技术
3.5 偏振光实验
3.6 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及缝宽的测量
3.7 简谐振动
3.8 介电常数的测量
3.9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3.10 仿真实验
3.11 密立根油滴实验
第4章 设计性实验
4.1 自组显微镜与望远镜
4.2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
4.3 地磁场水平分量测量
4.4 普朗克常量的测定
4.5 温差电偶定标实验
4.6 物质旋光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4.7 劈尖干涉法测微小直径
4.8 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的测量
4.9 阻尼与受迫振动特性研究
4.10 音频信号光纤传输技术实验
第5章 演示实验
5.1 静电除尘
5.2 尖端放电
5.3 静电跳球
5.4 安培力演示
5.5 电磁炮
5.6 超导磁悬浮
5.7 角动量守恒
5.8 机械能守恒演示
5.9 简谐运动与圆周运动等效演示
5.10 角速度矢量合成演示
5.11 纵波演示
5.12 分子运动演示
5.13 磁悬浮动力学实验
5.14 智能刚体转动惯量实验
附录
附录A 国际单位制
附录B 常用物理参数
内容摘要
《大学物理实验》介绍了误差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及基本知识,精选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等55个实验,其中基础实验20个,综合性实验11个,设计性实验10个,演示实验14个,并按照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演示实验分类编排。《大学物理实验》适合普通高等院校理、工、农等专业学生使用。
精彩内容
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大学物理实验是大学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勇于探索、坚忍不拔的钻研精神,以及遵守纪律、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爱护国家财产的优良品德,都起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了满足大学物理重点课程建设的需要以及模块化、层次性的教学手段改革要求,更好地发挥大学物理实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基础作用,我们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组织了具有多年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经验的老师编写了本教材。 本教材介绍了误差和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基本知识,精选了力、热、电、光、近代物理学等55个实验,其中基础实验20个,综合性实验11个,设计性实验10个,演示实验14个。 教材章节结构紧凑,实验内容丰富,按照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演示实验分类编排,为模块化、层次性、演示性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便利,并突出了物理实验的综合应用性特点。本教材部分内容反映新的实验技术和实验仪器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本教材由塔里木大学的张景川、杨瑛担任主编,柴学平、石鲁珍、楚合营担任副主编,华中大学的卢军、王贤锋、孔德国、刘金秀任参编。本教材的编写得到物理学科全体教师的积极支持和配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学校教务处和学院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编 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