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墙警卫
  • 红墙警卫
  • 红墙警卫
  • 红墙警卫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红墙警卫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8.11 4.8折 5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建明 著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61593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2316729

上书时间2024-12-02

大智慧小美丽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何建明   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五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四次获得“徐迟报告文学奖”。代表作有《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忠诚与背叛》《部长与国家》《中国高考报告》等。30余年来出版40余部文学著作,改编成电影、电视剧8部。作品被翻译到十几个国家。

目录
第一章 来到最高统帅身边

第二章 头等使命

第三章 诱引“老帅出阁”

第四章 天下第一媒

第五章 三军难挡中流击水情

第六章 “首席教授”

第七章 去社会风浪中摔打

第八章 下不了的黄鹤楼 走不出的红围墙

第九章 紧握手中枪

第十章 家庭成员

第十一章 “第一夫人”难伺候

第十二章 惊人之举

第十三章 挥泪相别 永生相随

内容摘要
在枪林弹雨的西北战场上,不到20岁的小战士李银桥,因为在形势危急、大雨瓢泼的时刻为毛泽东点燃了一支烟而与毛泽东结缘。毛泽东中意“小李子”,想让他来自己身边工作,可“小李子”却不情不愿,憋着劲儿想上战场当英雄。一个指挥百万大军的统帅、人民领袖与小战士为此较上了劲,然而很快,他们之间的误会消除了,领袖与卫士之间永久的深厚情谊开始了。在毛泽东身边,卫士主要负责毛泽东的生活起居和日常事务,可以说,卫士是最贴近领袖的人。从陕北到中南海,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15年。毛泽东曾对他说过:“银桥,我和我家里的事,瞒天瞒地瞒不了你。”卫士是最了解毛泽东的人,他们的回忆与讲述可以让人们真正了解毛泽东,了解战争年代、和平年代,工作中、生活中无比真实的毛泽东……

主编推荐
1. 一手资料。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何建明登门拜访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及其家人,掌握了大量一手的鲜活资料。2. 领袖家事。从陕北到中南海,李银桥跟随毛泽东15年,负责毛泽东的保卫工作、生活起居及日常事务。除了国家层面的“大事”,李银桥更多讲述的是毛泽东的私事、家事,如毛泽东与江青、儿女及身边卫士、医生、护士、专列服务员等工作人员日常相处的点点滴滴。3. 独家爆料。作品选取的不是广为人知的毛泽东的故事,更多的是生活“琐事”,例如毛泽东的睡眠习惯、饮食习惯、抽烟喝茶的习惯、读书的习惯甚至上厕所的习惯,揭开了毛泽东伟人光环后很多不为人知的真性情。4. 第一人称。全书还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从卫士长李银桥的视角,讲述他在毛泽东身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毛泽东的“身边人”和“亲人”的身份,去看毛泽东伟人、领袖之外普通人的一面。5. 可读性强。何建明擅长纪实文学写作,文字活泼,感情充沛。此外,书中大量口语化语言的使用,也让毛泽东及其身边工作人员的形象更加生活化、个性化、立体化,读来更加具有感染力。

精彩内容
        军人出身的人都知道,给将军们当警卫员之类的工作可是件了不起的事,尤其是刚穿上军装的那些新兵,要是能被挑上当将军们的警卫员、勤务兵,那股傲劲、那种神秘感是非语言所能表达的。那么,你更想象不到在一个举世无双的大人物身边当卫士会是种什么样的感觉。
    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却出人意料地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很平常。尤其是在战争年代,什么事都很突然,很平常。”他顿了顿,又说:“毛泽东这个人虽然是顶尖的大人物,而实际上也是个极平常的人。不过,他很有个性,有时还很任性,认准了的事别人很难改变他。我到他身边当卫士的过程就挺有戏剧性。”
    1947年3月18日,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场震撼世界的战争展开了。
    为了避免同蒋介石部署在西北战场的胡宗南进犯延安的敌军正面交战,贯彻“牵制敌军主力,在运动中歼敌”的战略方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等领导同志撤离了中央所在地,率中共中央转战陕北,以一比十的悬殊军事力量,与气焰嚣张、一心想置共产党于死地的蒋介石的得力亲信胡宗南部队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运动战。
    经过几个月的周旋,在毛泽东同志的亲自指挥下,运用“蘑菇”战术,我军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打得胡宗南部队晕头转向,有力地挫败了蒋介石的延安“剿匪”计划。
    这时的胡宗南像条气疯了的狂犬,令其干将刘戡率领七个旅的兵力紧紧追赶不舍,死死盯住只有九百多人的包括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在内的中共中央直属支队,从绥德一直追到米脂县。8月18日这一天,中央直属支队被迫到了黄河边。
    形势万分危急,前面是汹涌滔天的黄河,后面是刘戡已经近在咫尺的追兵。
    眼前似乎只有一条出路:抢渡黄河。
    可是,明摆在面前的这条生路,大伙儿却谁都不敢说出口,就是身为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也一样。“不打败胡宗南决不过黄河!”这是毛泽东在转战陕北初期说的话。毛泽东历来说话算数,可眼下是十万火急之际,敌军已将我中央机关九百多人的队伍逼到了黄河边。
    老天下着瓢泼暴雨,队伍中没一个人的身上是干着的。已经在周恩来身边当了六个月卫士的李银桥,见毛泽东不时用右手抹去淌在脸上的雨水。
    “主席,这里是葭芦河。老百姓管它叫黄河岔。我们从这里渡过去,不能算是过黄河了吧?!”周恩来凑到久久凝视着黄河却一言不发的毛泽东身边,轻轻地说道。这话意思很明白,听起来是在介绍眼前的这个“黄河岔”,实际上是在征询最高统帅的意见。
    毛泽东连吭也没吭一声,仿佛依然沉浸在思考之中。
    “别再磨蹭了,快行动吧!”任弼时是个急性子,听了周恩来的话,又见毛泽东没有说话,便急不可待地指挥起队伍开始渡河。他是这支九百多人的队伍的支队司令员,能不着急吗?此刻每耽误一分钟,也许就会酿成中国革命历史乃至世界革命历史上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
    抢时间,抢出路。任弼时拉过一队人马,从老百姓那儿借得几只羊皮筏子。谁知,那羊皮筏子一下水,就像小孩折的纸船一般,立即被狂暴的巨浪掀翻并被冲得无影无踪。
    “当时,我虽然才二十来岁,可已经是入伍多年的老兵了,但我第一次从心头害怕起来,这不是断了生路吗?”李银桥回忆说。
    “给我支烟!”这时,一直凝视着黄河没发一言的毛泽东突然伸出两根指头,做了个要抽烟的样子。声音不大,却把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全体同志给调动了起来。
    “烟!德胜同志要吸烟!”毛泽东在转战陕北时用了“李德胜”这个意味深长的化名。
    “谁有烟?快给德胜同志拿来!”
    “快!”“有烟吗?”“……”
    真是急杀人的事。偏偏因为毛泽东前段时间闹肺炎,他的卫士们谁也没有为他准备烟。再说,连续几天在雨中行军,抽烟的同志连身子骨都浸在水里,哪里还保得住烟卷呀!
    “嗯,我要烟!”毛泽东似乎根本不了解这些,他有点不耐烦地扭过头来。这一下在他周围的人更是急了。
    “有,我这儿有!”队伍中有人高声喊了起来。原来是毛泽东的马夫老侯同志。
    周恩来赶忙命令卫士们打开背包,用一条薄棉被遮在毛泽东头顶。一个卫士钻进被子下,急忙划着火柴,不知是紧张,还是有风吹的缘故,几次点燃,又几次熄灭。毛泽东几次把烟卷凑过去,又几次无可奈何地缩了回来,他直皱眉头。
    这时,手脚灵巧的李银桥,从周恩来身后几步走上前来,然后钻进被子,接过那个卫士手中的火柴,“嚓”的一下将火柴划着,又迅速地用手遮住火苗,稳稳当当地给毛泽东点燃了烟。
    P2-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