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活中国财政存量资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激活中国财政存量资金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0.73 4.9折 42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建奇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32100

出版时间2014-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1201069178

上书时间2024-05-28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建奇,男,1976生,汉,理论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中央党校靠前战略所教师,兼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曾在福建省财政厅、交通银行总行等单位工作,在《金融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等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担任财政部与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中央国库现金管理项目中方专家,担任亚洲开发银行(ADB)中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专家,担任财政部靠前财政问题顾问。担任《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学季刊》等杂志匿名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世界经济、公共财政、货币经济学。

目录
章 导 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文献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库资金管理制度变迁
  3.1 国库资金管理制度内涵与功能
  3.2 国库资金管理制度分类与比较
  3.3 国库资金管理制度变迁一般特点分析
  3.4 中国国库资金管理制度变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财政国库存量资金对货币政策影响(Ⅰ)――从单一金库制角度考察:外生货币供给和内生货币供给模型扩展分析
  4.1 国库资金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分析
  4.2 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影响――外生货币供给模型扩展分析
  4.3 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影响――内生货币供给模型扩展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财政国库存量资金对货币政策影响(Ⅱ)――从银行存款制角度考察:影响机制分析和 Hollenhorst分析框架扩展
  5.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5.2 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机制分析
  5.3 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综合分析:Hollenhorst分析框架扩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财政国库存量资金对货币政策影响(Ⅲ)――从混合金库制角度考察:影响机制分析和案例分析 
  6.1 闲置国库资金投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6.2 国库资金赤字融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6.3 国库资产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基于美国的案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财政国库存量资金对货币政策影响实证研究:来自中国的证据 
  7.1 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初步考察
  7.2 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方法选择
  7.3 变量选择、数据来源及变量平稳性检验
  7.4 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影响的实证研究
  7.5 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影响的实证研究
  7.6 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影响的实证研究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激活中国财政国库存量资金的制度选择
  8.1 激活中国财政存量资金规避其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制度选择
  8.2 中国政府国库最优资金存量水平的确定
  8.3 熨平中国国库资金波动影响的闲置国库资金投资方式选择
  8.4 熨平中国国库资金波动影响的短期国债融资制度选择
  8.5 熨平中国国库资金波动对货币政策影响宏观政策协调
  8.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中国拥有的财政国库存量资金在金融危机以来逆势上升并一度超过4万亿人民币,中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很多财政现金的国家。巨额财政国库存量资金高位运行尽管有助于提升财政支付能力,但国库现金存放于央行国库并未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凸显了财政现金的体外循环与巨大的时间价值损失。为此,陈建奇编著的《激活中国财政存量资金(基于货币政策视角的研究)》重点研究如何激活财政存量资金的问题。通过中国现实制度背景探讨财政国库现金出现巨额闲置的内在原因,分析不同国库现金管理制度下财政现金波动对宏观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激活财政存量资金并且规避其对宏观货币政策负面影响的制度选择,寻求财政部门与央行均能接受的折中方案,目标是推动中国现代国库现金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促进财政现代化以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本书适合关注公共财政、货币金融及宏观经济的读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