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令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周令钊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620.41 5.4折 2980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令钊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5687326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980元

货号1201940928

上书时间2024-06-19

徐小智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周令钊,1919年出生于湖南平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顾问、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民族画室主任、中国邮票局艺术设计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水粉画协会会长、全国邮票设计评审委员等职务。
代表作有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总体设计,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世界各国人民大团结》,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的第一张像等。

目录
1 序  言 ………… 范迪安  周令钊:穿越百年的贡献与光荣
4 从画记 ………… 周令钊
001 新中国形象设计
017 邮品设计
063 标识设计
077 书籍、报刊、贺卡设计
195 招贴、年画设计
211 壁画设计
295 主题公园设计
321 大型活动美术设计
《绘画卷》目录,细化到了每一幅作品的名称。
这些作品,基本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展现出来的,绘画卷含有精选的周令钊先生作品近800幅。

内容摘要
周令钊是被总书记点名表扬的,共和国美术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与共和国同成长的设计师和壁画家,他的艺术发展历程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浓缩了新中国以来设计与壁画发展的轨迹。 
《周令钊》是集周令钊先生艺术成就大成的作品全集,全书共3卷(设计卷1卷,绘画卷2卷),收录作品1200余幅。本套书相当于周令钊先生全集性的作品集,全书囊括了周令钊先生一生创作的主要作品。包括素描手稿近300幅、水粉、水彩作品约400余幅、设计作品近400幅(包括邮票设计、人民币设计、书籍设计、插画设计、大型美术活动设计等)以及壁画作品和文稿等。周令钊先生为党和人民创作的很多经典作品,也都收录在本书中,例如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总体设计,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世界各国人民大团结》,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的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历史油画《五四运动》,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的《韶山》湘绣画屏等。

主编推荐
1.周令钊是共和国美术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在他漫长的美术生涯中,他为党和人民创作了很多经典的作品。从开国大典上的像,到代表国家形象的庄严国徽,从儿时记忆中的少先队旗到见证新中国走向富强的第二、三、四套人民币。他为新中国设计、壁画、装饰画的当代发展做出了很好贡献,被中国美协尊称为“新中国设计师”。他一生的艺术创作实践和印证着今年3月4日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文艺社科组上所讲的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的“四个精神”。
2.周令钊被中国美协尊称为“新中国设计师”,其创作风格独具,卓尔不凡。他的全集式的画集的出版是对周令钊艺术成就的多方面展示,是弘扬中华文化、展示中国风范的当代艺术的大手笔,是美术界的一大盛事。 
3.周令钊先生的相关出版物,已有画集和作品展画册,周令钊的社会关注度一度很高,2018年8月,同志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周令钊是排在位的,且是信中重点提及的同志。目前推出《周令钊》是顺应时势、响应社会之举,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精彩内容
前言/序言(请提供纯文字格式信息,不要用截图): 
序  言 … … 范迪安 
周令钊:穿越百年的贡献与光荣
有太多的理由为周令钊先生编辑出版一套反映他重要艺术创造的画集。
2018 年8 月30 日,在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 周年之际, 总书记给周令钊等8 位中央美院老教授亲切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希望。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长期以来,你们辛勤耕耘,致力教书育人,专心艺术创作,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耄耋之年,你们初心不改,依然心系祖国接班人培养,特别是周令钊等同志年近百岁仍然对美育工作、美术事业发展不懈追求,殷殷之情令我十分感动。我谨向你们表示诚挚的问候。”总书记在回信中对周令钊等老一辈中国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和美育工作者的高度评价,给了中央美院师生和中国美术家、美术教育工作者极大鼓舞。作为一代艺术家的代表,周令钊先生的人生与业绩也再一次引发美术界乃至社会的关注并向他
致以由衷的敬意。一位艺术家的人生经历、艺术创造和文化贡献,能够历经百年,并且穿越百年的时光来到今天,我想,这就是周令钊先生在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独特的地位和光荣。在20 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周令钊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楷模,无论我们回顾20 世纪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的历程,还是认识新中国美术和美术设计、美术教育的发展,周令钊先生都是一本大书。他以艺术投身民族解放事业、为新中国造型,用精湛的作品为人民服务,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1919 年,周令钊先生出生于湖南平江县。湖湘古来“惟楚有才”,现代群英辈出,20 世纪初叶的湖南,无论在社会变革还是在文化运动上,都是新思想的摇篮、启蒙者的疆场,各种人才脱颖于风云变幻之中。周先生曾先后就读于长沙华中美术专科学校和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受教于汪仲琼(即汪支俊)、陈国钊、唐一禾、沈士庄等先生。武昌艺专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在华中的重镇,在唐义精的执掌下,进步的文艺思想得以传布,中西融合的艺术追求也蔚成风气,青春时代的周令钊便得此浸染,形成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激越的艺术理想,并且,这两个方面贯穿了他的人生。在爱国为民上,他始终坚定不移;在艺术创造上,他总是充满热情。
1936 年,他前往上海华东照相制版印刷公司跟随有名的制版印刷专家柳溥庆学习制版,在“纯艺术”的受教经历上增加了对“实用艺术”的体会。这些丰富而又扎实的学习经历,为他日后多样的艺术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周令钊先生壮怀激烈,开始积极投身于抗日宣传工作。他先是回到长沙,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湖南省文化艺术界抗敌后援会下属的湖南抗敌画会,与陈国钊、周令林等爱国艺术家一起画抗日宣传画,在长沙街头、水陆洲及捞刀河、靖港、平江等周边乡镇举办抗敌巡回画展十余回,并和音乐、戏剧界联合进行抗日宣传。后又南下广州,继续宣传抗日。
在粤期间,他曾经为广州的“八一三”火炬大游行创作巨幅宣传画《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和《挺起胸膛,按住创伤, 前进》, 表达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抗日救亡的坚定决心。
1938 年,19 岁的周令钊进入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简称“第三厅”)艺术处美术音乐科工作。在此期间,他参加了黄鹤楼大型壁画《全民抗战》的绘制。这件作品画在奥略楼下方蛇山的护壁上,长约45 米,高10 余米,场面开阔,气势恢宏。《全民抗战》大壁画的绘制由第三厅艺术处处长田汉亲自指挥,美术音乐科代科长倪贻德具体负责,汪仲琼和周多起稿,年轻的周令钊与王式廓、冯法祀、王琦、丁正献、李可染等人都参与了这件少有的大型壁画的绘制工作。尽管黄鹤楼的《全民抗战》大壁画很快就被进犯的日寇所破坏,存在时间很短,但是它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也可以说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周令钊先生与中国的现代壁画运动和公共艺术创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 周令钊先生始终站在宣传的最前线。
1939 年,他参加由范长江带队的南路前线工作队, 前往南宁、迁江、宾阳、镇南关( 今友谊关) 等地慰问抗战军民。抗日战争后期,他又与冯法祀、特伟一起,随抗敌演剧五队赴滇缅边境抗战前线写生,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缅甸,慰问中国远征军将士。这批画于行军途中、战斗前线、艰苦生活环境下的作品有素描、速写、水彩、水墨等,虽条件艰苦、画材简陋,但在画面上可见周先生的勤奋与敏感,甚至忘我与勇敢。他画下了战斗前沿的将士身影,也画下了敌军炮火轰炸的城镇废墟,还有演剧队员的生活、边塞少数民族的风情,画面虽小,甚至寥寥数笔,却可见临场写生加构思形成的创作稿,更可见危难之际、情急之下的激越之情与奋笔之力。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争取独立解放的历程是一部饱含血与火的壮阔史诗,周令钊先生作为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同时也是记录者,他这段人生经历也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目前的一段传奇佳话。
抗日战争结束后,周令钊先生于1948 年受徐悲鸿先生之聘,来到国立北平艺专图案科任教,讲授速写、水彩和商业广告等课程。时代的转折需要他的艺术才智,他也自觉即将到来的新时代要有新的艺术创造。
在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他积极参与了大量重要的美术设计工作,包括布置北平六国饭店国共和平谈判会场并为会场画像和马、恩、列、斯像; 设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布置1949 年4 月在中央美术学院礼堂举办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并绘制像和马、恩、列、斯像;布置“全国学联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场并绘制像和马、恩、列、斯像, 等等。1949 年9 月,周令钊先生又与夫人陈若菊一起绘制了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悬挂的巨幅像。这幅画像绘制于天安门城楼东侧,可以想见,在金瓦红墙之下,放眼新生古都,他是怀着何等激动而饱满的热忱开笔塑形,画出人民的神采,迎接新中国诞
生的礼炮。新中国成立之后,周令钊先生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少先队队旗的设计,他还设计了中国共青团团旗,主笔设计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并负责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票面整体美术设计。毫无疑问,这些重大的设计项目的完成,对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确立自己的政治身份、形成最广泛的社会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周令钊先生是参与建构新中国国家视觉形象的主要艺术家之一。作为那一代人的杰出代表,他在风华正茂的年龄参与了大历史,见证了大时代,设计了崭新的国家形象,使之成为人民心声的视觉载体。
除了大量与国家形象和国家重大主题相关的设计工作,周令钊先生在绘画创作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他的水粉画和水彩画,色彩明亮、灵动自然,具有扎实的造型功力和中国艺术所讲求的生动气韵,鲜明的语言风格内在地对应着新中国的文化气象。在大型绘画方面,1951 年他应邀为中央革命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创作的油画《五四运动》,以鲜活生动的画面感再现了这一中国现代目前的重大历史事件,迄今
仍然是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典范。
从学术角度看,创作了《五四运动》的周令钊先生接近有资格成为一个写实画家,但他志在以中华民族传统艺术风格为基础,探索具有装饰性的民族的现代的新风格,并数十年孜孜以求。从他20 世纪50 年代末为中国革命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
设计完成的巨幅壁画《世界各国人民大团结》,到改革开放之初为武汉新黄鹤楼创作完成的大型壁画《白云黄鹤》,这些作品都成为中国现代壁画艺术在新的民族艺术风格探索上的杰出代表。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一名很好教师,一位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老前辈,周令钊先生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他不但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很好的艺术人才,也是新中国设计学科和壁画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图案科和实用美术系任教期间,他讲授了诸
多设计课程;结合自己参与的国家设计任务言传身教,有名工艺美术家、设计家常沙娜、韩美林、陈汉民等人都深受其影响。
改革开放之后,周令钊先生又在中央美术学院参与筹建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系统中的个壁画系,并担任壁画系民族画室的首任主任。在教学中,他尤其强调对民族民间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体现出一位艺术大家的高瞻远瞩和文化自信,他的艺术思想与创作实践对于建立和完善中央美术学院的壁画学科体系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举办周令钊先生的大展并编辑出版他的重要艺术创造的画集,既是从历时的角度梳理和展现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和从事艺术教育的历程,更是在新中国70 华诞的日
子里,再一次认识和总结周令钊先生为新中国做出的艺术贡献。在这些艺术作品面前,人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新中国屹立于东方的国家形象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昂扬精神,能够欣喜地看到周令钊先生笔下多彩的生活和蓬勃的生机。这是艺术作品最永恒的生命力。

媒体评论
中央美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
他和走进共和国的一代中国设计艺术家一道,用崭新的视觉形象“设计”了崭新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意志视觉化,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风貌,开创了设计艺术领域民族风格与时代内涵完美结合的新方向,推动设计艺术更紧密地联系和服务于社会文化生活,实现公共性价值,也体现出中国设计艺术新的时代水平。
周令钊先生是老一辈画家中典型的“多面手”。他长期坚持深入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用艺术形象传达自己的感受,在艺术概括和表现手法上总是别出心裁,创造出崭新的艺术形式。他深入研究中国绘画传统,特别下大力气研究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装饰美术形式,将其吸收融化为自己的表现语言,在创作实践中追求民族化风格。无论是“大画”还是“小画”,无论是应用性的装饰艺术还是独立性的主题创作,他都特别重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作品意境充满生活的气息,艺术风格清新明快,在以线造型和随类赋彩的有机结合上充分体现出独特的创造力。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他在装饰性绘画上的能力和他从事公共艺术的经验进一步汇集在一起,创作了许多大型壁画,为中国壁画艺术的复兴和服务应用于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美术教育上也同样长期耕耘,诲人不倦,言传身教,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是新中国美术教育的一代名师。

艺术和设计理论家、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Pasadena)理论系教授、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受之:
周令钊先生是大画家,是一个毕生为探索一条民族化、装饰化的新类型的绘画形式而奋斗的画家,他为国家重大项目的设计工作都得到正面的肯定,并且他一生为人低调,不追名逐利,人们在谈到他的时候,只知道他参加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共青团的团旗;与夫人陈若菊等人合作,设计了第二、三、四套人民币;参加设计了直到“”前国家在北京举办的全运会大型团体操和在天安门前的大规模游行的活动。关于绘画方面,部分人知道他画了1949年开国大典时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第一张像,他的油画《五四运动》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而对于他毕生求索的也是他投入时间最多、最有收获的绘画艺术创作方面的成就,却知道不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绘画艺术存在几条不同的发展途径,但是基本原则都是写实主义、典型化,周先生在这个弥漫全国艺术界的大氛围中,能够默默地摸索一条不同的绘画路径,克服典型化造成的刻板单调模式,克服主题化造成的说教类型,从生活中发掘元素,通过质朴、流畅的方式表现出来,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具有趣味性、生活化、民俗化、传统气息的特点,这在全国也是少见的。
民族化是周先生创作的一个努力方向。他对传统文化有很好深厚的感情,从不缀手的速写本收录了数量庞大的民族文化素材,他深入到祖国各地搜集传统图案,记录了全国各个少数民族的装饰特征,从服饰到建筑,从生活起居方式到他们日常使用的工具。这些庞大的资料,通过他的整理,融合到他的绘画上,因此,他的绘画中的民族感觉是自然而流畅的,保证没有猎奇的矫揉造作。
尤其在水粉这个领域里,我敢说他几乎是登峰造极的一位大师。水粉这种媒介界乎于水彩和油画之间,比油画和丙烯流畅,比水彩又凝重。一般人不是走油画倾向就是走水彩倾向,周令钊先生的水粉,融会贯通两方面的特征,扬长避短,他在广西画的一系列风景和人物,水粉使用得淋漓尽致,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技法互相渗透,要浓就浓得好像深不见底,要清就清得澄如蓝天,加上他的独特的线条,游走在色彩之间,民族风气交相辉映,那批作品在我看来,简直是稀世之宝!
2018年8月,国家主席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周令钊、戴泽、伍必端、詹建俊、闻立鹏、靳尚谊、邵大箴、薛永年回信。这封信特别提到美育的重要性,在国内艺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广泛学习。而周令钊先生更加是尽人皆知的大师了。他的画集的出版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