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与权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群众与权力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8.57 5.5折 89 全新

库存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艾利亚斯·卡内蒂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70205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89元

货号1202488741

上书时间2024-05-26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首版译序论“距离”

新版译序关于距离的克服

第一章 群众

第一节 对接触的恐惧心理的突变

第二节 开放的群众和封闭的群众

第三节 解放

第四节 破坏癖

第五节 挣脱束缚

第六节 迫害感

第七节 各种世界宗教中群众的驯化

第八节 恐慌

第九节 环状的群众

第十节 群众的特性

第十一节 韵律

第十二节 停滞

第七节 内在而宁静的群体

第八节 群体的规定性群体在历史上的恒久性

第九节 关于阿兰达族祖先的传说中的群体

第十节 阿兰达族人的队形

第三章 群体与宗教

第一节 群体的转化

第二节 卡塞河里里族的森林和狩猎

第三节 吉瓦罗斯族的战利品

第四节 普埃布罗印第安人的雨舞

第五节 战争的动力:个死者及凯旋

第六节 作为战争宗教的宗教(略)

第七节 哀恸性宗教

第八节 什叶派的穆哈兰节

第九节 天主教和群众

第十节 耶路撒冷的圣火

第四章 群众与历史

第一节 各个国家的群众象征

第二节 德国和凡尔赛

第三节 通货膨胀和群众

第四节 国会系统的本质

第五节 分配和繁衍——社会主义和生产

第六节 苏萨人的自我毁灭

第五章 权力的内在结构

第一节 捕获和吞并

第二节 手

第三节 吃的心理学

第六章 幸存者

第一节 幸存者

第二节 幸存和不受伤害

第三节 幸存癖

第四节 作为幸存者的统治者

第五节 约瑟夫·弗拉维逃生记

第六节 独裁者对幸存者的反感统治者与继任人

第七节 幸存的形式

第八节 原始民族信仰中的幸存者

第九节 死者:曾经的幸存者

第十节 瘟疫

第十一节 关于墓地情感

第十二节 关于不朽

第七章 权力的要素

第一节 武力与权力

第二节 权力与速度

第三节 问与答

第四节 秘密

第五节 判断与判决

第六节 宽恕的权力:仁慈

第八章 命令

第一节 命令:逃跑与螫刺

第二节 命令的教化

第三节 反冲与命令的恐惧

第四节 给众人的命令

第五节 待命

第六节 阿拉法特山的朝圣者对命令的期待

第七节 命令的螫刺和纪律

第八节 命令·马·箭

第九节 宗教性的阉割:阉割派教徒

第十节 反抗癖与精神分裂症

第十一节 逆转

第十二节 螫刺的解除

第十三节 命令和处决:满意的刽子手

第十四节 命令与责任

第九章 转变

第一节 布须曼人的预感和转变

第二节 逃跑转变歇斯底里、躁狂症与抑郁症

第三节 自我繁衍与自我消耗图腾的双重形态

第四节 震颤性谵妄中的群体与转变

第五节 模仿与伪装

第六节 形象与面具

第七节 解除转变

第八节 禁止转变

第九节 奴隶制度

第十章 权力面面观

第一节 人的各种姿态与权力的关系

第二节 乐队的指挥

第三节 名声

第四节 时间的秩序性

第五节 宫廷

第六节 拜占庭皇帝会升高的宝座

第七节 麻痹症患者关于伟大的观念

第十一章 统治者与偏执狂

第一节 非洲的君主

第二节 德里的苏丹:穆罕默德·吐加拉克

第三节 席瑞柏案例一

第四节 席瑞柏案例二

结语 生还者的过去和未来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内容摘要
本书探讨了群众与群体的动态关系,以及群众如何、为什么服从统治者的权力。20世纪的人类历史充斥着集体迫害、群体狂热、世界大战等毁灭性灾难,促使卡内蒂思考群众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指令”和“蛰刺”是卡内蒂解释群众与权力关系的两个核心概念,卡内蒂认为,权力的本质是“指令”对人的伤害(即“蛰刺”)。追溯指令最原始的形式,是动物遇到死亡威胁时的逃亡,因此“每一道命令都隐含着残忍可怕的死刑判决”。尽管是一部理论著作,但本书的写作风格与学院派极为不同。卡内蒂采用的是简洁且隐喻性的文学语言,内容广涉人类学、精神病学、生物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如卡内蒂通过深入分析精神病患者席瑞柏的回忆录,揭示统治者和偏执狂的共同点:伟大、慷慨、藐视他人、幸存感(即比别人活得更长)。

主编推荐
(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泰晤士报文学评论副刊》评战后拥有影响力的一百本书——埃利亚斯・卡内蒂花费34年心血写就《群众与权力》,这部巨著在卡内蒂的著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也是卡内蒂文学风格和思想成果的体现。卡内蒂说:“这本书占据了我的全部成.人生命,我断断续续地写这本书,几乎没有写别的东西。” 
(2)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政治学家?人类学家?还是特立独行的文学家?——与学院派的群众理论研究不同,卡内蒂的《群众与权力》采用了简洁且隐喻性的文学语言,内容广涉人类学、精神病学、生物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又处处可见文学家的洞见,因此卡内蒂的群众“理论”被称为一种诗学或者诗性人类学。
(3)洞察权力的本质,呼唤理想的群众,在权力侵噬人性的时代承担起一个作家的责任——卡内蒂认为,群众之所以会有暴力、愚昧等倾向,根本原因并不是群众本质恶劣,而在于权力对群众的伤害。权力向群众下达命令,群众因害怕而顺从。而真正的群众是与权力对立的,在真正的群众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有权力命令别人。

媒体评论
卡内蒂把政治融进了病理学,将人类社会视为一种精神活动,并揭示其奥秘。
——苏珊·桑塔格(艺术评论家)
这本书不是教科书,也不是研究专著,而是群众和权力(与读者的)对话。对话里有许许多多的例子,来自全世界许多世纪的往事,用来说明作者的看法。卡内蒂不只是陈述事情的实况,他更想知道为什么发生这些事情。他以完美的清晰和诗一般的优雅向读者说明他的看法。
——托马斯·福克(卡内蒂传记作者)
卡内蒂说故事,有一种哲学和格言的力量。他说故事并不是为了娱乐,而是用文学的形式思考那些源自古代人类,却又仍然威胁着当代世界的种种根本问题,包括人类的贪婪、愚蠢、欲望、求生、死亡、肉体和心灵的痛苦、秩序和非常不错的建立和崩溃。
——徐贲(人文学者)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