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碳排放与低碳发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碳排放与低碳发展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9.34 6.5折 13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一鸣 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14288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38元

货号1201483138

上书时间2024-05-28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第1章 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
1.1 低碳发展的内涵
1.1.1 低碳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
1.1.2 低碳发展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1.1.3 低碳发展强调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创新
1.1.4 低碳发展倡导意识形态的转变
1.2 世界碳排放格局
1.2.1 优选碳排放总体上持续增长
1.2.2 电力、交通、制造业碳排放量占总量的80%
1.2.3 煤炭利用是主要的碳排放源
1.2.4 近20年碳排放增量主要来自中国和印度
1.3 减缓气候变化的靠前形势
1.3.1 气候变化导致的影响和风险越来越显著
1.3.2 世界各国面临将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挑战
1.3.3 国家自主贡献减排承诺将成为2020年气候治理新秩序构建的基础
1.3.4 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多边和双边合作的重要内容
1.4 世界主要国家低碳发展战略动态
1.4.1 欧盟提出2030年减排40%的承诺
1.4.2 英国率先践行低碳经济
1.4.3 日本倡导低碳社会计划
1.4.4 美国提出低碳经济战略
1.4.5 发达国家实施低碳城市和社区示范
1.5 中国低碳发展的战略需求
1.5.1 政府提出了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的目标
1.5.2 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1.5.3 低碳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1.5.4 低碳技术和产品服务发展将引领新的经济增长点
1.5.5 我国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将伴随着经济发展长期存在
1.5.6 国内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倒逼高碳经济增长方式低碳化转型
1.6 中国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
1.6.1 低碳发展需要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高度融合
1.6.2 碳排放总量面临达峰
1.6.3 以煤为主的巨大能源消费量短期内改变
1.6.4 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导致低碳生产后备不足
1.6.5 区域碳排放差异较大
1.6.6 快速城镇化进一步刺激高碳排放型基础设施的扩张
1.6.7 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与制度尚未健全
第2章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2.1 世界主要国家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现状分析
2.1.1 世界人均碳排放持续增长,但增速低于经济增速
2.1.2 高收入国家高排放低增长,低收入国家低排放高增长
2.1.3 部分发达国家已出现人均碳峰值,发展中国家仍在增长
2.2 世界主要国家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历史演变特征
2.2.1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具有非线性特征
2.2.2 人均碳排放量在人均GDP 2.2万美元左右趋缓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碳排放基本特征研究
3.1 碳排放现状
3.1.1 煤炭利用的碳排放占能源消费碳排放的80%
3.1.2 碳排放总量占优选的20%以上且人均碳排放超过欧盟平均水平
3.1.3 碳排放强度相对于1980年下降了75%
3.1.4 工业碳排放几乎占优选工业碳排放的一半
3.1.5 城镇化发展高碳特征显著
3.2 碳排放年度动态变化特征
3.2.1 人均GDP和人口增长是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力
3.2.2 工业增加值变化决定了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
3.2.3 碳排放强度下降有效减缓了碳排放增速
3.3 碳排放的行业关联分析
3.3.1 建筑安装工程总额推动了主要排放行业的碳排放增长
3.3.2 建筑业对钢铁、建材等行业的刚性需求导致了主要排放行业的碳排放增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居民消费与低碳发展
4.1 居民消费的直接碳排放
4.1.1 居民直接碳排放持续增加,城乡人均排放差距逐渐缩小
4.1.2 城镇居民私人交通碳排放增速快,取暖制冷和炊事热水碳排放占比多
4.1.3 农村居民私人交通碳排放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取暖制冷碳排放未来增加潜力较大
4.2 居民消费的间接碳排放
4.2.1 城镇居民消费的间接碳排放明显高于农村居民
4.2.2 高收入城镇居民的人均间接碳排放是低收入农村居民的7倍
4.3 碳排放约束下的很优消费模式
4.3.1 固体废弃物排放控制的协同效果显著
4.3.2 很优模式应降低对纺织、造纸等7种商品的消费需求
4.4 居民碳排放未来趋势
4.4.1 居民直接碳排放增长空间
4.4.2 居民消费的间接碳排放展望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重点工业部门与低碳发展
第6章 城镇化与低碳发展
第7章 交通碳排放与低碳发展
第8章 区域碳排放与低碳发展
第9章 靠前贸易中的碳排放
第10章 低碳发展技术
第11章 低碳发展政策评估与模拟
第12章 碳排放权交易
第13章 典型城市的低碳发展:以试点城市为例
第14章 中国低碳发展战略思考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内容摘要
随着中国靠前和靠前环境的变化,低碳发展已经从优选气候变化谈判的靠前减排要求,转变为靠前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实现经济、气候、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作为优选的碳排放国家,由于城镇化、工业化、靠前化和现代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碳锁定效应仍将继续存在,面临发展阶段难以逾越、碳排放总量面临达峰、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技术相对落后、区域碳排放差异较大、城镇化背景下高碳排放基础设施的扩张等诸多挑战。因此,低碳发展不仅需要融入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和决策,更要统领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大政策。魏一鸣、刘兰翠、廖华等编著的《中国碳排放与低碳发展》围绕低碳发展,系统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方式、居民消费、重点工业部门、城镇化、交通、区域发展、靠前贸易、技术与政策、低碳城市等重大问题,深入剖析不同领域和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动态变化,提出中国碳排放达峰前和达峰后两个不同阶段低碳发展的建议。
本书适合能源与环境及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府公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科研人员及相关的工作者阅读。

主编推荐
《中国碳排放与低碳发展》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