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济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55.24
5.6折
¥
9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柯象峰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857143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98元
货号1201936921
上书时间2024-12-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篇总论1章绪言003节社会救济的意义003第二节社会救济的性质及需要005第三节社会救济的范围——对象及其分类013第四节本书的计划及内容016第二章我国过去社会救济事业之回顾018节我国过去社会救济事业之范围018第二节我国过去社会救济之特质020第三节我国过去社会救济之制度(方式及方法)024第三章各国社会救济事业之发展054节英国社会救济事业055第二节德国社会救济事业062……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包括社会救济总论,我国过去社会救济事业的回顾,各国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历程与概况,我国社会救济事业的现状及问题,对老年人的赡养,对儿童的救济,对不幸妇女的救济,对患有疾病身体残疾人士的救济,对乞丐的救济,对灾民的救济,对难民救济,对贫民家庭的救济等。本书的出版,有利于读者了解1944年之前我国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概况。
主编推荐
华彩百年文章传道 风云世纪专业流芳
精彩内容
社会救济系社会行政之领域中主要的工作之一,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方面亦多,如详加分析,恐非一二十万言之短著所能罄其词,因为其间每一项目,如作专题研究,皆可各成专著一册(如我国之救荒、老年人之赡养、失业救济等)。而作者此次应社会部友人之命,在半年的期间,写成此书,不可不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这种工作也可以说是很难,因为材料如此之多,如叙述简短,难免挂一漏万;也可以说不是很难,亦正因为材料如此之多,如提纲挈领加以陈述,至少可以得一轮廓。考此书写出之动机有二。一为社会部去岁曾请成都各大学社会系社会学教授合组社会救济研究委员会,对于此项问题共同研讨。如有结果,可供该部社会行政设施时参考之用。虽经数月之努力,终以同仁等教学忙冗,仅作初步之探讨,复缺综合之研究。同仁固不敢自满,友人中亦不乏期望过大,企勉改进者。作者以主持此会,负责独多,除本会同仁所提示之材料外,复详细参阅有关材料,不下百余种,仅就一得之愚,写成此书,以求正于大雅。二为作者于十年前曾写成《中国贫穷问题》一书,其中多为对贫穷之分析,而对于救济方面,仅涉端倪,未及详论,常引以为憾。今兹专论社会救济,实欲完成拟写之《贫穷与救济》一书,以赎前愆。本书之内容系属于概论式,大致分为两编。编为总论,先讨论社会救济之意义、性质、范围及其重要,列为章。次论我国社会救济事业之回顾,涉及我国以往之社会救济事业,以资追溯先贤之遗规,作今日之借镜,列为第二章。复论欧、美各国社会救济事业之发展,涉及各国优良之制度及办法,以资吾人之参考,列为第三章。复次论我国社会事业之现状及问题,对于现状加以分析,以作改进之根据,列为第四章。第二编为分论,即对于救济之对象,逐一加以检讨。故第五章论老年赡养;第六章论儿童救济;第七章论不幸妇女之救济;第八章论疾病残废这一说法在今天看来可能缺乏人文关怀,现一般用“残疾”一词。——整理者注(本书中的脚注均为整理者注)者之救济;第九章论乞丐之救济;第十章论失业救济;第十一章以限于篇幅,略论灾民救济、难民救济及贫民家庭之救济等。其内容多为各类不幸者之类别、问题、需要及救济办法。在办法中,则多涉及方式、方法、组织、人才及经费各点。其间有前后雷同者,则为避免重复计,不多叙述。最后末章,将社会救济之理论思想、原则及前途各点,逐一加以综合的论列,作为结论。本书前六章论列较详,虽尽量作简单之申述,几已超过友人约稿时所限制之字数。故后数章乃不得不稍加紧缩,以致不能畅所欲言之处正多。最后以超过限额过多,且在病中,至十一章尤为紧凑,以至于简略(不过也不必重复,例如,灾民在第二章及第四章已详加研讨,故在本章仅作综合之概述,或不至于嫌其过简)。这是作者认为遗憾,而思万一有再版之机会时,当谋再予以充实的。本书之成不能不对以往办理社会救济事业者之珍贵的经验及著述表示敬意,而友人中龙冠海、徐益棠、蒋旨昂、陈志潜、陈文仙、周励秋、李景汉、李安宅、汤铭新、姜蕴刚、张雪严、周信铭、张世文、孙少芝、戴邦彦诸君曾参加该会之讨论及研究,颇多提示,应致谢忱。而友人张鸿钧兄不断地予以鼓励及敦促,并加以校阅,使此书克底于成,私衷尤为感谢。按此书仍属一步初之综合的研究,粗枝大叶,不敢自满,尚希各方指正,同时仍希望能抛砖引玉,在不久的将来,能有各专题之专著相继出而问世,光大此项研究,则作者更觉欣幸了。民国三十二年三月二十日即1943年3月20日。象峰序于成都骆园社会救济系社会行政之领域中主要的工作之一,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方面亦多,如详加分析,恐非一二十万言之短著所能罄其词,因为其间每一项目,如作专题研究,皆可各成专著一册(如我国之救荒、老年人之赡养、失业救济等)。而作者此次应社会部友人之命,在半年的期间,写成此书,不可不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这种工作也可以说是很难,因为材料如此之多,如叙述简短,难免挂一漏万;也可以说不是很难,亦正因为材料如此之多,如提纲挈领加以陈述,至少可以得一轮廓。考此书写出之动机有二。一为社会部去岁曾请成都各大学社会系社会学教授合组社会救济研究委员会,对于此项问题共同研讨。如有结果,可供该部社会行政设施时参考之用。虽经数月之努力,终以同仁等教学忙冗,仅作初步之探讨,复缺综合之研究。同仁固不敢自满,友人中亦不乏期望过大,企勉改进者。作者以主持此会,负责独多,除本会同仁所提示之材料外,复详细参阅有关材料,不下百余种,仅就一得之愚,写成此书,以求正于大雅。二为作者于十年前曾写成《中国贫穷问题》一书,其中多为对贫穷之分析,而对于救济方面,仅涉端倪,未及详论,常引以为憾。今兹专论社会救济,实欲完成拟写之《贫穷与救济》一书,以赎前愆。本书之内容系属于概论式,大致分为两编。编为总论,先讨论社会救济之意义、性质、范围及其重要,列为章。次论我国社会救济事业之回顾,涉及我国以往之社会救济事业,以资追溯先贤之遗规,作今日之借镜,列为第二章。复论欧、美各国社会救济事业之发展,涉及各国优良之制度及办法,以资吾人之参考,列为第三章。复次论我国社会事业之现状及问题,对于现状加以分析,以作改进之根据,列为第四章。第二编为分论,即对于救济之对象,逐一加以检讨。故第五章论老年赡养;第六章论儿童救济;第七章论不幸妇女之救济;第八章论疾病残废这一说法在今天看来可能缺乏人文关怀,现一般用“残疾”一词。——整理者注(本书中的脚注均为整理者注)者之救济;第九章论乞丐之救济;第十章论失业救济;第十一章以限于篇幅,略论灾民救济、难民救济及贫民家庭之救济等。其内容多为各类不幸者之类别、问题、需要及救济办法。在办法中,则多涉及方式、方法、组织、人才及经费各点。其间有前后雷同者,则为避免重复计,不多叙述。最后末章,将社会救济之理论思想、原则及前途各点,逐一加以综合的论列,作为结论。本书前六章论列较详,虽尽量作简单之申述,几已超过友人约稿时所限制之字数。故后数章乃不得不稍加紧缩,以致不能畅所欲言之处正多。最后以超过限额过多,且在病中,至十一章尤为紧凑,以至于简略(不过也不必重复,例如,灾民在第二章及第四章已详加研讨,故在本章仅作综合之概述,或不至于嫌其过简)。这是作者认为遗憾,而思万一有再版之机会时,当谋再予以充实的。本书之成不能不对以往办理社会救济事业者之珍贵的经验及著述表示敬意,而友人中龙冠海、徐益棠、蒋旨昂、陈志潜、陈文仙、周励秋、李景汉、李安宅、汤铭新、姜蕴刚、张雪严、周信铭、张世文、孙少芝、戴邦彦诸君曾参加该会之讨论及研究,颇多提示,应致谢忱。而友人张鸿钧兄不断地予以鼓励及敦促,并加以校阅,使此书克底于成,私衷尤为感谢。按此书仍属一步初之综合的研究,粗枝大叶,不敢自满,尚希各方指正,同时仍希望能抛砖引玉,在不久的将来,能有各专题之专著相继出而问世,光大此项研究,则作者更觉欣幸了。民国三十二年三月二十日即1943年3月20日。象峰序于成都骆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